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配送运力测算及车型优化

2021-09-18杜晶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8期

杜晶

摘要:油品配送运力测算与车型优化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讲非常重要。文章结合成品油销售企业实际情况,就油品配送运力测算及车型优化进行探讨,希望为油品配送提供借鉴。

关键词:油品配送;运力测算;车型优化

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给成品油销售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化危为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每个石油企业面前的重大課题。科学合理配备成品油承运车辆,优化节省物流费用,提高车辆承运能力和运行效率,对成品油销售企业做好资源保供、客户服务和降费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品油销售企业可以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油品配送车辆运力测算及车型优化,对各环节所需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后,最终确定所需配送车辆类型及其数量。

一、市场常见车型及承运特点分析

从目前成品油配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各承运商主要投用的配送车辆有以下七类,车型、装载吨位及最佳承运对象详见表1。

七类配送车型中四桥单仓及半挂单仓车型目前因配送对象适用范围较小,使用不够灵活,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加油站及客户最优配送车型建议从流动加油车、三桥车、四桥双仓、半挂三(多)仓、半挂双仓四种车型中选择适配。

二、加油站及客户配送需求分析

根据区域市场内各地区(配送中心)最近一至两年内每日加油站和客户配送历史数据,绘制每日配送量分布直方图,分析当前周期内日配送量历史数据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企业车辆资产投资回报率、企业最大可补充外部车辆日均承运能力,在最大经济条件和通过补充外部承运车辆可以满足配送需要的条件下,确定自有车辆无法完成当日配送需求的风险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增速计算出当前风险率对应的分地区(配送中心)车辆所需最大日承运能力。

三、加油站、客户最优配送车型及日配送量分析

综合分析各地区(配送中心)加油站及客户类型(商圈)、日均销量(库存周转天数)、分品号储罐罐容、补货点、最大单次补货(罐容减去补货点)、配送路径、接卸场地和邻近油库发油场地限制等情况,确定各加油站、客户最优配送车型,按照各加油站、客户最近一至两年内配送量计算各最优配送车型配送量占比。将已计算出的分地区(配送中心)车辆所需最大日承运能力,按照各最优配送车型配送量占比分配至各车型,确定出测算所需每个最优车型的最大日承运能力。

四、车辆平均运行时速测算

根据区域内各地区(配送中心)车辆近一、两年内历史运行数据对各地区(配送中心)车辆平均运行时速(V平均)进行测算,测算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

1. 利用各地区(配送中心)车辆总行驶里程除以总运行时间。

2. 利用全区域车辆平均行驶时速率除以各地区(配送中心)油料系数。

五、加油站、客户单趟加权平均配送时长测算

结合近一两年内历史运行数据,对各地区(配送中心)加油站及客户配送计划对应配送量、配送运距、油库装油排队时间、装油耗时、接卸耗时进行统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分地区加油站、客户单趟加权平均配送时长。

单趟加权平均配送是时长:

T加权=Tp加权+Tz加权+Tx加权+2*L加权/V平均

六、理论日周转趟次测算

根据近一两年内车辆运行历史运行数据,统计测算各地区(配送中心)配送车辆日均运行时长,将配送车辆日均运行时长除以单趟加权平均配送时长,计算出各地区(配送中心)车辆理论日周转趟次。

七、车辆新度系数及日均工作率测算

配送车辆新度系数按照车辆资产现值除以资产原值的方法进行计算,综合考虑车辆新旧程度、平均维修保养时间、驾驶员请休假时间,对配送车辆日均工作率进行测算,绘制车辆新度系数与日均工作率的关系曲线,示例如图2。

成品油配送车辆的报废期限为十年,据此推算,车辆最佳新度系数为0.55,对应车辆工作率约为89.3%。

八、分车型确定配送车辆配备数量

根据已计算出的分地区(配送中心)每个最优车型的最大日承运能力、理论日周转趟次、车辆日均工作率,按照最优车型能够承运对象涵盖范围由大到小的次序(小吨位车辆也可以承运大吨位车辆的承运对象),测算出各地区(配送中心)所需车型运力配比及对应车辆数量。

九、结论及建议

建议成品油销售企业在最大经济条件和通过补充外部承运车辆可以满足配送需要的条件下,测算所需配送车辆数量,高峰期通过补充社会外部车辆补足运力缺口;在车型选择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四桥双仓车、半挂三(多)仓车配置,逐步减少淘汰三桥、四桥单仓、半挂单仓车辆;建议通过推行多仓车同装同卸和油库19小时运行、配送车辆双班运行的方式,提高公路配送效率,减少车辆资产和运行费用投入。

参考文献:

[1]冯云婵.考虑长短期需求特征的成品油配送多阶段车队配置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2]宋芳侠,张潭.成品油二次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 2019(22):100.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