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提升措施探讨
2021-09-17李潇
李潇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体系的现有情况,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可以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选用方便的出行方式去出行,还可以稳定社会发展,提升我国经济质量。为了保障我国铁路运输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时监测铁路运输的状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实际上,我国铁路运输在安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仅为重大安全事故埋下隐患,还影响着旅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实时监测铁路运输的状态,做好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有效措施去解决,提升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1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1.1 铁路交通事故故障管理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铁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因为铁路交通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内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安全事故指的是会出现人员伤亡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而铁路交通事故不仅仅是人员的伤亡,还有铁路设施发生问题影响了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按照我国现有规章制度,按照人员伤亡和影响运输程度来将铁路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寻找可参考的解决方案,及时解决问题,保障铁路运输秩序正常。
(1)隐瞒事故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发生铁路事故的频率和地域相关,不同的地域出现铁路事故的概率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出现铁路事故的概率为27件/百亿吨公里,而有一部分地区发生铁路安全事故的概率只有3件/百亿吨公里。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地域差距所导致的经济差异影响,设备的不同所导致的,还有一部分事故被隐瞒的情况,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上报给相关部门,只是内部处理。这反映出在事故信息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有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管控。
(2)事故深层次原因调查不够充分。发生铁路交通事故之后,深究根本原因的目的在于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将事故发生原因的概率性事件进行调查,总结经验,避免相同类型的事故重复发生。但目前在发生铁路安全事故以后,人们首先关心的不是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而是关心责任会落到谁的头上,相互推诿,尤其是直接责任。比如,发生列车碰撞异物导致脱轨的事故,调查组会首先考虑事故责任应当在谁,調查出结果是因为机车乘务员中断瞭望所导致的,直接将责任推给了他。却没有思考为什么会中断瞭望,是因为超劳,还是责任心不够,或者是存在作业环境、天气环境、路况环境等外部客观因素。所以,在发生事故以后,往往只是简单惩罚了乘务员,并没有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类似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3)事故分析调查和定性定责方面存在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对于铁路安全事故调查已经出具相关条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管理人员在进行落实时还存在一些偏差。有些铁路局没有完全理解条例中的具体内容,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因素,所以偏向于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位填表规制并不完善,在进行调度表填写时存在敷衍了事,忽视了正确的调度顺序对于完善铁路运输的重要意义,有些人在填表时可能会出现知情不报的情况。还有一些事故统计没有完整的规制,很多内容都比较泛泛化,没有具体的铁路安全事故原因,导致铁路安全事故在汇报时会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
1.2 铁路安全监督检查的问题
(1)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上存在问题。在进行监督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在铁路运营时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旅客的生命安全,给我国铁路事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尽到相应职责所导致的,还有一些监察人员认为发生铁路安全事故与自己毫无关系,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没有察觉到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与自己的监管不到位是紧密联系的。正是由于监察人员对于自己的职责没有清晰地了解,对于自己的定位并不明确,在平时检查时注重形式,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落实检查项点。甚至在发现问题以后知情不报,导致了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应当对监察人员加强管控。
(2)问题整改不到位。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如果检查出问题却没有及时进行纠正,或者在发生问题以后,解决的方案落实并不到位,这就会为下次铁路安全事故发生埋下隐患。比如2008年4月28日的胶济铁路脱轨事故,在运营之前已经进行了项目的逐项平谷,对于其中的不足已经做出改善,但是因为整改不到位,很多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施工管理和命令下达也存在重大纰漏,最后造成了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
(3)安全监督检查的手段较为单一。第一,在进行检查时针对性不强,只是单一对于相关部件进行简单检查,但是没有制定对应的检查表,没有突出性的着重检查某一零部件,检查工作并不规范,导致实质性问题隐藏其中。第二,部分监察部门在安排工作时,没有重视到各项监察工作的平衡性,对于工作内容认识并不清晰,一些死角地方长时间没有人去检查,可能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也为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第三,在进行安全监察监督规律探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下一阶段应当如何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存在一些制度性的探索,没有形成规范性思考,会导致监察工作存在乏力。
2 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通过调查我国当前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存在地域差异、客货需求差异的不平衡状况,由一定层面上的失调现象,很多铁路过度负荷,如果不进行解决,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铁路运输问题。因此,需要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去调节铁路运输的客流量,提升铁路的调动水平[1]。
第一,在操作的过程之中,需要将关于铁路建设的各项措施都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将其稳定下来,全面提升铁路的运输管理水平。
第二,必要时聘请专业团队,对于当前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寻找优化铁路运输的具体方案,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不同的线路进行有效调度,按照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制表,全面分析数据信息,积累工作人员的经验,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2 强化人才管理机制
现阶段,要想提升铁路运输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强化其专业性水平,在实践中积累员工的经验,平时还应当加强培训,让其认识到定期检查的重要意义。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容不迫。此外,需要按照每个职员擅长的事情来安排职位,实现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优化员工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实践性,将个人任务与未来发展结合到一起,强化员工的责任心,还可以将员工的绩效和奖惩结合到一起,在规章制度范围内不断优化员工的工作能力,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带来的事故安全风险。
2.3 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目前,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铁路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定期召开普法教育讲座,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责任心,不断发挥自身的作用,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
2.4 提高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前,要想确保铁路运输是安全的,需要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制定一套规范化标准,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
第一,铁路部门在招聘新人员时,可以控制工作人员进入岗位的主要标准。第二,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管控科室之间的人员调换,按照固定的安排来设置规范,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只有达到已经设定好的标准才可以入崗。第三,铁路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于人员的培训,需要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让他们了解工作的基本流程,全面提升新职员的素质[2]。
2.5 加强对于铁路相关设备的养护以及管理
为了减少因为铁路相关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设备发生损耗,或是零部件破损引发铁路安全事故的概率,设备单位需要定期检查相关设备,对于关键零部件要进行定期养护,提升铁路运输设备的可靠性。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检查铁路运输线路,对于突然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
2.6 强化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以及预报水平
因为当前铁路运输线路处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所以如果天气比较恶劣,铁路运输可能会直接受到影响,还可能威胁到旅客以及货物的安全。但是因为气象的变化是不可控的,所以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性天气情况,需要完善应对各种恶劣气候的应急预案。在突发情况时,采用当前最新研究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提前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在恶劣气象发生以后及时寻找解决方案,实现有效监测,强化铁路运输的稳定性[3]。
2.7 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
在当前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铁路安全事故那么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这会影响铁路事业的未来发展。因此,铁路部门必须要加强管控,运用符合自身情况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监管和问题处理,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后所带来的损失。除此以外,还需要做好事故发生的预警,及时判断事故发生原因,制定一套科学的预防管理措施。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环节中需要从制度方面出发,着手于铁路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的检查与定期维护,管理部门加强对于人员的监管,保证每一项作业程序都在管控环节中。本文着重研究了铁路安全管理对于稳定铁路运输运营的关键性,探讨了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强化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金明.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12):14-15.
[2]张晓东.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8):39-40.
[3]朱珂光.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