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测算

2021-09-18高茜孙仕园

关键词:中国

高茜 孙仕园

[摘 要]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采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使用2004-2018年15年的数据,去探究哪些因素会对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合作产生影响,并测算目前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国的GDP、人口数量以及作为WTO成员国这三个因素都对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发挥着积极作用,距离则起到阻碍作用;目前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状况仍处于拓展型。基于实证结论,文章对如何加强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测算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4-0069-06

[收稿日期]2021-05-12

[作者简介]高茜,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企业战略管理;孙仕园,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① 本文所提及的西亚地区国家是指根據地理划分的西亚二十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以色列、伊拉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黎巴嫩、约旦、叙利亚、阿塞拜疆、巴林、也门、塞浦路斯、格鲁吉亚、巴勒斯坦、亚美尼亚、阿富汗。

一、引言

中国与西亚地区的国家①(以下简称西亚国家)自古以来有着深厚的友谊,但近些年受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与西亚地区的双边贸易往来并不紧密。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倡议,提出要建设六大经济走廊,这其中就包含了中国-中亚-西亚这一经济走廊,这在为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为研究西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研究,多以研究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角度为出发点,研究金融支持、全球价值链对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影响程度或测算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

也有单独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的学者,例如2015年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1]等通过测算出口相似度、贸易结合度以及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贸易指数,得出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贸易竞争较弱的结论; 2018年杨恕[2]通过研究得出中国与西亚往来贸易不紧密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不便,建议加强中西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学者丁存振[3]通过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特征,得出中国与西亚国家在农产品产业上的贸易额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2019年张志新 ,黄海蓉,林立[4]利用TCD、RTA指数分析法分析西亚12国7年数据(2010-2017)计算贸易潜力指数,得出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处于潜力拓展期。2019年刁莉,邓春慧[5]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西亚国家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根据测算结果表明GDP、人口、贸易协定、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工作效率都会对双方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2020年姜海燕,文纳斯[6]通过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直接贸易投资得出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存在贸易创造效应。

本文在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以往学者研究的西亚地区六国或者十国拓展到二十个国家,在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间贸易时,除了研究地理距离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双方贸易流量的影响外,还新引入了人口以及WTO两个因素。

三、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现状分析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加强与西方世界的文化、政治、经济往来,进入21世纪后,中国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借鉴前人的智慧,开启了现代丝绸之路。

现代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要想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就必须先了解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现状,本文采用2004-2019年数据目前最新数据只更新到了2019年。

根据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十六年的双边贸易总额图(图1)可以看出,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流量总额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2014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值,之后出现了下降,但在2016年时就迎来双边贸易上升的转折点,且贸易总额超出了2014年的最高值。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额占据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曲线与中国和西亚地区国家双边的贸易额曲线基本保持趋势一致,并在2016年后两条曲线皆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带来这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在2015年提出建设“六大经济走廊”,在这样利好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也迎来了上升转折点。

此外值得重视的是,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虽然呈现着良好态势,但是根据西亚地区国家贸易额占据中国贸易额比重的曲线图可以发现,西亚地区国家占中国总贸易额比重较小(图2)。

根据中国对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对比(图3),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往来总体是进口大于出口,且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逆差还有扩大的趋势,所以中国在继续维持贸易总额增长的同时也要重视对西亚国家的出口,优化双边贸易商品的结构。

四、贸易引力模型及拓展

(一)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于1962年被Jan Tinbergen 与Poyhonen用来研究国际贸易,由于引力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具有可得性强、可信度高等特征,所以贸易引力模型被学者们广泛应用。具体形式见公式(1)

Tij=Ayi*yjDij(1)

Tij表示i国对j国的贸易总额,yi表示i国的GDP,yj表示j国的GDP,Dij表示的是ij两国之间的距离。

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所以一般都会对原模型取自然对数进行变换,得到公式(2)

ln(Tij)=β0+β1ln(yi*yj)+β3ln(Dij)+uij(2)

