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

2021-09-18杨红珍

百科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金龟蛴螬金龟子

杨红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诗经·卫风·硕人》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歌。在形容其极致的美貌时,用了这样的比喻:手像柔荑一样柔软,皮肤如凝脂一般白润,脖子像蝤蛴一样白嫩,牙齿若瓠子一样齐整。古人用来形容女子脖颈美的蝤蛴到底是哪种昆虫?蝤蛴真的很美吗?

关于蝤蛴为何种昆虫,历代诗注中有两种说法比较可信,一种是天牛幼虫,一种是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載:“蝤蛴,木蠹。一如蛴螬,节长足短,生腐木中,穿木如锥刀,至春羽化为天牛。”晋代郭璞《尔雅注》:“在粪土中。”认为蝤蛴就是金龟子幼虫蛴螬。因为这两种昆虫长得有点像,都很白净柔软,也许古人把这两种昆虫混为一谈了。

那么,天牛和金龟子以及它们的幼虫都长什么样子?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既相似又不同

先说成虫。金龟子和天牛都属于鞘翅目的昆虫。天牛指的是鞘翅目、天牛科的全体成员;金龟子指的是鞘翅目、金龟总科的全体成员。它们的前翅都特化为硬硬的鞘翅,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后翅仍然为膜质。

再看幼虫。天牛幼虫为长圆形,大部分种类的幼虫身体比较粗肥,少数种类身形细长,体壁柔软,体节多皱,头部常缩入前胸背板里,令人几乎看不见它的头部。难怪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样说:“它就像是蠕动的小肠。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能看见两种不同年龄的它,有一根手指粗的是年长的幼虫,粉笔大小的是年幼的。”天牛幼虫的身体大多为乳白色,但也有一些有点发黄。它们常年生活在树洞里,不见天日。

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身体肥大,尤其是3龄幼虫,简直就是一个大肉虫子。蛴螬的身体常弯曲成“C”形,但皮肤白皙,光滑透亮。蛴螬基本上都生活在地下,如果你在田间拿一把铁锹翻土,没准翻不了几下,就会看见这种肉乎乎的“C”形虫。也有一些蛴螬生活在动物的粪便里,粪便既给它们提供居所,又提供了几乎吃不完的食物。

这两种昆虫的幼虫虽然长相有点相似,但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一个生活在树洞里面,一个生活在粪土中。如果要找蛴螬,翻翻土就可以了。如果要找天牛幼虫,那就得劈开树干了。不过,时常砍柴烧火的古人,看到天牛幼虫的机会也不少。想来这两种昆虫古人都见过,只是因为长得像,所以就把它们当成一回事了。所以,蝤蛴在当时可能既包括天牛幼虫,又包括金龟子幼虫蛴螬。

种类繁多的金龟子

金龟子的触角很有特点,端部的第3~8节变形并向外延伸,有的呈栉状,有的呈鳃片状。这也是金龟子与其他鞘翅目昆虫的主要区别特征,所以金龟子也被称为鳃角类昆虫。金龟子是鞘翅目中最为庞大的家族之一,全世界金龟子种类达3.5万多种,我国记录有1800多种。

金龟子种类繁多,分类一直在完善,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是这样的:根据成虫腹部气门的位置将金龟总科分为侧气门系和上气门系两大类。侧气门系是指金龟子腹部的气门位于背板和腹板间的连膜上,而且所有气门都被鞘翅所覆盖,整个臀板或者至少臀板上部被鞘翅所覆盖而不外露。这些金龟子的食性为粪食性或者腐食性,包括黑蜣科、拟锹甲科、锹甲科、粪金龟科、皮金龟科、红金龟科、驼金龟科、蜉金龟科、金龟科。上气门系是指腹部气门或者至少腹部后方的几对气门位于腹板的侧上方,并且至少有一对气门露在鞘翅之外,而且臀板全部外露,食性为植食性,包括绒毛金龟科、鳃金龟科、臂金龟科、犀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斑金龟科、胖金龟科。

