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城乡收入分配研究

2021-09-18赵朔杰中南民族大学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传导货币政策

赵朔杰 中南民族大学

一、引言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市场的主要方式。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向高效率的部门,而低效率的部门却只能瓜分剩余的少量社会资源,这造成了极大程度的不平等现象,对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有了一定的冲击。从国家统计局目前公布的数据得知,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收入基尼指数有下降的趋势,但纵观总体,仍处于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世界不平等数据库有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低的50%家庭仅占总收入份额的15%,这与占比40%总份额的收入最高的10%家庭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本文详细阐述了有关货币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传导机制以及影响过程。意在能够通过增强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降低对城乡居民收入影响的不均衡性,来有效缓解有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平衡趋势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

(一)通货膨胀效应

货币会通过增加数量的形式带动价格上涨。而货币的流向决定了上涨价格的究竟是商品还是资产。通常情况来说,当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进行调控时,物价的水平便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通货膨胀的发生,会在货币贬值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居民手中的资产实际价值。

(二)信贷市场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

由于城乡各处的金融产业发展有所差异,会导致各处居民家庭对于货币政策而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信贷市场会对城乡收入有所约束,在正常生产活动中,城乡居民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来完成生产。而相比于农村金融行业来说,城市金融行业发展更快,可以从事的金融产品更多,而对居民的约束条件也会相对宽松。例如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也会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贷款方式获取的基金投入生产,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加剧城乡收入不平衡。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控不同地区的金融产业的方式,来影响城乡地区的收入不平衡现象。

(三)劳动的相对成本与工资性收入

相对成本的改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决策和劳动者的收入。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利益最大化,当由货币政策而影响到的市场经济环境利率较低时,资本的成本也会相对缩减,但劳动力的成本却在上升。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便会采取降低劳动力而投入资本的方式,希望通过资本来代替劳动力,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收入降低。因此,如果单纯以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参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下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三、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采用Baron和Kenny(1986)与Sobel(1982)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加以传导机制进行验证,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来表明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过程。中介效应模型可以分析因变量受到中介变量以及自变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假设自变量X能够通过变量M对因变量Y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则该模型的中介变量就是变量M。在大多科学社会领域中,分析人员都会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的方式来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两者之间的关系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由上文可以知道,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就是货币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那么怎么构建一个适合于上述理论的中介效应模型呢?可以从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现状两者之间的关系着手研究。首先,需要把与货币政策有关的所有指标作为本次模型构建过程中会用到的解释变量,然后把与城乡居民收入有关的数据指标作为本次模型构建过程中会用到的被解释变量,最后,把能够对传导机制产生分析作用的指标作为本次模型构建过程中会用得到的中介变量。并构建以下模型。

1.被解释变量

其中,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关的指标数据可以用来充当被解释的变量。一般来说,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通常会用到两个指标,一个是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指标,另一个是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指标。由于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的长期差距的,所以,本文主要选用的是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指标来作为被解释的变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指标数据是通过选取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将这两个指标进行比对,得出两者的收入差距,就可以用IGO来表示。

2.关键解释变量

货币政策的相关指标是影响城乡相关收入的关键变量,他除了可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直接的影响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中介变量渠道的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的影响,本文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其在分析时所缺少的数据可以用各个地区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参考替代。

3.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根据其渠道不同,选择的内容也会相应有所改变。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可作为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中介变量。由于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有比重最多,所以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拥有房产的居民,进而通过对资产价格以及资产收益率变化来影响居民收入分配。

劳动收入份额可作为利率传导渠道的中介变量。利率会因为货币政策而发生变动,资本与相对成本也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相对份额,导致居民收入发生改变。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可用来作为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中介变量。信贷规模发生变动时,因为金融产业对于城乡居民的信贷约束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两者所获取的信贷量与收益率也不相同,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对城乡两处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4.控制变量

