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聚井管线漏失的处置方法探讨

2021-09-17潘晓冬魏彦权李彩虹陈泽正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线

潘晓冬 魏彦权 李彩虹 陈泽正

摘要:本文通过对油田污水聚驱管线漏失的危害、成因分析,找到注聚过程中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多角度探讨解决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具有导向性的方法,员工了解处置方法,可提高处置时效,降低劳动强度,对管线漏失的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注聚井 管线 漏失 处置方法

一、概述

目前,油田污水聚驱注入工艺主要有单泵单井注入工艺和一泵多井注入工艺两种,单泵单井注入工艺优点是没有注聚干线,各单井出现问题时容易分析判断故障点,处理故障井时对其它注聚井无干扰,缺点是投资大、占地大,受成本制约,目前已较少采用;一泵多井注入工艺在我油田应用普遍,优点是投资省、占地小,但对智能控制设备的要求高,有注聚干线和多条支线,井间干扰大,当注聚井管网出现故障点,比如漏失时,存在生产信息采集软件查询慢,巡线点多、处置效率低等问题,造成泄漏面积大,农田、沟渠污染严重,自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全厂注聚区块通过更换管线、添加辅剂等措施,管线漏失的次数由顶峰的62起/年下降至近年的20起/年以内,但仍在全厂管线漏失次数上占比大,污染赔付损失大,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安全管控技术成本高,研发滞后,环保压力巨大。

二、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场各类管线漏失问题和处置慢问题的分析发现,管线漏失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管线腐蚀老化。注聚井管线多经过农田、沟渠等潮湿环境并深埋地下,管内温度约20℃上下,管线内外壁易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一般一个注聚区块开发8-12年,管线腐蚀逐年加剧;配液污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难以完全去除,与管内的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水垢附着在管内壁,造成管线局部或大面积的化学腐蚀。

二是龙门防护桩安装不到位。注聚井龙门一般安装在路口,路面较窄,防护桩安装不到位或无防护桩、无警示标识时,修井、钻井等车宽、转弯半径大的特种车辆通过,会撞断龙门管线造成漏失,另外龙门反光条涂刷不到位,也会造成夜班巡井车司机误撞龙门,导致管线漏失。

三是管线内衬膜脱落。原因主要是管线质量不合格,内衬膜喷涂质量差,在杀菌剂、稳定剂、表活剂、含油污水等联合作用下发生脱落,导致管线快速腐蚀发生漏失。

管线漏失处置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监控巡查力量不足。目前生产信息采集软件由2家外部公司同时运营,伯仲佳和公司占比87%,万众科技公司占比13%。采用单泵对单井注入工艺流程的注聚管理组,发现漏失后,站内泵和管线会发生较大“动静”,在岗员工能及时听到,并迅速巡查注入量和注入压力变化大的井,可大大降低管线漏失面积,处置时效较高。

二是生产信息采集软件功能不全。两家公司的生产信息采集软件业务集中在注聚井注入量监控和调配上,万众软件有7项功能,但只有历史数据1项主菜单,20余项基础数据可查,其它功能打不开,服务支撑差;伯仲佳和公司软件有三大菜单、20余种功能,主菜单集成了各井基础数据,有20余项可查,可整点和实时查询现场数据,有报警功能(超压、超注),现场维护及时,服务支撑到位;两家公司軟件均无管线漏失监控报警功能,受操作权限影响,岗位员工只了解基本操作,内部功能了解少且无法应用。若为井口漏失,软件上能明显显示,准确率高,若为龙门、干线某点漏失或漏失量较小时,软件监测不到故障点,影响岗位人员正确分析和定位漏点位置,人工巡线时间长,降低了处置时效。

三、解决思路和方法

综合上述原因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解决问题,并在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入手,兼顾经济性、适用性和操作便捷性。

1、从漏失原因上解决

(1)对管线外加电流保护系统。对管线直径、壁厚、涂层及土壤地质结构、土壤电阻进行测量,计算确定牺牲阳极种类、规格、数量,开路电位在1.5V以上, 200~500米内埋设一组阳极,填包料可采用50%CaSO4,50%膨润土,但此方法成本偏高,可在注聚初期一次性投入。

(2)定期投加杀菌剂和稳定剂。减少管线腐蚀,同时定期应用杀菌剂对设备和管线进行浸泡清洗除垢,投加前后用污水顶替管线液体,投加量宜为总注入量的1.2倍,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现场应用效果较好,成本适中。

(3)为所有路口安装的龙门加装防护桩。应作为基础工作加以落实,正确涂刷警示色并定期维护,如果流程改造需要挪动龙门防护桩时,应及时回装或用彩旗圈住做为警示,减少龙门撞断事故发生。

(4)把好新投管线质量的检验关,避免使用不合格产品。

(5)做好焊缝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出现补漏时,当班员工必须上井配合,并监督施工方做好喷砂除锈,底漆和防锈漆的涂刷,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6)加强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使用管道壁厚探测仪,采集管壁薄弱点数据,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从源头控制管线漏失。

2、从处置措施上解决

(1)集成生产信息采集软件功能。解决漏失处置时效问题的最佳方法不是增加巡检人员力量,而是增加软件功能,这是最经济、适合的方案。综合两平台在功能、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综合因素,伯仲佳和公司技术力量、后续服务更强,适合深度合作,新井应尽量采用佳和平台进行监测,便于在岗人员核实数据,分析查找漏点,此方法在资金充足时可做首选。

(2)适当放开部分功能的操作权限。与生产信息采集平台公司协商,将干线和支线龙门压力均作为重要参数纳入软件数据序列进行采集监控,加成参数曲线监测及泄漏实时报警功能,各井统一实时查询水量功能,便于在岗人员迅速核实数据,正确分析查找漏点,提高管线漏失问题的处置时效,此方法应普及。

(3)加强巡线管理。加密巡检次数,组织软件应用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提高管线漏失问题的处置时效,此管理内容应严格落实。

五、结语

综上所述,注聚井管线漏失的原因比较集中,便于采取措施,管线漏失的监测与处置上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在技术研发、制度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均要加大力度,为最终快速发现漏点,提高管线漏失处置时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聚合物驱采油工程,ISBN7-5021-1925-6,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天津市  300000

猜你喜欢

管线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三维可视技术在地下管廊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综合物探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天然气处理站的管线配管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分析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浅谈市政管线探测工作中的思考
浅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结合实例浅谈市政管线改造工程的综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