蛴螬的地下生活

蛴螬别名白土蚕、核桃虫,共有3个龄期,1龄及2龄龄期较短,个头较小,食量也不大,第3龄期时间最长,而且体形、体重和食量都大增。蛴螬的整个幼虫期都在地下生活,一般一年1代,如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也有两三年1代,如大黑鳃金龟等,甚至还有五六年才完成1代的,如大栗鳃金龟。

植食性的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也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一个类群。它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幼苗,咬断植物的根茎,蛀食植物的块根、块茎等,造成的伤口会引起病菌的感染,产生软腐病等病害,严重的可使幼苗枯萎而死。特别是丽金龟科的蛴螬,如铜绿丽金龟、庭院丽金龟、苹毛丽金龟等,属于暴食性种类,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取食,而且为害时间长,为害面积广。植食性的金龟子则属于地上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嫩芽、花蕾等。粪食性和腐食性的金龟子如粪金龟、蜉金龟等,幼虫蛴螬以动物粪便或者腐烂木质为食,成虫的食性也与幼虫类似,所以它们都不危害植物。

大自然的清洁工——粪金龟

粪金龟又名屎壳郎、蜣螂、推粪虫,属于金龟总科、粪金龟科。全世界已知约有2万种。它们的体形大小相差悬殊,大的像一个乒乓球,而小的只有钮扣般大小。

粪金龟被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它们以哺乳动物的粪便为食,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牧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屎壳郎来处理动物的粪便,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屎壳郎的嗅觉非常灵敏,它们总能闻到动物粪便的味道,然后寻味而去,孜孜不倦地推粪球、埋粪球,它们似乎就是为处理粪便而生。当“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把粪球推到挖好的土坑里面并埋好以后,雌性屎壳郎就会把卵产在粪球里,卵孵化为蛴螬,在粪球里慢慢长大,1龄、2龄、3龄,也在不断地消耗着动物的粪便,直到化蛹,粪便也基本上处理完了。之后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寻找要处理的粪便……

屎壳郎对粪便所具有的旺盛的食欲,与其消化功能是分不开的。它们消化粪便靠的是自身合成的一种消化酶,这种消化酶能将粪便转化为它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从而将粪便变废为宝。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将屎壳郎体内的消化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来,直接用于牛羊等牲畜的粪便处理上,使它们的粪便在这种消化酶的作用下直接转变为蛋白质,那么牧场上的粪堆就无需由屎壳郎来清理了,甚至还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生物资源呢。

空中之“牛”——天牛

天牛因为力大如牛,又善于在天空中飞翔而得名。天牛还有其他的名字,我国南方称之为“水牯牛”,北方称之为“春牛儿”。天牛的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上,这个位置也叫触角基瘤。其触角可以自由转动并向后弯曲,甚至可以覆盖于天牛的体背上。很多天牛的触角都很长,有些种类的触角甚至达到了体长的四五倍,因此又被称为长角甲虫。天牛的复眼也很有特色,形状像动物的肾,肾形复眼环绕于触角基部,少数种类复眼中部缢缩很深,分成上下两叶,看上去像是有两只复眼。肾形复眼是天牛科与鞘翅目其他科昆虫的区别特征。

天牛科是鞘翅目昆虫中形态变异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种类不同,天牛的体形大小差异极大,最大的体长可达11厘米,而最小的体长仅0.4厘米。天牛以色彩美丽著称,身体上大多具有金属的光泽,但也有一些种类呈棕褐色,或有花斑,和树干的颜色相像,从而具有隐匿色或保护色的作用。此外,它们还被有各种绒毛、刺、瘤突及隆起来装饰自己。

天牛种类很多,全世界已超过4.5万种,我国有3600种,绝大多数天牛取食植物,部分种类是林木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果树和觀赏类树木,少数种类危害农作物,而大多数种类与其寄主植物形成了协同进化的关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努力制造下一代

