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2021-09-17杨程李丹

设计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文法运河语义

杨程 李丹

摘要:探究区域文化设计元素的提取方法,帮助设计师更便捷地获取设计元素,提出一种蕴含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梳理区域内相关文化资源,结合消费者意向测试,确定区域文化样本。运用文献搜集、头脑风暴和色彩分析等方法对区域文化样本构建语义、造型和色彩三个方面的素材库,并结合形状文法的不同推演规则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得到一套蕴含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该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更高效地提取文化中所蕴含的设计元素,最终的设计方案也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区域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元素形状文法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9-0061-05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regional cultural design elements,to help designers obtain design elements more conveniently,and to put forward a kind of tourism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method which contains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mbing the relevant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and according to the consumer intention test,determine the regional cultural samples.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data retrieval,brainstorming and color analysis to construct the material library of three aspects: semantics,modeling and color. And combined with the shape grammar of different deduction rules for product design innovation. Get a set of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products. This method can help designers to extract the design elements contained in culture more efficiently,and the final design scheme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consumers.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Tourism creativeProducts design elementsShape grammarDesign method

引言

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创产品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旅游文创产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产品种类较少,产品文化内涵传递不足,不能满足大众对旅游文创产品物质和精神的需求[1]。因此,如何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提取文化中所蕴含的设计元素,并满足消费者的意向需求,是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旅游文创产品

旅游文创产品是大众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区域人文特色和自然风景特色的创意产品,是一个区域旅游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大众情感延续的载体[2]。通过挖掘区域人文特色和自然风景特色资源,将其转化为设计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旅游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其文化精神的需求。

目前对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已有初步探索。王巍等人[3]认为蕴含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有着极大的文化传播价值,通过图案解构、概念提取和逻辑思维整理的方法对土家织锦进行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孙佳雪[4]认为旅游文创产品能够突出景区特色,对于丰富消费者旅游体验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提炼创意元素并结合多元文化设计出一系列蕴含沙漠特色的文创产品。张海林等人[5]认为以旅游文创产品为载体,可以触动消费者内心的情感,以具体产品为例,分析其标准、作用、感受等方面的因素,探讨提高文创设计的方法。由此可见,通过研究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对产品的情感需求,还可以满足产品对所蕴含区域文化特色的需求。

(二)形状文法

形状文法是George Stiny提出的一种以形状为原始元素,通过一定的演变规则生成新的图形和纹样图案的方法[6]。一个形状文法定义了一个形状集合称为语言,这个语言包含所有的由形状文法生成的形状,其中的每一个形状都是通过应用形状文法的规则从初始状态中派生出来的[7]。

在形状文法的推演过程中,将演变规则进行多次的变换或重复,得到一个和原始图形相关的新图形[8]。其中,需要了解以下相关概念:形状可以指圆形、三角形、方形等;规则指按照某种关系增加或者删减的过程,具体有:规则1为平移,规则2为旋转,规则3为缩放,规则4为倾斜,规则5为水平对称,规则6为垂直对称,规则7为增删,见表1。

形状文法起初适用于传统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创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视觉艺术美学和设计理论等领域产生了影响,目前作为计算机图形的辅助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领域[9]。汤文成等[10]提出了结合形状文法对产品进行DNA推理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系列化设计的方案。侯宇康等[11]利用神经网络和形状文法对苗族传统的蜡染和挑花图案进行研究,可以在指定框架的基础上生成全新的民族纹饰图案。王宁鑫等[12]利用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提出了关于设计立春节气文化产品的提取模型,丰富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以上相关案例拓展了形状文法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本文通过区域文化元素结合形状文法进行研究,为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提供新方向。

二、方法流程

通过对区域文化的认识和文创产品的深入了解,结合形状文法,提出一种新的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包括资料收集、元素提取、构建素材库、执行形状文法和设计实践五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资料整理。通过书籍、文献、网络查询等方式对区域相关文化遗存进行收集,按物质和非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消费者意向测试对收集的区域文化遗存进行有效筛选,最终将认可度较高的文化遗存确定为区域文化样本。

