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
2021-09-18赵丹玉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目标,现下农村电商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徑。为了更好地完成农村产业融合过程,需要对此两部分展开更加细致的分析。因此,本文对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将文献与案例分析结果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农村产业融合现状分析结果相融合,明确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具体如下:提升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品质、降低农村产业融合成本以及引进专业人才。针对上述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产业的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引进
本文索引:赵丹玉.<标题>[J].中国商论,2021(17):-059.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a)--04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耕文明领先世界各国,国家的发展长期依赖于农业经济。工业革命的成功对我国固有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复合型市场经济。农业的发展与优化受到了工业发展的制约,大量的年轻人放弃了农田耕种,投身到工业、制造业中,以求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的农村人均收入与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导致了城乡经济差异逐渐加剧。为此,党和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力求推动其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城乡的二元单一结构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用以增加收入,农村逐渐出现空心化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农民工数量高达2000多万,对大量农民走访发现,超过半数的农民不想离开农村,想要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由于劳动生活方式的落后,农业产品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家庭支出,不得不外出工作[1~3]。这种外出务工方式导致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日益加剧。农村消费结构较为单一,文化娱乐资源匮乏,导致大量的年轻人不愿回到农村,乡村文化逐渐没落。以甘肃省为例,针对甘肃省农村人均收入较低等问题,国家政策中均提到了农村电商,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提升乡村人均收入。目前研究农村商务的文章较多,但多从农村电商的发展以及对策方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较为表象,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不大。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将立足于其他角度对甘肃省农村电商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为甘肃省农村电商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现阶段正处于我国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由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升级发展、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4]。产业融合模式逐渐走向成熟,由产业融合带来的创新产业形态对于甘肃省经济的提升能力不容小觑,产业融合在农业发展中为农民与农业带来的提升有目共睹。深入探究农村产业融合问题,对贯彻我国乡村发展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根据以上内容,在本文中将对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本次研究结果可对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更加合理的具有实操性的建议,继而实现乡村发展战略目标,对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1 农村电商概念
近年来,得益于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电商成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在网络电商销售模式的影响下,农村电商应运而生,农村电商多指通过网络平台服务于农村资源,并将电商渠道打通到农村市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向流通销售模式[5,6]。典型的农村电商结构包含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两个部分,上行线路包含了农产品的城市销售,下行线路包含了生活用品与农业资源销售到农民手中,最终实现双向流通,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此种经营模式帮助农户出售了大量的滞销农产品,提升了农业产品的销量,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在日后的乡村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类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1.2 农村电商发展经历
乡村电商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且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农产品零售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五年的产业增长率维持在40%左右[7]。随着乡村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以及评估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农村电商将会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大量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可知,农村电商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探索阶段以及高速发展阶段[8,9]。1988年起,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逐渐起步,此时电子商务由城市转向农村发展的苗头逐渐展露,最初的农村电子商务产品仅有棉花与粮食两种。大部分的电商平台由政府承办,并没有农民为主体的电子商务交易产生,农村电商发展较为缓慢。进入2000年后,淘宝等多家网络电商平台的出现,给农村电子商务带来了希望。新华社数据表明,2004年起我国涉及农产品出售的电商平台已经多达5000多家,专属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数量达到3000多家。我国许多地区,以农民为主体的土特产电商得到发展,截至2013年,已注册的农业电商网店数量已经达到了170万个。从2014年到现在,农村电商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农村电商在产品与渠道上均得到了质的变化,农村电商格局初步形成,但还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1.3 农村电商发展问题
就目前农村电商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乡村仓储业发展较为落后,无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不利于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其次,农村物流行业因为环境的制约,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对农村电商而言,当前物流业无法为电商平台提供便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电商的发展[10,11]。这种情况对农村电商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改进。最后,农民对于电商平台缺乏具体的认识,即便电商平台均有很高的应用率,由于农民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其并未得到预期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农村电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此推动其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提供基础。
以甘肃省为例,当地多高原、沙漠,交通不发达,网络普及率较低,人们对网络电商的认识不够全面,电商平台不具有良好的發展环境。当地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与儿童较多,对电商平台的普及具有制约性。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性,人们对外界需求以及电商发展条件定位不准确,当地交通业无法为电商发展提供便利,这些都成为制约甘肃省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次研究中,将对上述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期在保证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当地农民增收的目标。
2 农村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2.1 产业融合定义分析
产业融合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多指相似技术在不同产业的扩散现象。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在农业领域的特殊体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2]。根据研究可知,创新是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驱动力,此部分的创新包含技术、制度、组织等多种模式。其中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力,当技术与农业生产中的其他要素协调发展时,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常见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分别为产业交叉型、要素渗透型、内部整合型以及产业链延伸型。无论是哪种融合类型,均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切实利益,根据当地资源特征,选择合适的融合模式可有效提升农民的人均收入。
2.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为了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展开更加细致的分析,在本文中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及关联度排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当前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程度较高,并且已经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村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加深的今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产业融合中多产业之间能源分配问题,产业优先发展问题以及农民认识片面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设计更合理的产业融合途径推动其发展。在农村电商日益发展的今天,将其融入到产业融合过程中,或可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推动力。为了更好地证实此假设,对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进度。
3 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分析