雌雄天牛是通过性信息素或聚集信息素找到对方的。雌雄天牛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是平等的,有些种类的天牛是雌性追求雄性,有些种类的天牛是雄性追求雌性。雌性追求雄性时,雄性往往静止不动,触角向前伸展,这时雌性天牛会主动用其触角去触碰雄性的触角,然后离开,并在雄虫周围活动,然后再去触碰,再离开,直到雄性兴奋起来。雄性追求雌性时,雌性往往非常被动,而雄性表现得极为活跃,不断地触碰、轻拍、摩擦雌性的触角和身体,直到雌性产生兴奋。如果雌性一直对雄性没有兴趣,那么有些性子急躁的雄性就会采取暴力措施,不断地撕扯雌性触角或者附肢,强迫雌性进行交配。

天牛属于雌雄多配昆虫,雌雄天牛在一生中会分别与多个异性进行交配。多配现象对雌雄两性都是有利的。雄性与更多的雌性交配,那么它就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从而将自己的基因传给更多的下一代。对雌性来说,与更多的雄性交配能为雌性提供更高概率的优秀精子,从而提高它获得优秀雄性基因的可能性。在自然界中,雄性往往占据着更多的主动权,所以,在交配完成后,一些种类的雄性天牛还会对雌虫进行看护,防止其他雄性接近,松褐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青杨脊虎天牛等种类都有这种保护行为,为的是尽量减少其他雄性的授精机会,保证雌性产下自己的后代。

雌雄多配现象必然会引起交配资源的竞争,竞争常发生在雄性之间,而雌性之间基本上能够和平相处。体形较大的雄性天牛往往在这场争斗中占据优势,雌性天牛也更愿意接受体形较大的雄性而拒绝体形较小的雄性。因此,在同种雄性天牛中,体形相对较小的个体繁殖成功率普遍低于体形较大的个体。不过,体形较小的雄性天牛也没有从此“认命”,它们选择不与体形较大的雄性天牛竞争,而是寻找落单的雌性天牛。它们的嗅觉比体形较大的雄性天牛要灵敏得多,找到雌性天牛的机会更多,然后它们会悄悄埋伏在雌性天牛的栖息地边缘,伺机接近。

天牛幼虫的树洞生活

天牛的幼虫是在树洞里生活的,一直到羽化为成虫才钻出树干。生活史的长短依据不同的种类有所差异,有一年完成1代的,也有一年2代的,还有两三年1代的,甚至还有四五年1代的。

雌雄天牛交配以后,雌天牛就将产卵管插入树皮缝隙内产卵,有些种类的天牛,比如沟胫天牛,雌成虫在产卵之前要先用上颚咬破树皮,然后再将产卵管插入。当卵孵化以后,1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深入到木质部。幼虫在树干或枝条内蛀食,用它那强而有力的咀嚼式口器不断咬噬木质,挖出各种“隧道”。在合适的距离内它还会往上蛀食,在树皮上开个口作为自己的通气孔,同时把排泄物和木屑都推到树皮外。幼虫老熟后会在树中凿出长4厘米左右、宽两三厘米的比较宽阔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然后在其中化蛹。老熟幼虫还要凿出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

在遇到敌害或者需要同伴时,天牛的幼虫也能发出警告或者聚集声响,它们利用前胸背板和臀板这两个比较硬化的部位相互摩擦发出声响,也会用硬化部位敲击树干里的“隧道”壁发出声响。

天牛的越冬虫态有两种,一般是以幼虫在树洞里越冬,等来年气温升到15℃以上时便开始化蛹,蛹一般要经过20~30天羽化为成虫。也有成虫在树洞里越冬的,就是上一年的蛹羽化为成虫之后,因为天气太冷,成虫便在蛹室内越冬,到第二年春夏气候回暖时才钻出树皮。越冬成虫因为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所以寿命较长,最长可达七八个月,不经过越冬的成虫,寿命一般为10天至2个月。

天牛是个“锯树郎”