(二)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引力模型拓展

1.变量选取

最初提出的引力模型指标只含有GDP与距离两个变量,但贸易是复杂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贸易的因素,研究者们会将新的变量引入引力模型中。

本文借鉴学者郝宇斌(2013)的研究,在进行模型变量选取时增加了人口变量和是否为WTO成员国的虚变量来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总额的,并根据贸易引力模型预测潜在的贸易额,分析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潜力。

之所以选择增加了人口这个变量,是因为人口因素会影响需求指标进而对双边贸易额产生影响;引入WTO成员国这个虚拟变量,是因为中国和西亚国家中有部分国家是WTO成员国,WTO的成员国之间可享受更多的贸易优惠政策,从而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变量的影响提出了初步预期,详见表1。

2.模型设定

在新的指标加入引力模型后,该模型的设定如公式(3),

ln(Trit)=c0+0ln(gdpct*gdplit)+1ln(popct*poplit)+2lndisti+4wtoi+uit (3)

其中Trit表示是T年中国对西亚地区各国的贸易总额,gdpct表示t年中国的gdp;gdplit表示的是t年i国的gdp;popct表示t年中国的人口;poplit表示t年i国的人口;disti表示中国与西亚各国的地理距离,wtoi表示西亚各国是否为WTO成员国。

进一步对公式(3)进行变换以后变成公式(4)

lnTrit=c0+0lngdpit+1lnpopit+2lndisti+4wtoi+uit  (4)

五、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应用

(一)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贸易总额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世界银行数据库》,单位为万美元;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距离则是在www.indo.com上测算所得;中国与西亚国家的人口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世界银行数据库》;西亚各国是否为WTO成员国来自于WTO世界贸易组织官网。基于数据完整性考虑,本文实证最终采用了2004-2018的15年数据因为伊拉克国家部分年份数据缺失,所以为了保证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在最后选取的数据去除了伊拉克这个国家的数据。见表2。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软件stata15对中国与西亚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OLS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由表3的回归结果可知,R2的值为0.804,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值为278.871,p值都小于0.1,说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模型对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状况有着较强的解释。

回归结果分析:

1.根据实证结果,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GDP的乘积系数为0.810,这表明中国与西亚地区各国GDP的乘积每增长1%,双边贸易额就会增长0.8%。中国和西亚地区国家GDP乘积的增加会带来中国和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往来数额的上升,同时这一变量对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往来总额影响最大。这一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说明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贸易总额的增长。

2.根据实证结果,中国与西亚国家人口的乘积系数为0.33,这表明中国与西亚国家人口乘积每增长1%,就会带来0.33%的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国和西亚国家人口乘积的增加会带来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总量的增长,这一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人口的增长必然伴随着消费需求的扩大,进而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最终影响双边贸易总额。

3.根据实证结果,距离变量的系数为-2.187,代表着双方距离每增加1%双边贸易总额会下降2.187%,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距离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距离越远,成本就越高,从而降低两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

4.根据实证结果, WTO这一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746,这说明成为WTO成员国,将会增加双方双边贸易总额。这一结果是符合预期的,因为作为WTO成员国,有权利享受WTO框架内贸易优惠政策,进而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最终回归方程可以写成公式(5):

lnTrit=-10.128+0.810lngdpit+0.330lnpopit-2.187lndisti+0.746wtoi (5)

六、貿易潜力的测算与分析

(一)贸易潜力的测算

贸易引力模型在被学者们广泛用于研究影响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外,也会被用来去估算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贸易潜力指数是由实际的双边贸易总额比贸易引力模型测算的双边贸易额得出的。根据测算出来的贸易潜力值,可以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划分为成熟期、拓展期以及潜在期三类。具体的划分标准为:如果贸易潜力指数大于1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贸易已经成熟,贸易潜力需要重新创造;如果贸易潜力指数在0.8到1之间,则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贸易潜力,即还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如果贸易潜力指数小于0.8的话,表明着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贸易潜力,两国之间贸易往来还有待挖掘。最后得到的测算结果见表4。

