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党的旗帜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2021-09-17孙玉梅白璇

新农民 2021年20期
关键词:引领保障建设

孙玉梅 白璇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三治”合一的善治乡村提供思想政治保障、组织运行保障、人才队伍保障和政治环境保障。

关键词:党的旗帜;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保障

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有利于巩固党执政基础,有利于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坚定不移地在党的旗帜方向指引下,通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思想政治保障、组织运行保障和政治环境保障。

1  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学习,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扎实思想政治保障

1.1  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在农村工作中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农村工作战斗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治理实现全面振兴,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农民生活实现富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党的领导下,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地方实际,深入调研,把握本地发展优劣势,制定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发展规划实施,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获得全产业链增益。运用党的理论政策引导农民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1.2  把党的理论政策大众化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在实施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把党的理论大众化,让农村基层群众能弄懂并切身感受党的理论政策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明白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理论政策是为实现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让党的政治主张和政策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同,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统一的思想认识基础。让基层群众团结起来,拥护并运用党的政策理论,化为行动自觉,为实现个人利益而奋斗。

实现党的理论大众化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理论来源于群众实践创造,是实践的理论升华。在进行研究宣传上要贴近群众,用心用情搭建沟通桥梁,从情感上得到群众认可。用言简意赅接地气的,喜闻乐见的,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阐述新时代党的理论政策丰富内涵,方便群众理解和记忆。二是创新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灵活采用歌曲、舞台表演、实地考察、现场模拟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宣传。特别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运用新兴技术开发党的理论政策相关动漫、短视频、面对面对话、问卷等形式,和受众进行研讨、互动。三是各级干部尤其是村组干部,要做党的理论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决的执行者。党员干部从内心强化制度意识,言行一致维护制度权威,以身作则做执行制度表率,带动全社会自觉尊崇、执行、维护制度。

1.3  加大党的理论宣传力度

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治理中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让农村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年能更好掌握运用党的理论政策,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新要求。新时代面临新困难、新机遇、新挑战,作为党思想宣传主阵地的党校系统,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通过“田间党校”“微视频党校”等方式,因势利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和科学理论内涵,从学理上,大道至简,及时破解人们思想困惑和实践难题。以问题为导向地展开高品质的理论回应,增强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深入人心,增强群众的“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创新激发资源活力,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组织运行保障

2.1  创新党的领导机制,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可行运行机制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乡村治理涵盖了全方位的农村发展,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善治乡村,首先就要从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入手,创新推动形成现代化乡村治理运行机制,汇集激发各级部门、各类组织、各种力量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社会各方齐参与、共协调、同推进的有效治理模式。结合脱贫攻坚战中驻村帮扶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治理联系机制,驻村制度、帮乡带村制度,明白卡制度、联系户制度等,把乡村治理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化,各联系对象根据联村要求,常态化进村访村,为乡村治理发展把脉,全面分析存在问题,发挥各要素的积极能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有效地助推乡村治理工作协调发展。

2.2 创新村级治理有效方式,实现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加快建立村民公约制度和议事机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牵头下,村级各类组织结合当地治理目标,按新发展需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村民自治的探索。设置具体公约制度。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喜事理事会、老年协会、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协会、鄉贤联席会等村级治理组织,完善组织章程,明确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议事制度等,为多方组织参与村级社会治理搭建平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等手段,解决乡村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乡村法治水平和德治能力。运用制度和机构推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实现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展要坚持几点,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人民创造历史,历史由人民书写,要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积极、自主投身到谋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劳作中。二是坚持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新快、技术更替周期短,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和创新治理方法手段,通过互联网+、试点模板、网格化等新治理模式,整合资源优势,理顺治理流程,重构治理组织,提高治理效能。三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乡村治理全面发展。乡村治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做基础就没有乡村振兴。四是改变传统治理模式,用真正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的现代治理方式,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原有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进落后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动各级组织和个人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促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健全合理乡村治理机制,让乡村振兴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形成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引领保障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