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青马工程 探索育人新途径

2021-09-18杨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研习中学生

杨华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甘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10个重点项目的第一项,着重在青年学生、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设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工作锤炼、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课程,进行阶段性集中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目前,甘肃省内还没有中学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相关报道。我们将在全省首创中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受限于学校的规模与能力,在我校开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不够现实,所以,我们将以研习社的形式,以学校优秀团员、团干部为对象,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既符合中学生发展规律,又符合我校教育现状,并且沿海发达地区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供我们参考。

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学校团委积极谋划,依托学校优秀思政教师队伍,期待以社团运营的模式,通过讲座、自学、研学的方式,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落地。第一批社员多为我校优秀学生干部。

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工作保障和跟踪培养等方面對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做出安排部署。在日常社团学习课程中,采取课上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与课下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习的思想性及理论性。在后期还可以组织社团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如游览红色革命圣地、伟人故居等。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组织理论学习。通过研习社的运行和课题研究,总结出适合中学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参与度,以学生乐于接受的现实逻辑,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框架,使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增强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甄别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紧跟时代,响应号召。我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高中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紧扣社会生活主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教师自身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时强调,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应开展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活动。青年一代的高中学生,更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改构想也很难变成现实的教育成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美景就很难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的成立,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学生中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及利用,有利于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学科知识与德育功能的平衡,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课程内涵。

最后,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指导,是人们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高中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研习中学生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