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黎光:五线谱 黑土地

2021-09-18王黎光

现代妇女 2021年9期
关键词:手风琴北大荒知青

北大荒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我的父母都是支援北大荒建设的转业军人,我是从小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的第二代北大荒人。年少的记忆中,埋头奉献的父辈和远道而来的知识青年为我搭建起了人生最初的理想和世界观。小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崇拜父母,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军人,感觉他们是英雄。但是知青来了以后,我就突然发现知青也是英雄,而且这两种英雄有一些不同。父辈是无私奉献、敢作敢当的一代,但知青在无私奉献的前提下还有新的生活方式——他们还有文化。我的小学和中学老师都是知青,我对他们有另外一种崇拜,觉得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文化。我记得当年在红旗岭农场看过一场演出,有一个北京知青演奏的手风琴节目,当时他自拉自唱,这种艺术的表演方式是非常有魅力的,我就这样被音乐深深吸引住了。

北大荒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房屋自己盖,没有粮食自己种,我们学音乐也是这样的,说是学习,实际是自己“悟”。看别人演出自己多观察,收音机里播放什么自己先模仿。那个时候我托知青从上海买了斯波索宾《和声学》的上下册,看不懂,也没有人教,但是总觉得它是学习音乐必备的,所以就死记硬背。到后来我可以把整本书都背诵下来。突然有一天,我好像自己就懂得了一些。《和声学》讲的是多声部和声连接的技巧。比如说,在连接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音程的平行五度和八度。若干年以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招生,我请招生的考官看了我的和声题。他问我:“你跟谁学的和声?”我说我是靠背诵的。后来他跟别人说,这个年轻人还是有一定悟性的,因为他的这么多和声习题当中,居然没有平行八五度。现在想起来,背诵那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收获。

父亲送的手风琴是一份五味杂陈的责任

我开始学习艺术的时候,是一种自发的热爱,我想把音乐作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然而,这个理想却并不被父亲看好。他希望我能够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传承他们上一代人的垦荒精神。我有我的追求和执着,我希望能够通过艺术真正地传承北大荒精神。后来父亲还是支持了我的想法,拿出多年积累的300元钱给我买了一架手风琴,当年的300块钱可是一笔巨款。手风琴从天津乐器厂购置以后,通过虎林、迎春托运到红旗岭农场,我父亲在手风琴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把琴学好,才对得起父亲对我的支持,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更正父亲对文艺工作者的偏见。

16岁,我成了一名快乐的手风琴演奏员

生活是最好的大学,正是因为有北大荒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才使得我们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对于我来说,音乐就是我最好的表达。音乐也是我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声音,所以从事音乐是没有理由的,也不需要有理由。

1977年,16岁的我被选入853农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考入黑龙江省北大荒文工团,成为了一名快乐的手风琴演奏员。担任手风琴演奏员的岁月里,我跟随乐团四处演出。十六七岁,完全没有接触过专业的作曲教育,演出采风的所见所闻和童年生活的点滴乐趣是我最大的灵感源泉。

25岁开启专业的学习之路

1985年,我在《人民日报》中看到了一则广告——中央音乐学院暑期小型乐队编配班招生。我觉得这实在是太难得的机会,于是就在我自己宿舍的抽屉里敛巴敛巴那些钢镚、毛票,加在一块居然有500多块钱,我就拿着这500块钱到了北京。下了火车,我走了1小时45分钟,找到了中央音乐学院。

1年后,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成为一名25岁的“大龄”本科生。我们那届里我年龄最大,岁数最小的同学比我小12岁,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我究竟是学生还是老师。工作10年以后再上大学,滋味是不一样的。从基础开始学习要比其他同学吃力得多,我要花高于别人几倍甚至十倍几十倍的努力,才能一点点赶上来。可以说,我是“连滚带爬”地进了这所学校,我当时心里就想,一定要努力学习。

1991年,我得到了为一部40集电视连续剧作曲的机会。初次接触这么大的制作,我用尽全身力气精心准备了一份歌曲小样,结果却吃了“闭门羹”。当时制片人听完小样以后跟我说:“我们的作品是为了让更广大的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你这样的歌老百姓能听得懂吗?”如何完成从学院派到艺术创作的转变,我思考了很久。后来就写出了大家熟悉的《宰相刘罗锅》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在当年广为流传。这是我离开音乐学院之后写的第一首接地气的影视歌曲,它给我的启發不同凡响。

我想把一生积累用来追求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北京电视台,怀着做一名音乐编辑的理想入职,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新闻人。感性的艺术创作和理性的新闻报道,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让我领悟到许多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我有两个12年,在北京电视台工作了12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也工作了12年。现在想一想,在每一个平台都有不同的收获。我经历了北大荒的生活,经历了文工团的艺术实践锻炼,经历了学校的严格学习,又经历了新闻行业和电影行业的工作,可能就是因为有这样不断的积累,最后才允许我回到音乐老本行。

2015年,我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艺术院校有它的特点,做了艺术院校的校长就要甘于平庸,放下自己所有的创作、功名,以校长的平庸换取这所大学的辉煌。我想把这一生的精力、感受、积累放在建设一所学校当中,这也是我追求的最重要的最好的一部“作品”。音乐创作永远离不开生活,而生活的积累和阅历是对音乐创作最好的支撑。音乐必须融入对神州大地的触觉,青山绿水的视觉,五谷丰登的味觉和浓郁乡音的听觉,才能形成文化担当的自觉。

(摘自中国文明网)(责任编辑 张宇昕)

王黎光:从北大荒走出来的音乐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热门电视剧歌曲。他是唯一获得过中国新闻一等奖的音乐人,同时也是创作的新闻人。一路从北大荒走来,他用音乐搭建起和世界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手风琴北大荒知青
多彩的秋天
不懈开拓谱壮歌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把根留住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网
手风琴发展概述
学手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