天牛的成虫也可以发声,只不过没有鸣虫的声音那么优美,又因为它是一种树木害虫,所以人们很少关注它的声音。不过,在野外安静的树林里仔细听,也许就能听见“咔嚓、咔嚓”像锯子锯树一样的声音,这就是天牛发出的声音了,所以天牛又被称为“锯树郎”。天牛被抓住的时候,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是它企图挣脱而发出的声音。天牛发出的声音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声音强度跟天牛的体形有很大的关系,大的天牛发出的声音响亮,小的天牛发出的声音小,甚至有的声音人耳很难察觉到。

那么天牛是怎么发声的呢?原来,天牛中胸背板上具有由一定规划排列的音齿组成的发音板,前胸背板上具有成排排列、长短不一、致密而坚硬的刚毛,这些刚毛具备摩擦发音的物理强度。所有的刚毛都生长在前胸背板的后缘,并向身体的斜后方生长,只要天牛稍稍抬起前胸背板的前部,这些刚毛就会与中胸背板发音板上的音齿发生摩擦,从而发出声音。这些刚毛成排规则排列成刷状,所以又被称为音刷。天牛可通过控制前胸抬起的高度不同来控制音刷中的刚毛与中胸背板发音板上音齿的接触力度,或控制前胸与中胸的左右相对位置的变化来控制音刷和音齿的接触数量,从而控制发音的频率和音量大小。

有些种类的天牛,比如栗山天牛,其前胸背板后缘除了具有音刷之外,边缘处还生有1条明显突起的脊状物,也可以接触到中胸背板上发音板的最前端而产生声音。这个脊状物被称为音刮。这类天牛就具有两种发音方式,一种是只有音刷摩擦发音板发声,另外一种是音刷与音刮共同摩擦发音板发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天牛基本上都是采用第一种方式发声,一旦遇到天敌来袭或者其他干扰因素的刺激时,天牛就会采取剧烈而快速的“抬头”和“低头”运动,促使前胸背板的音刮和音刷同时与中胸背板的发音板发声摩擦,从而产生更为响亮的声音。

除了胸部摩擦发声之外,有些种类的天牛,比如楝星天牛,还会通过鞘翅振动发声。胸部摩擦发声可连续不断地进行,鞘翅振动发声则是断断续续的。胸部发声不但具有抗拒敌害的作用,也是天牛进行种内交流的一种方式,振翅发声主要与抗拒敌害有关,是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的。

天牛的拟态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仿另外一种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等特征,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昆虫中的拟态现象随处可见,如花叶螳螂模仿兰花、海南杆?猎蝽模仿竹节虫、枯叶蝶模仿枯叶、叶?模仿树叶、食蚜蝇模仿蜜蜂、凤蛾模仿麝凤蝶等。拟态从效果上来说基本上分为两大类,进攻性拟态和保护性拟态。一般肉食性昆虫的拟态多为进攻性拟态,它们之所以模仿另外一种生物的样子,是为了让它的捕食对象发现不了它,从而一击即中,比如花叶螳螂会静静地站在兰花花瓣上,与兰花成为一体,只要有小虫子路过,都会成为它的盘中餐。植食性昆虫的拟态一般都是保护性拟态,它们对抗天敌的能力较弱,所以就会模仿一些有毒的、进攻性强的生物的样子使得天敌不敢接近,或者模仿捕食性天敌不吃的植物的样子,躲过天敌的眼睛。

天牛科昆虫也有拟态现象。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它的拟态自然是为了保护自己了。天牛有和胡蜂一样的肾形复眼,触角也很像,都是稍微粗一点的丝状触角,这就为天牛模仿胡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胡蜂有尖利的毒针,极毒的毒液甚至能够要了对方的命,而且胡蜂是群体作战,各种动物都不敢招惹它。虽然天牛属于鞘翅目昆虫,前翅硬化成壳状,但有些虎天牛属的天牛愣是长成了胡蜂的样子,不但有黑黄相间的条纹,硬壳状的前翅也很像胡蜂的膜质翅。有些热带地区的虎天牛也会模仿蚂蚁的样子,因为蚂蚁也是一类进攻性极强的有毒的昆虫。还有一些天牛种类,比如非洲的大天牛则另辟蹊径,跟天敌玩起了捉迷藏,模仿了捕食性天敌视而不见的苔藓或地衣,想要吃掉它,得先找到它再说!

