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2021-09-18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身心传统思想

□ 王 杰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鹿 毅/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处处充满着贵和、重和、“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谐文化”正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和”的意义是什么?

“和”字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阐释了“和”的内涵,他说,金木水火土相配合,就能生成万事万物;五味相调和,就能做出佳肴;六种音律相协和,就能产生音乐,相反,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颜色、一种味道,就构不成五彩缤纷的世界。春秋时期的孔子把“和”作为一种道德标准,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承认矛盾的存在;而小人在为人处事方面,则是一味否认矛盾差别,人云亦云。此外,《易经》提出了“阴阳合德”,老子提出了“冲气以为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孔子学生有若提出了“和为贵”,《中庸》提出了“致中和”等,都是关于和谐的重要思想资源。

习近平同志曾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和谐”是国家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就是“天人和谐”的生态观,“人我和谐”的社会观,“身心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和谐”的国际观。

什么是“天人和谐”的生态观?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是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既然如此,那么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片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孔子要求人们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草木鸟兽,他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生态保护思想,主张只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的基本归宿。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就是说,不违背农时,谷物就会多得吃不了;不随便到河沟洿池中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砍伐工具按时进山林砍伐,树木就会多得用不完。这些思想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古代,都江堰可以说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完美体现了“天人和谐”的理念,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世界奇观。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是四川“天府”富庶之源,灌溉面积近千万亩,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这些都闪现着古人的伟大智慧。

什么是“人我和谐”的社会观?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文化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体系。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就是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传统文化看来,国和则强,家和则兴,邻和则睦,只有国和、家和、邻和,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才是一幅讲诚信、讲友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

历史上流传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和谐与人相处的典型案例。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想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修理摆平”吴家。张英接到书信后,并没有给地方官打招呼,而是回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后,主动在有争议的宅基地上退让了三尺,而邻居吴氏对张家的举动深为感动,也主动退地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这就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目前已经成为当地十分有名的旅游景点。

什么是“身心和谐”的人生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自然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人不但要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同时自身也要和谐,也就是人的身心平衡问题。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存在体,是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对人的身心关系的关注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是心的基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肯定了先有身体后有精神,反映了身心统一、神形不离的思想。二是强调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重视修身和正心,重视道德修养。因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

现代社会,尽管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还是感到不满足,感到困惑和迷茫。为解决这些矛盾冲突,传统文化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个人生存,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在人生问题上,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大智慧,总的精神就是从自我的修炼和道德完善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快乐的人,达到身心和谐。

什么是“世界和谐”的国际观?

在中国远古时代,各个部落、邦族之间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避免大的流血冲突,古人很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尚书》的“协和万邦”,《周易》的“万国咸宁”,《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这些政治理念都成为春秋战国以后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孔子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姊妹,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孔子还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以德服人,反对轻率地对他国诉诸武力。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一切矛盾冲突,都是由于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结果,反对那些以攻伐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孟子更是在提倡王道仁政的基础上,反对霸道,反对不义之战,提出“仁者无敌”。由此可见,主张邦族、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用武力征伐他国,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邦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把这一理念放在当今世界视野中来看,其实就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要以德服人。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对话,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世界安全格局。2014年6 月5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可见,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总而言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代提供的重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谐思想是值得深入学习和体会其中的伟大智慧。

猜你喜欢

身心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给身心降个温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