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论的山地校园设计策略
——以闽清第三实验小学为例
2021-09-18陈伟强
陈伟强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1)
0 引言
校园建筑与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校园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到融入当地环境与健康生活,应当关注对生态及社会敏感反应的土地利用,起到引领、示范、引导的社会效益。按照整体论的观点,世间万物皆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1]。以此观点看待在新城建设中的山地校园时,不难发现在此过程中,同时存在很多矛盾与复杂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当整体风貌与个性展示,品质提升与经济控制,场地高差与功能组织等因素汇集一起时,矛盾和制约性变得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只要能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并加以科学分析,负面因素也可能转化为建筑创作的有力触发点,为设计带来创新的契机。如何体现出校园建设的经济性与全面性、在地性与文化性,如何让校园设计与城市规划层面系统统一,是众多建筑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闽清县梅溪新城重要的配套公共建筑——闽清第三实验小学设计,恰是做出了一次积极的尝试。
1 新城发展的时代背景
建筑作为人聚环境中的子系统,必然受到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大系统的控制和制约。也就是说,建筑需适应自然和人工环境,在制约中与环境达到和谐相处[1]。 闽清县地处福州市西南,属于传统的内陆山区县。“十三五”期间,闽清县为摆脱城市发展的困境,在原有老城区的基础上向东约3 km处(梅溪与闽江汇流处的盆地),另辟“梅溪新城”。新城的规划,旨在利用有利的交通资源,占据其邻近省会的区域优势,完成从“梅溪走向闽江”的城市跃升,打造新时代配套全、品质高、生态美的现代化闽东新城。
随着新城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机能的行为模式和展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也将面临新一轮的重塑和提升。一些城市规划前期的意图和构想在新城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明朗并得以实现。大尺度、多轴线的城市布局,高密度的城市配套公建、美丽宜居的山水环境,成为新城新面貌的有力诠释。兼具民生工程、新城开发、市民服务的新城中小学校在规划伊始,因为其特殊的城市配套的属性,被重点定义并上升为助力新城发展的重要公建,具有示范意义。基于此,上位规划经过多方比较、反复权衡,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选址最后落位于新城纵向主轴南向延伸段的山坡用地上。基地靠近城市轴线,但疏离密集且同质化的城市公建群,与山林为伴、与自然为邻,如图1所示。
图1 梅溪新城选址区位与规划主轴
2 学校建设的功能概况
当今校园,不仅是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更是一个发展知识、塑造人格、承载时代内涵的载体。在中国当代校园建设中,不仅是大学校园,而且一些中小学也达到了相当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它们是所在城市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社区乃至“缩微城市”[2]。因此,城市界面和形态的控制,往往会反映在校园的具体布局中,甚至一些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概念,常常也适用于校园规划设计。
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规划用地总体上呈矩形,用地面积为27 561 m2(41.34亩),地形地貌以不规则山地为主,原始地形最大高差25 m。建设规模为36班完全小学(1620名学生),总建筑面积20 630 m2。基于校园用地使用功能的不同,整个校园基本分为3个功能区,包括教学区、综合区、运动区。其中,教学区位于校园西边,靠近新城南段山脉,处于较高标高平台上,既有利于展示校园面貌,也能自成一区,与自然相融合。综合区位于校园中部,是教学、运动、办公综合配套区域,包括图书馆、体育馆、舞蹈室、办公室、接待展示等功能,处于教学区和运动区之间,位置凸显,方便各区之间联系。运动区和风雨操场位于在校园东部,面向城市干道,既隔绝城市噪音,又方便未来文体设施对社区居区开放,形成良好的社区互动关系。通过情景式合理布局,校园内部结构清晰,联系方便,校园外部环境关系协调,为后续单体和专项设计奠定了基础,如图2所示。
