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答卷的奥秘:掌舵领航,何惧狂风骇浪

2021-09-18厉彦林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延安

□ 厉彦林

20 世纪20年代初,南湖红船给神州大地抹上一希望的曙光。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角力,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只有50 多名党员。这样一个刚成立的小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除了信仰先进的理论,就是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从当年建党、建军、向农村进军、反“围剿”、长征、建立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百年的苦难辉煌历史中,始终脚踏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爱人民,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既是一部党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又是一部人民养育党、支持党、帮助党、成就党的历史。

延安吴起县的县名,源自战国时期魏将吴起在此驻兵戍边23年,境内还有秦长城、明长城遗址。那天我们乘车绕了好长的路才登上胜利山,来到杜梨树下,寻找那场著名战役的枪声和远逝的身影。1935年10 月21 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险、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以西的平台山、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设伏打了一场阻击战,彻底切断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为了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当地群众将战役的主阵地平台山改称胜利山。毛泽东指挥“切尾巴”战役的指挥所设在平台山(今胜利山)一棵杜梨树下,现树下有毛泽东的青铜塑像。毛泽东坐在一块巨大的山石上,身穿棉大衣,手夹烟卷,目光中透出坚毅与自信。俯视山下,吴起这个蜿蜒在川道里的城镇,已经变了模样,映入眼帘的是狭长的街道和成片的楼房,很多窑洞已被挤出城区,散落在城郊周边的山坡上。杜梨树长得粗壮茂盛,端庄秀丽,冠盖如云,结满小小的杜梨果。一阵山风吹来,树枝婆娑如舞。杜梨果是陕北最有特色的一种野果,个头小还酸涩,秋霜过后会变甜。我小心翼翼地摘了一颗杜梨果放在嘴里,嚼出一缕酸涩味。中国的脱贫,对于国家而言是一场攻坚战、大决战,对于贫困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子女而言就是一场贫困“阻击战”、苦涩生活的“霜杀战”,目的是彻底铲断贫穷的“尾巴”,让生活从此变得可口香甜。

延安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延安大地由黄土高原变成绿色家园的历史性巨变,生动鲜明地诠释了党和人民的关系。一方面,延安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重大贡献,党和人民一直牵挂关心着延安人民。陈毅在党的七大胜利闭幕时即兴写下:“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转战陕北时能在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以2 万余兵力粉碎了20 多万敌人的“重点进攻”,正是得到了延安老百姓舍生忘死的拥护和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延安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骨肉鱼水深情,遵循延安人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发挥“跟我上,跟我冲”的优良传统,带领全市人民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延安实际的绿色脱贫之路,率先打赢了脱贫这场攻坚战。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主角,是延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延安坦荡善良的人民群众。

延安清凉山 孙大勇/ 摄影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坚信从深厚肥沃的中国泥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能在百姓真诚的目光凝望、抚慰和鞭策下,以不变的初心适应变幻莫测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民情,靠自身力量革新解决自身的问题,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答好时代之问,启好未来之程!

曾有外国政要说:“中国人选择了一位优秀领导人习近平。我们至少要学习两条:一是反腐败,二是脱贫!”那一日,我与一位长者谈论此话题,他说:“我认为,应当再加一条:生态环保。这三条,都是历史性的贡献。”当然,这三条都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的时代之题,也是破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命穴”的大问题,题题设计到位,题题答得用力见效,题题考出好成绩。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发展得越好、越健康,越是对世界贡献大,就越容易遭到西方某些国家的指责、批评甚至刁难。正义可能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他们恶意攻击、污蔑中国的人权状况,甚至花钱收买中国一些“喝过洋墨水”的文化人配合他们混淆黑白、唱衰中国。中国的扶贫事业让7 亿多贫困人口脱贫,绝对贫困问题也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权状况不断恶化的恰恰不是中国。有些国家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大量贫民正遭受战火、疾病和饥饿的煎熬,为何眼睛挺大却视而不见?为何对己对人“双重标准”?这背后隐藏的动机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是简单重现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凌、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力争到新中国成立100 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100 多年前,中国梦是解决国破家亡的“挨打”问题,这个梦已通过革命得以实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梦是破解积贫积弱的“挨饿”问题,这个梦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实现。

新时代的中国梦是“国强民富”的复兴梦,不仅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更富足、更安定、更快乐、更有信心、更有活力。中国的发展进步是一个不断筑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过程,这个伟大的梦想属于每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2015年10 月16 日,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主旨演讲,他总结和分享了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基本经验,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方略。他强调,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倡议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注低处,脱贫攻坚,一个不落……俯首凝望大地,我们根深叶茂。

探索火星,月球返回,中国天眼……仰望璀璨星空,我们追梦不止。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 孙大勇/ 摄影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描绘,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未来中国,必将是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是一个民主法治、彰显公平正义的国家。我们每位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参与者、见证者、建设者和共享者,伟大时代不需要看客,我们不是局外人,更不是旁观者。

中国共产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面临重重“考试”,面前的“赶考”远没有结束。给人民交出满意合格的答卷,与人民共享梦想与荣耀,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扎根中国的大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烛,风华正茂,正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在危机中寻找中国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新局。

猜你喜欢

延安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延安的故事
延安新引力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延安,老区的希望
延安时期的军民关系,怎一个“亲”字能说完
延安崛起“绿经济”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子长设市,延安初现“一主两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