(二)结果分析

根据引力模型测算的贸易潜力值,先从整体上看,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的平均贸易潜力测算指数为0.99,表明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总体贸易状况处于拓展期,双方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其中,西亚中的十一个国家与中国的平均贸易潜力测算指数大于1,根据贸易潜力指数的划分,表明中国与阿曼、也门、阿联酋、黎巴嫩、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叙利亚、塞浦路斯以及阿富汗这十一个国家贸易往来处于成熟期,但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虽然指数大于1,但都处于刚刚超出1的情况;而中国与格鲁吉亚、以色列、卡塔尔、巴林、阿塞拜疆、土耳其、亚美尼亚以及巴勒斯坦这八个国家的贸易测算指数都是在0.8-1之间,根据贸易潜力指数的划分,属于贸易拓展期,即仍存在着一定的贸易发展潜力。

再从个体来看,中国与阿富汗、巴林、浦路斯、伊朗、以色列、约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也门、阿塞拜疆这十个国家的贸易潜力都是从潜力成熟期转向贸易拓展期的国家;中国与科威特、黎巴嫩、阿联酋、叙利亚这四个国家近十五年来一直处于贸易成熟期;中国与巴勒斯坦、亚美尼亚两国一直属于贸易潜力拓展期;中国与格鲁吉亚则是从贸易拓展期向贸易成熟期转变。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将西亚二十国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贸易现状,探究影响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贸易影响因素,并测算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与经济总量、人口以及是否为WTO成员国这些因素成正比;空间距离这一因素对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起到阻碍作用。

2.中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中国总贸易量中占比较小。根据测算得出,目前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潜力存在国别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整体上属于贸易拓展型,有进一步发展的贸易潜力。

(二)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发展,本文以中国为出发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帮助西亚区国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

距离对中国与西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起着阻碍作用,由于西亚国家多为不发达的国家,基础交通设施较为落后,阻碍了双边互联互通,增大了贸易成本。“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实现,需要顺畅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结合信贷政策通过工程承包、BOT等方式帮助西亚国家改善基础设置条件,同时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促进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双边贸易物流成本。

2.继续推进与西亚地区国家贸易合作,制定差异化贸易政策

中国为应对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建设六大经济走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中国可根据与西亚不同国家的贸易潜力情况,基于贸易成熟期、拓展期制定国别差异化贸易政策,并关注贸易潜力可能由成熟期转向拓展期或拓展期转向成熟期的动态变化,制定前瞻性、针对性的措施,使对外贸易政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 考 文 献]

[1]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世界经济研究,2015(3).

[2]杨恕,王术森.中亚与西亚的地缘经济联系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丁存振,肖海峰.中国与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J].经济问题探索,2018(6).

[4]张志新,黄海蓉,林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西亚国家贸易关系及潜力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12).

[5]刁莉,邓春慧,李利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西亚贸易潜力研究[J].亚太经济,2019(2).

[6]姜海燕,文纳斯.中国对西亚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2009-2017年面板数据[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2).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de potential of Chinas cooperation with Western Asia based on Panel Data gravity model

GAO Qian,SUN Shi-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Abstract: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China is to analyze the trade statu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Asia in the past 2000-2019 years. Based on the basic trade gravity model, we add FTA, WTO and the virtual variables to analyze the 2004-2018 years influence on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Asia, and measure trade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DP and population of the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countries can promote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West Asia; the distance hinders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West Asia; whether it is a WTO member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ade volume of both sides; China and West Asia are still in the trade expansion period.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ts own economic growth and population policy when conducting trade with Western Asia,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signing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Key words:China;Southwest Asia;trade gravity model; trade potential measurement

[責任编辑 孙兰瑛]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