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探索
2021-09-19陈恋冶恬
陈恋,冶恬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各种外来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服装领域中,国内高校常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装造型设计中,但鲜少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装工艺课程中,其区别在于前者是设计创想,后者是实现落地。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服饰设计专业逐渐兴起,培养符合新疆服装市场的专业人才刻不容缓。将独具新疆文化特色的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在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符合新疆当下市场需求及审美需求的服饰专业人才。
1 新疆服装市场的现状
在“一带一路”政策扶持以及“对口援疆”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系统性长期规划。自治区对纺纱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极大降低了新疆的吨纱生产成本,提高了向内地的销量及出口量,致使企业向纺纱环节聚集,而其他环节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1]。整体来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链较短且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服装制造业方面较为落后。
新疆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少,中小微企业占比高且都局限于本地的职业装、工装、校服、舞美服装等领域。这些中小微服装企业服装销路窄、分布零散,没有形成产业聚集区,缺乏原创设计能力和氛围,鲜有颇具影响力的时装品牌。为促使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新疆于2015 年启动实施“艾德莱斯出天山”活动,以三位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孙秀琴、程应奋、陶陶为首的新疆设计师团队,通过对艾德莱斯的研究及创作,研发了一系列融合设计与市场、民族与世界的原创作品,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大放异彩,让人们认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德莱斯,加强了服装行业对新疆服饰文化的了解,推动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艾德莱斯只是一个起点,还有更多的新疆服饰文化有待挖掘,在此机遇下,新疆自主研发材料、自主设计创新的能力亟待提升,这为新疆各高校培养服饰专业人才指明了大致方向。
2 国内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情况
国内对将中华传统元素融入服装设计的研究较多,但对服装工艺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较少,通常对服装工艺课程的研究大多是教学手段及形式的思考,比如通过不同的演示方法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教学等。服装工艺课程是服装专业教学中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实现设计想法落地的重要核心环节,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共同构成纵向关联、横向交叉的服装专业知识体系。由于现代服饰是由西方服饰发展而来,所以国内的服装工艺教学基本还是依照西方的服装工艺体系而进行的,缺乏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法的教学是国内高校普遍的现象。如要学习传统服饰工艺技法,如中国传统刺绣、旗袍工艺等,需要去专门的培训班或培训机构学习,学习费用较高。
3 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开发
我国大部分高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专业理论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专业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在高校进行推广的原因之一[2]。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来看,服装专业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新疆刺绣是新疆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中,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锡伯族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疆绣,当地高校可以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将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的课程当中。其现实意义在于:第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产生民族自豪感;第二,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饱和的竞争状态下,新疆需要开发当地的民族特色以满足市场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第三,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疆绣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有助于专业的质量建设及校园文化的提升,能有效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第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运用的人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越容易保护和传承下去,在此过程中,能起到发扬和输出当地特色文化的作用,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将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丰富师资构成。对于特色专业的开发,必然少不了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加持,可以聘请疆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进行实践教学,邀请疆绣领域的研究专家或学者举办讲座,使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疆绣技法,学校的专业老师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整合资源及引导学生;第二,联合开发。高校可与非遗机构或相关机构、企业进行合作,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研究、主题比赛、产品开发等活动,还可以跟民间艺人进行合作,共同创作作品。这不但能调动学生对疆绣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对市场的认知能力,也能带动当地对于疆绣等非遗文化的学习氛围;第三,建立工作室。成立疆绣工作室,建立疆绣资源库,不断更新和丰富资源库,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购入相关设备,形成一个疆绣的产学研团队,实现产业、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出特色专业优势。
4 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疆草场资源丰富,过去许多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大自然和畜牧[3],因此疆绣的纹样大多数与动植物相关,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独特风格的疆绣。与画面精致写实的苏绣、湘绣不同,疆绣多由抽象化的植物、动物纹样组合形成,疆绣的针法较为粗犷,重复排列、首尾相连的钩针绣图案是疆绣的主要特色(见图1)。单调的草场生活以及身处大自然致使游牧民族对色彩有最原始的向往,偏爱纯度高的色彩,所以疆绣颜色大都艳丽鲜明。游牧民族就地取材,将羊毛进行加工,制成毛线和毛毡,这就成为了疆绣的主要材料,骆驼线、牛筋线、皮革等也是疆绣常用的材料。
图1 哈萨克族鹿皮裤 清代
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方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理论部分。通过把疆绣作品的实物观摩导入课程,借助图片、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来讲授,并配合专家学者举办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对疆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实践部分。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亲自授课,逐一操作演示疆绣常用的纹样及其刺绣技法并配合讲解疆绣的常用配色原则,学生进行刺绣练习;每位学生对传统的疆绣作品进行一比一复刻,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练习,这样学生不但进行了技法的练习,在原原本本的复刻过程中也能感受和领略疆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第三,创作部分。基于对疆绣技法的学习和个人领悟,每位学生对疆绣元素进行自主创作,完成一个产品,例如抱枕、包袋、衣服、鞋帽,材质不限。
5 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
图2 所示的是新疆艺术学院2018 级服饰专业的几位学生在学习《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后所做的结课作业。这是将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由于该课程的学生为大二学生,处于刚接触专业课的阶段,所以普遍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跟着老师学习疆绣技法的时候,都能认真完成练习。在老师进行操作演示的时候,难免有些学生看不见,根据这种情况,将教学方式调整为小组学习制。挑选4 名工艺技法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通过老师向小组长操作演示,小组长在学习领受以后向组员操作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相较之前,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2 《服装工艺基础》结课作业
此次将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尝试,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没有实物成品近距离观摩触摸,只有图片资料,学生感受不真切;不是专业领域的人进行教学,刺绣材料、技法可能不够到位;课程时间太少,学生的作品没有后续系列的开发等等。但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疆绣技法融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更为科学合理。
结论
在外来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特色民族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并且能以文化推动产业,产业带动经济。疆绣凭借它粗犷质朴、艳丽不羁的风格,成为新疆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将疆绣技法融入当地高校的服装工艺课程当中,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孕育更多符合新疆服饰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使疆绣像艾德莱斯一样走出天山,丰富中国的服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