图2 总平面图
3 山地校园的设计策略
区别于其他学校环境,本案最大的特色在于山地条件。基于整体论的观点,山地校园规划设计的立足点,不是简单教学环境的提升和塑造,而是“此情此地”的设计落笔。通过分析场地特征与城市环境,结合教学理念和教学功能的要求,进而确定山地校园的有效设计策略。这将是一个以制约条件为前提,以建设目标为导向的设计逻辑与思考方法。
3.1 校园布局融入城市设计
(1)整体嵌入
城市设计中的梅溪新城地跨福银高速南北两侧,描绘了一个围绕高速两侧,结构清晰、层次起伏的现代化新城形象。第三实验小学是人们在福银高速上穿越新城南区的第一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展示和宣传功能。
新时代的校园空间具有完整性、流畅性、公共性、集体性以及开放性的需求,需要更整体的空间形态才能适合小学的活动[3]。传统的山地校园设计模式是将建筑体量“打碎”“化整为零”,但不能提供现代教学活动所需的宽阔、平整空间,满足不了学校的使用要求。因此,本案的设想是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筑不再是行列式或碎片化的组群,而是整体式融入综合环境中。设计也不因担心建筑组群破坏周围环境而极力地化解体量,消解形象,而可以尽可能地彰显建筑的魅力,“化零为整”[3],进而营造符合中小学校园行为特点的校园空间,如图3所示。
图3 校园“化零为整”
(2)延续主轴
以行政中心为支点,宽度60 m,纵向800 m,梅溪新城构筑了强有力的城市行政景观主轴线。现代简洁的城市配套公建错落有致分布在城市主轴两侧。主轴的南向延伸段与小学基地东侧一部分相重合。经过与规划职能部门多次交流,本着系统辨证的思想,设计决定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通过校园布局延续新城主轴。
采用逐次叠套城市设计控制轴线与基地场地布局的方法,把基地东侧与城市主轴重合部分全部让开,平整出面积较大、标高较低处,作为校区的主要运动场地。该区域不设置高大、凸出的建筑物,只布置绿化景观和运动场地,使新城纵向主轴越过福银高速,向南段延伸了400 m,贯通了梅溪新城南北片区,形成新城的纵向景观联系。同时,运动区的隔离,也使教学区进一步远离机动车道;利用台地高差减弱城市道路的车流噪声对教学区的影响,降低城市环境的不利干扰。
3.2 高程设计契合地形山势
(1)分级台地
土方工程是山地校园中优先考虑的重点,它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综合造价、施工组织、项目工期等多个方面,也是验证校园布局合理性的有效工具。项目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校园组群结合地形采用三台地形式,台地相互之间高差均为4 m。合理的台地高差有效衔接了场地,且与教学楼的4 m标准层高一致,使二者形成对应关系,为教学功能上下层、跨台地转换提供了条件。而台地之间的转换方式,则主要通过建筑室内楼梯、室外大台阶(坡道)、架空连廊的平坡转换等实现多维联系。交接部分更是直接对接了架空廊道与内院,并串联起内与外、高与低的空间场所,成为校园平台转换、休闲活动的主要空间,如图4~图5所示。
图4 台地示意图
图5 架空连廊
(2)紧凑布局
根据《福建省教育用地控制指标》(闽国土资综〔2007〕316号)的相关规定,30班以上的小学校园,生均教学用地为不低于18.8 m2/生。该条文的出台旨在明确教学用地合理的规模取值,避免出现因校园过于局促,无法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现象。
本案中,由于挡墙、交通、防护绿地等影响造成的实际用地面积折损,实际生均用地仅为14.6 m2,低于相关规范的控制要求。用地不足导致了设计难度陡增,平地自然成为了山地校园中极为紧缺的资源。通过比较,设计采取了功能相对集中、布局尽量紧凑的做法集约用地。其中,教学区采用标准化单元(教室柱网模式:8.7 m×7.9 m),结合当地日照和主导风向,横向铺展,用足南侧面宽,节约土地。综合配套区采用“大底盘”式布局,利用综合区功能的布局相对灵活,设计弹性大的特性,合并相似功能、减少建筑间距、降低层数,打通楼与楼之间通道,增加区域密度,从而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利用的价值,如图6所示。
图6 “大底盘”式布局
3.3 综合集群提升教学环境
(1)复合式院落