第二阶段,元素提取。通过头脑风暴寻找区域文化样本的相关物件,并从文化寓意、形态特征和区域色彩三个方面提取相关物件中文化元素的明显特征。

第三阶段,构建素材库。根据区域文化样本提取的文化寓意、形态特征和区域色彩三个方面,依此建立语义、造型和色彩素材库。通过查询文献和获取书籍资料与该区域相关的文化寓意词汇并构建语义库,根据同义和近义剔除原则和消费者意向测试得到语义元素样本,并将区域文化样本与语义元素样本进行测试匹配;运用头脑风暴寻找区域文化样本的相关物件并提取有效的形态和纹样进行造型库的构建;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书籍寻找图片素材,经过软件处理并根据色块的集中趋势,确定主色和辅助色,由此构建色彩库。

第四阶段,执行形状文法。在符合设计美学的前提下,根据表1 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造型素材库中的设计元素执行形状文法,完成图形的创新。

第五阶段,设计实践。首先从语义样本元素中确定产品所要表达的语义词汇,随后在所对应的造型库中选择形态和纹样元素,并结合形状文法推演出新图形,最后在色彩库中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调整配色,最终得到具有该区域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创产品。

三、杭州运河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解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选取杭州段大运河进行实例验证。2014年我国文化遗产“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的关注热点持续上升[13]。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在沿线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14]。杭州段运河文化丰富了杭州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大量游客的前往也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分析杭州运河来探讨区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一)杭州运河文化收集与分类

通过网络、期刊、书籍、诗词查阅等方式查找出63个杭州运河沿线较有代表性的相关文化遗存,将其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15]。在物质文化遗存中包含桥梁码头、庵堂庙观、航运船只、家宅旧居、街区古巷和厂区遗址六类;在非物质文化遗存中包含民俗节日、童谣儿歌、宗教信仰、传统技艺和运河风景五类,见表2。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符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追求和审美需求,因此需要了解消费者对区域文化的喜爱程度,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从中提取出让消费者满意的文化元素。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非常不吸引2=不吸引3=一般4=吸引5=非常吸引)对表2中的文化遗存进行评价。对发放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得到文化遗存偏好的平均值,见图2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选取运河灯会、御码头、民船、桥西直街、佛教文化、香积寺、白云庵、裹馄饨、杭州伞、老新华造纸厂永达木行、傅家楼、振兴祥中式服装、《摇啊摇》、小河直街、元瓷窑藏、夹城夜月、皋亭积雪、赛龙舟习俗、拱宸桥、广济桥作为杭州运河区域文化样本。

(二)杭州运河文化素材库的构建

通过文化符号转译结合设计要素,从内涵、造型和色彩三个方面出发,构建语义、造型和色彩素材库。素材库的构建可以帮助设计者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更加高效的找到设计素材,完成设计作品。素材库构建模型圖,见图3。

1.语义库的构建

为探究杭州运河的文化语义内涵,从期刊文献、书籍等中查找描述有关杭州运河的形容词汇[16],将其构成语义库,见表3。

为了使产品能准确传达出符合消费者所需的文化内涵,根据同义和近义剔除的原则,对语义库词汇(表3)进行处理,得到35个词汇。选取50名人员进行消费者意向测试最终得到6个高频词汇,分别为“繁荣的”、“深厚的”、“魅力的”、“悠久的”、“古朴的”、“文艺的”,见表4。作为消费者认同度最高的语义文化内涵词汇,为后期设计实践提供语义元素样本。

为了方便设计师快速寻找语义词汇所对应的区域文化样本中的设计元素,提高设计效率,通过消费者意向测试,探究语义元素样本和区域文化样本的匹配程度,结果见表5。

2.造型库的构建

文化元素作为精神意象的存在,在提取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为有效提取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和提高造型库的完整性,通过15个人对区域文化样本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其相关物件,并提取相关物件的形态特征,进行素材库的构建,见图4。将得到的相关物件进行图片搜索,并提取主体物的轮廓外形,构成造型素材库,见表6。

