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2021-09-17何静燕宋举仁杨宏

新农民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秸秆

何静燕 宋举仁 杨宏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过剩现象激增,致使秸秆随意丢弃和露天直接焚烧的现象严重屡禁不止。本文对宾阳县武陵镇农作物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开展调查,为进一步推动宾阳县武陵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康发展,为宾阳县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调查与思考

1  武陵镇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模式

1.1  秸秆还田肥料化

秸秆还田是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最重要、最普遍的技术途径。蔗叶还田方式,一是甘蔗收获后,把蔗叶残枝隔行放置或均匀覆盖土面还田,并用腐熟剂进行处理,加速蔗叶腐烂。二是甘蔗收获后,采用中型拖拉机配套蔗叶粉碎还田机对蔗叶、蔗梢进行就地粉碎后再翻埋入土。

1.2  秸秆原料化

主要是草帘厂利用回收来的秸秆编制成草帘、草绳等编织物,不仅可以消纳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还进一步拓宽了秸秆的利用途径,变废为宝,提升经济效益。秸秆编制的草帘可用于长途运输瓜果、钢材等的外层防护;草绳可用于工业产品、装修材料的捆扎与外包装,以及农林业生产的捆扎包装等。秸秆编织物成本低廉,可降解可循环,低碳又环保。经调查,2020年武陵镇区域内3家草帘厂全年共收购利用水稻秸秆1.21万t,其中区域内秸秆约0.7万t,占全镇秸秆的24.82%。

1.3  秸秆基料化

武陵镇充分利用富余的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把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甘蔗渣、稻草和其他作物秸秆等用作种植草菇的栽培原料。据统计,2020年武陵镇绿品鲜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年利用秸秆1200t,生产草菇面积1.2万m2,每1m2产草菇3~3.5kg,按市场批发价28元/kg计,全年种植草菇收入达177.6万元。

2  存在问题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地块面积小、水利设施不完善、田间机耕路缺乏等,制约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影响到秸秆综合利用。(2)部分收割机机主为了节约成本,在收割水稻时没有主动开启水稻秸秆粉碎器,未粉碎的水稻秸秆还田增加了耙田的难度,特别是种植散户使用独轮机等小型耙田机,机械功率低,难以将秸秆翻压入土中,造成部分农户为了耕作方便,而将秸秆烧掉了事。(3)夏收夏种抢农时,沤田时间短,晚稻移栽时早稻秸秆还没有完全发酵腐烂,禾苗移栽到大田后,因微生物分解秸秆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农民对秸秆还田产生误解。(4)甘蔗收获90%以上采用人工收获,甘蔗秸秆利用途径少,大部分就地焚烧处理。同时,由于部分甘蔗地地块平整度差别大,影响机械蔗葉粉碎还田作业,农机与农艺配套有待加强。(5)对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不够,没有突破性的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2  积极探索农机农艺结合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

改良农业机械或改进农作物种植技术,使农机与农艺相配套,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效率。严格执行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业质量标准,除了秸秆离田利用的田块,秸秆就地还田的田块在收割水稻时必须将秸秆切割粉碎,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质量。对不适宜农机作业的地块,鼓励农作物秸秆覆盖、集中堆肥、腐熟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行间铺草和制作有机肥等其他方式进行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率。

3.3  加强秸秆还田技术指导

一是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强秸秆还田技术指导,水利部门要根据农时季节,统筹安排水库、山塘开闸排灌时间,特别是在夏种期间要充分考虑水田沤田的用水需求。二是秸秆还田的田块必须合理施肥,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防止因作物与微生物间争氮而影响作物的苗期正常生长,同时保证田间水分,水分充足是保证微生物分解秸秆的重要条件,可以减缓因秸秆发酵产生的还原性物质给作物的返青生长带来影响,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3.4  继续大力推广冬闲田旱耕

冬闲田旱耕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通过冬耕翻土把稻草埋入田土中,有利于加快水稻秸秆腐烂,同时,冬耕翻土也是杜绝田间焚烧秸秆的一种有效方法。2020年冬季宾阳县按60元/667m2的补贴标准,通过财政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组织有资质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在白沙村委、马王村委等7个村委免费为农民旱耕冬闲田300ha。冬闲田旱耕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在财政资金有限,不能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对冬闲田旱耕的田块可以采用奖补的形式,由农民承担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引导农民实行冬季旱耕。

4  结语

武陵镇秸秆年生产量为2.82万t以上,水稻、玉米和糖料蔗三类农作物是秸秆的主要来源。2020年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89.36%,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等农用为主的格局已经形成。下一步,武陵镇将继续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力争到2021年年底全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现区域内水稻秸秆全量利用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及农业经济等方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立斌,杜静,张应鹏,等.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2):324-428.

[2] 石祖梁,王飞,王久臣,等.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5):8-16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秸秆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油菜秸秆在不同腐熟还田模式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检测中的综合利用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
5月1日起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万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