综合区由“办公+阅览+体育”三大功能、及“前、中、后”三大内院为核心共同形成。各院落的布局结构遵守传统建筑中单一轴线对称式布局的原则,但带有不同的空间属性,保证了各分区独立的教学活动。院落虽具有较强烈的内向特征,但是内院专门与主教学区的楼间绿地相对应。实际上,院落并没有割裂各功能区的交流,反倒成为各功能区联系的纽带。内院的四周界面分别运用内廊与外廊兼并、室内与室外穿插等手法,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效果,有机地形成“图”和“底”的拓扑关系,使空间层次更加灵活,空间内涵更加丰富[4]。
(2)多行为交通
有效的山地校园交通空间设计,能让教学区与非教学区更有利地进行互动,其“通道性”空间往往承载着多种功能,校园的多样化诉求,使交通越来越向多行为复合空间发展。综合区南楼的底层门厅融入了展览、休憩、交通等功能,再结合诗意的庭院设计,为学生营造了独特的空间氛围,如图7所示。临室外操场的综合区东侧设置了长达80 m、4 m宽纵向大通廊,通廊与户外平台、落地大门扇、内庭院、多功能体育场馆相联系,将交通空间作为了容纳非教学活动的多行为容器,如图8所示。艺体馆北侧的大台阶穿插了可供停留的景观平台,力图打造一个通往户外操场的生态通道,把交通与景观展示、休闲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提供了行为模式多样化的可能。
图8 综合区东侧通廊
3.4 整体造型展示新城形象
(1)“全景式”展示
为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建筑连续界面的变化。第三实验小学形态设计摈弃了传统校园碎片化集合的组合方式,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艺体馆等这些功能不再以单体出现,而是整体归入统一的形态中,促使校园以“全景”的形象呈现。
在新城200 m~400 m远景尺度的高速路视角下,设计巧妙结合了山形地势,建筑组群错层布置、逐层升起,与其北侧的初级中学及东侧的梅溪新城体育场一起,好像一组自然的几何画卷展开在山林之前,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的整体公建新形象,如图9所示。在校园近景空间内,设计运用简洁的造型手法,通过横向水平挑檐与错动的竖向格栅,形成了生动的表皮肌理,使建筑获得富有节奏的韵律感,在富有造型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了生动活泼的校园气氛。
图9 校园全景
(2)“在地式”融合
校园立面设计既没有求新求特,也没有求洋求异,而是努力寻找一种朴素的扎根乡土的姿态,做好在地融合。闽清是福建传统的建筑之乡,各类瓷砖烧造历史悠久。建筑立面采用了灰色面砖结合白色墙面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筑的生态理念[5]。灰砖由当地取材生产,价格低廉,符合项目建设条件,它的引入,自然唤起了当地的文化记忆。
再者,由于当地夏秋季天气炎热,设计特地将具有一定遮阳功能的垂直墙板配合跳跃色彩,斑驳地嵌入立面,各种平台和洞口向内“深凹”。如此,外立面投下深深的阴影,既给内部空间改善了自然光,立面也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兼具时代感和生态性。而紧邻操场侧塑造的连续弧形墙上,设置了不规则金属窗洞,每隔一段刻意留出大尺度门洞,二者共同形成了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风洞”。在炎热的夏季,借助内院的吹拔,气流将通过风洞,穿越架空连廊,进入各教学区,改善了建筑群的气候环境。门洞中内嵌可开启的大尺度门扇,利用门扇的角度开合,可进一步引导气流的走向,补充气候自主调节的科学性,也为校园形象增添了一抹亮色,如图10所示。
图10 风洞与内院
4 结语
山地校园存在形态和方式多种多样,并没有单一的设计方法能够适应所有外部条件。分析矛盾本体,各种制约条件可能成为调动建筑师思考切入点的积极因素,使得设计者拥有更为开创性的思维和更为慎密的实践能力。闽清第三实验小学尝试使用规划性、整体性、生态性的总体思想,指导设计,关注校园与城市环境、建筑与山林景观的融合,综合考虑教育建筑的功能特点以及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建筑组群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也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本项目的设计实践在打造自身教学环境的同时,为梅溪新城的总体风貌呈现与新建筑的形象展示,为兼具生态性与时代感的城市环境塑造,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和有效的探索。
图片来源: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