3.色彩库的构建

为了寻找合适的杭州运河色彩搭配方案,结合消费者意向测试,在杭州运河沿线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书籍中选取30张图片,见图5。通过软件进行像素化处理,并从中提取主要色块并在色环中标出,根据分析色块的集中趋势,得到不同色系的主色和辅助色,见图6。最终形成具有杭州运河特色的色彩库,见图7。

四、设计实践

根据上文构建的杭州运河设计素材库,并结合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杭州运河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实践。

首先,在语义元素样本中确定产品所要表达的语义为“繁荣的”,再从所对应区域文化样本的造型库中选取“运河灯会”中“灯笼”的图形和“民船”中“河水”的纹样,进行设计创新,见图8。

(一)纹样创新

在区域文化样本的造型库中选出关键设计元素“河水”纹样后,利用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原始纹样“河水”进行推演,最终生成蕴含河水元素的新的运河纹样,推演过程见图9。通过2次规则6垂直对称,3次规则1平移,2次规则5水平对称,1次规则8删减的形状文法,在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形式美的法则下,将初始“河水”纹样结合形状文法完成推演。

(二)设计整合

在区域文化样本的造型库中选出关键设计元素“灯笼”造型后,将其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在符合人机工程学和形式美的原则下进行立体化处理,并结合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得到的具有运河显著特性的新纹样,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在色彩库中选择黄色系和白色系的色彩搭配,并在后续设计过程中进行调整,得到一款蕴含杭州运河文化特色的设计产品。

(三)设计呈现

为了解消费者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载体类别的偏好程度,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消费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旅游文创产品载体的选择,见表7。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消费者对生活日用品类的旅游文创产品喜爱程度最高,因此,最终确定设计产品的载体为茶具。在茶具的设计中,茶盘和茶杯的造型均运河灯会中灯笼的形象演变而来,纹样图案是根据形状文法推演出来具有运河水纹样构成桥梁形象的新图形,将其运用到茶具设计中,使得杭州运河特色餐盘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给人以华贵、富庶的感觉,体现了杭州运河文化显著特性,见图10。

結语

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发展重新成为热点[17]。在此背景下探讨区域文化设计元素的提取,构建了语义、造型和色彩三个素材库的提取模型,结合形状文法,有效的帮助设计师提高区域文化元素提取的效率,完成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该设计方法流程同样适用于其他区域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实现了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文创产品的设计资源。

参考文献

[1]熊佳慧,杨梅.青岛民俗文化因子挖掘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20 (16):120-123.

[2]朱月,杨猛.创意旅游纪念品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王巍,李昱矫.基于土家织锦符号化图形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文艺评论,2015(9):138-141.

[4]孙佳雪.基于文化旅游的沙漠文创产品设计与研究[J].设计,2020(7):78-80.

[5]张海林,李冲.京津冀视域下的区域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策略[J].包装工程,2020,41(16):26-30.

[6] Stiny,G.& Gips,J.Shape grammars and the generative specification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M]. IFIP Congress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2.

[7]孙守迁,黄琦.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Stiny,G(1980).Introduction to shape and shape grammar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80,7(03):343-351.

[9]杨延璞,陈登凯,余隋怀.基于形状文法的泛族群产品形态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19(9):2107-2115.

[10]卢兆麟,汤文成,薛澄岐.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DNA推理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2010,40(4):704-711.

[11]侯宇康,吕健,刘翔,胡涛,等基于神经风格迁移网络的民族图案创新方法[J].图学学报,2020,41(4):606-613.

[12]王宁鑫,詹秦川.基于立春节气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19,40(6):257-263.

[13]俞孔坚,李迪华,李伟.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⑵:1-9.

[14]宋文,庞忠仁.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以台儿庄古城为例探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路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5):88-90.

[15]王国平.杭州运河遗韵[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16]顾希佳.杭州运河风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17]王潇娴.文旅融合下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金陵刻经处为例[J].设计2020(22):121—123

猜你喜欢

文法运河语义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基于Java的递归下降语法分析器的实现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教育精英化还是平等化
文法学校见证英国两党争斗
二义性文法的SLR(1)分析器的直接构造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