根据上文中的甘肃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结果以及农村产业融合现状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共通之处,在本部分中,分析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力求将农村电商融入到农村产业融合,构建更有效的途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本文中,将农村电商的推动作用设定为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3.1 提升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品质
通过文献研究可知,产业融合中涉及的产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内容,参与产业融合的产业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效果[13]。因此,建立科学的产业管理体系是促进企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电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政府对融合产业的关注度,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前,甘肃省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期,为乡村建设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甘肃省传统的农业融合模式中,多以家族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造成了管理体系落后,不具备发展战略性的问题。这种情况使大量的甘肃省乡村企业走进经营困境,错失发展机会。农村电商的融入使乡村产业集成化发展,逐渐脱离家庭作坊式管理。专业的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现代化管理培训,让更加专业的管理团队进驻乡村产业中,根据市场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更加合理的长期战略,加强产业的生产力与管理能力。从现有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来看,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农村电商融入到产业融合中,可有效改善创新意识缺乏与经营方式单一的问题,并逐渐形成当地乡村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产品的管理与控制,充分的利用企业号召力,树立专属于当地的乡村品牌,并依据品牌效应带动全区域发展。与此同时,对龙头企业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将宝贵的管理经验传授给中小型企业,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另外,电商的融入使得当地市场更具活力,可对当地现有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保证企业融合过程中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产生,实现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乡村发展提供资源与经验,带动多种行业共同发展。
3.2 降低农村产业融合成本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将其应用到农村产业融合中,可有效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大量的文献指出,在未来的经济结构中电商将会成为主要的消费渠道,农村为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商平台的内部自循环体系给予农村产业融合很多启示。例如在甘肃省农业产品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逐渐提升,对农产品企业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细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种植中使用的化肥量逐渐下降,采用生态种植体系降低化肥使用的概率与成本,为农产品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提高产品的安全性[14,15]。此种模式完全可以应用到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将多种关联性产业有机融合,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
对于农业产品而言,怎样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在过去也进行过农村产业融合,但一直无法得到预期的融合结果,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融合过程较为复杂,产业融合后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后,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电商的内部循环起到了简化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传统的农村产业融合需要进行多方考察后,才能制定融合规划,完成融合过程。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降低了产业融合的速度,加深了农民对产业融合的误解。将电商内部循环理念融入到区域农村产业发展中后,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仅需要对可融合产业的关联性进行评估就可以进行产业融合。缩短了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准备期,降低了不必要的支出,在保障农村产业融合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融合成本。
3.3 引进专业人才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但甘肃省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甘肃地区的教育水平与网络普及率较低,一直都是当前农村产业融合中无法根除的问题。从劳动力与人才方面而言,需要人才引进才能推动农业发展。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国家的号召下,西部计划为甘肃地区输送了大量的青年人才。大学生支教教师与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逐渐扩大了当地农民的视野,网络技术深入到乡镇与村庄。大学生支教教师与大学生村官对农业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农业实际生产中还是需要引入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政府部门也具有相应的技术人员,但此部分技术人员多为理论型人才,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引进大量的农业人才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动力。农村产业融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农村电商不断发展的今天,大量有技术、有头脑的人才回流到乡村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当地的经济转型,降低了乡村产业的投资与发展难度。就整体而言,电商平台中的人才管理方式,可以为农村产业人才管理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持,将电商平台中的人才凝聚理念应用到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大量的专业人才团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國当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提出了更合理的融合发展途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乡村现代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本次研究成果,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朱桂丽,洪名勇.农村产业融合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4-20.
李晓龙,冉光和.农村金融深化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吗?——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3):453-463.
陈闻鹤,常志朋,宫晓虹.多维视角下农村家庭致贫深层机理研究——基于安徽省大别山区682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5-34.
李晓龙,冉光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效应研究——基于省际异质性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4(3):86-93.
王可山,郝裕,秦如月.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易制度变迁与网购农产品消费促进——兼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生鲜电商发展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4):21-31.
张伟,刘壮.疫情之下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3):102-112.
刘柯,许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J].中国食用菌,2020,39(2):10.
马慧强,谢东伶.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山西兴县蔡家崖村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1):130-137.
李俏,贾春帅.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动力与实现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33-41.
张林,温涛.财政金融服务协同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34(5):53-67.
孔德议,陈佑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 (10):155-162.
韩庆龄.电商产业与农村社区的融合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113-121.
张英男,龙花楼,屠爽爽,等.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淘宝村”乡村重构多维度分析——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9,39(6):947-956.
董鸿安,丁镭.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197-204.
彭芬,刘璐琳.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75-81.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 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AO Danyu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vides a goal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ow rural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wo part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tegrates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and case analysi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clarifi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o be specific,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troduce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view of the above resul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e-commerce; talent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