观赏甲虫

多姿多彩的昆虫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奇异华丽的造型、多变的斑纹、不同的质地、靓丽的光泽、美妙的歌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观赏昆虫的魅力。在各领风骚的观赏昆虫中,甲虫算是独特的一类,昆虫纲中只有甲虫的前翅特化为硬硬的鞘翅,而且还有很多甲虫的身体会闪着奇异的金属光泽,有的甲虫身体上会长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犄角、脊瘤,还有一些甲虫的触角长成很奇怪的形状,如鳃片状、锯齿状、叶片状、念珠状、枝状等。在这些甲虫中,金龟类和天牛类都是最惹人喜爱的观赏昆虫。

犀金龟科也称独角仙科,是一类特征鲜明的金龟类昆虫,多为大型至特大型种类,全身有着坚硬的外壳,是最受欢迎的观赏类甲虫。雄虫的头部和胸部都长有长角,有的长角比身体还要长,有些长角上还有分叉,很像鹿角。这种奇特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名气最大的犀金龟科甲虫要属独角仙、长戟大兜虫、战神大兜虫、毛象大兜虫了。

长戟大兜虫是世界上最长的甲虫,现已记载的体长最长为184毫米,也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甲虫之一。雄虫前胸背板为黑色,但翅鞘具有蓝色或绿色等几种不同的色彩,上面还点缀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雄虫的头部和胸部背板各向前方伸出一长长的角,上面还有几个齿状突起,显得极为威武雄壮。双叉犀金龟虽然没有长戟大兜虫那么大,但也属于大型肥硕类,整个身体黝黑铮亮,雄虫头部长有一个末端双分叉的角,同时前胸背板中央也长有一个末端分叉的角。不过犀金龟雌虫的长相就不敢恭维了,不但色泽发暗,也没有好看的角突。

花金龟也是一类非常漂亮的观赏昆虫,体色多变,有古铜色、铜红色、铜绿色、紫黑色、草绿色、黑红色等,并且闪耀着明艳的金属光泽,身体表面镶嵌各种不同形状的刻纹、花斑等,贵气而华丽。

锹甲属于金龟类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类群,雄性锹甲的头部前端有非常发达的用来打斗的大颚,而雌性锹甲的颚较小。雄性锹甲属于好战派,常常为了争夺配偶和食物而大打出手,而一对大颚就是它们进行格斗的武器。两只雄性锹甲相遇,绝不会互相谦让,它们会用自己的大颚与对手进行不断的冲击,厮杀得难解难分,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掀翻在地。整个过程惊心动魄,颇具观赏性。

除了一對漂亮的能向后弯曲的长长的触角之外,很多天牛的体色艳丽,身体上大多具有金属的光泽,鞘翅上往往还有各种各样的斑点或斑纹,天牛飞起来还会嘎吱嘎吱叫,最令孩子们喜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造型特化的天牛也受到昆虫爱好者的垂青,长牙大天牛不但身体壮硕,而且有一对像锹甲一样的大颚;长臂彩虹天牛是一种来自热带美洲的大型甲虫,雄天牛的前足特别特别的长,通常一只前足的长度就相当于身长的两倍。这么长的前足可不是为了好看,这是它吸引异性的工具,而且可以利用前足开路,有利于它们在树枝间穿梭。

猜你喜欢

金龟蛴螬金龟子
铜绿丽金龟线粒体全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干旱区冷季型草坪蛴螬虫窝诊断与防治
松树金龟子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初步调查
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金龟总科物种多样性研究
忙忙碌碌的金龟子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石河子总场白星花金龟发生状况与防治对策
安徽宿州地区蛴螬时空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