在除上述变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受许多其他因素所制约。为使得货币政策对于城乡收入水平分析更加全面,本文将以下变量放置在控制变量的范畴当中。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比较大的变量,库兹涅茨在他的假说中提到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是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本文章把人均产生的GDP和平方项同时放入模型中进行实验考证,记作PERGDP和PERGDP-SQU篇。其次,是财政政策这个变量。政府通常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会大量使用财政政策作为自己的再分配手段,这种手段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对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产生极大的作用。笔者主要就是通过研究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来研究财政政策对居民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和企业与企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作用。第三个需要重视的变量是教育水平。教育水平高的居民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率比较高,这也能古影响家庭收入的差距。笔者选取了居民受教育的年限作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指标。最后一个变量是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的水平。外国资本一旦流入我国市场,就会对我国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收入分配的格局。笔者选用的是实际上利用外国商人进行直接投资的现象作为指标,这种指标可以帮助衡量我国企业经济水平的高低。

由于可得到的数据较为全面,因此在数据选取上,本文选择了2001-2016年31个省(市、区)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库。

(二)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根据上文可知,中介关系是成立的,因此,我们需要估算模型El。表1很详细地呈现了模型的回归结果是怎样的。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第一到第三列分别是在没有加入其他变量条件的时候、加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时候以及同时加入控制变量以及传导机制中的相关中介变量的三种不同条件下,对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估算。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所有估计结果的省份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都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

1.货币供给量及中介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从表1的第(1)列可以看出来,没有其他变量参与调控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估计系数为0.299,此时的货币政策会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这个研究结果是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的。从表1的第(2)列可以看出来,当有相关变量参与调控时,货币供给量的系数是0.284,虽然有了一点点的降低,但和第(1)列的数据相比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个结果表明,这些相关变量不是影响货币政策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变量。值得一提的是,第(2)列货币供给量的估计系数相较于前两列数据来说非常明显,这说明了货币供给量对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1 基本模型E1的回归结果

第(3)列相比于第(2)列数据中添加了货币传导机制的中介变量,即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以及信贷传导渠道中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劳动报酬收入份额及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中介变量,希望通过增添更多的变量以此来反映货币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对比第(2)列与第(3)列的回归结果,在中介变量也参与对货币市场的调控后,第(3)列中货币供给量的估计系数仅有0.126,远远小于第二列的0.299。这表明中介变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货币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差异。

2.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模型里面用到的控制变量有着相对应的含义,比如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确如库兹涅茨所猜想的一样呈倒U型,这表明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这种假说都是成立的。另外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结果就是: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越小,这说明采取税收方面的财政政策,会改善城乡的收入水平的同时,还会降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可知,我国目前城乡居民收入仍处于极大的不平衡状态,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解决的。为能够有效缓解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稳定资产价格,畅通资产价格传导渠道

金融市场一般来说都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并且在市场前期和市场后期的价格波动会比较大,故应该稳定好资产价格。中央银行应对货币政策制度加以完善,使得资产的价格的传导渠道处于畅通状态。并能够依据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最新需要对货币财政政策进行改革完善,只有不断对货币政策进行优化才能够使得资产价格处于稳定状态。

在改革完善货币制度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完整的货币政策制度框架,新制定的货币制度应该符合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的货币资产形式所具有的优劣势,主要的类型是完整的价格型,并且以用数量型作辅助,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科学的政策框架。对于货币的供应结构,也应该及时优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城乡金融市场的平衡性,发挥出资本市场的最大职能。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畅通利率传导渠道

保证利率传导渠道的畅通无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保证其畅通呢?根本在于利率市场化。尤其是以下两点需要值得注意:首先是利率是如何形成的,另外一个是传导路径是怎样的。目前国内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程度仍显稚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应该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这是促进市场化利率产生的关键所在。基准利率应以短期利率为重要关注点,首先应培养短期政策利率,短期利率的发展是可以促进中长期利率的提高的,因此,构建一个首先从短期利率过渡到长期利率的这样一个传导路径,来提高利用效率。

目前金融产业高速发展,想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利率系统,除应注重利率本身之外,还应该注重货币、债券、存贷款等资本市场对其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参考已有市场汇率的形势,并对已有的市场汇率加以分析来确定基准利率体系。

(三)健全信贷市场

应优化目前的信贷结构,应对居民信贷全力支持,特别是居民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促使居民能够更快的融入金融市场。同时也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出新的理财信贷金融产品,以缓解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家庭财产的配置体系,增强抵御各种可能会突如其来的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应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全面激发出来,加强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拓宽居民融资通道以及融资能力。形成良好的多层次的信贷结构环境,增进家庭受益。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传导货币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神奇的骨传导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