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夫妻传承非遗制糖工艺,“熬”出甜蜜生活

2021-09-17蕊红

伴侣 2021年8期
关键词:制糖儋州技艺

蕊红

吴少玉在工厂车间指导工作

本文主人公吴少玉

8年前,在上海与丈夫姜龙吉一起经营着一家假牙工厂的吴少玉,放弃在上海的安稳生活回乡创业,从父亲手里传承了土法制糖技艺,成立海南忆家食品有限公司,弘扬土糖传统文化。经过8年的苦心经营,在将“海儋土糖”做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的同时,濒临失传的儋州土法制糖技艺也被发扬光大,并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吴少玉获得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创业创新好青年称号,同年,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1年4月,吴少玉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吴少玉在认真工作

返乡创业传承祖传技艺

1989年吴少玉出生在海南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学兰村不靠山,不靠海,村民大多以种植甘蔗为生。大学毕业后,吴少玉和丈夫姜龙吉相识相恋,一起创业,在上海开了一家假牙加工厂。几年的打拼,工厂初具规模。他们在上海买了房,有了车,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2013年春节,吴少玉和姜龙吉一起回到家乡学兰村过春节。与父亲闲聊时,父亲拿出一块土糖,有些感慨地说:“吴家祖传的土法制糖已有600多年历史,传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而现在,这种祖传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以后,你们怕是吃不到如此美味的土糖了。老祖宗的技艺不能丢,要是能将这个制糖技艺传承下去该有多好。” 看着父亲失落的神情,吴少玉的心被触动了。手艺人,最怕的就是手艺的传承后继无人,别人是这样,父亲亦是这样。作为吴家的后代,自己有责任将这种手艺传承下去。于是,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停了上海的假牙工厂,自筹资金回家帮父亲打理制糖生意,重振家族产业,将这种传统制糖工艺保护并传承下去,弘扬土糖传统文化。

万事开头难。第一年生产的土糖,由于保存不当,六七成出現霉变,只得全部召回销毁,直接损失10多万元。面对挫折,吴少玉意识到,想要振兴儋州土糖事业,传承和改良古法工艺是必由之路。为此,吴少玉与姜龙吉一起,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土糖工艺改良。他们走访相关专家、企业,向老工匠讨教,不断革新技术,在改良制糖工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不懈努力,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在事业起步初期,便将产品销售到儋州各镇,美味的土糖,在儋州当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深受客户的喜爱。

2015年2月,吴少玉夫妇创立了食品有限公司,同年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

      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原本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令吴少玉夫妇没想到的是,2016年的一场台风,几乎将他们的事业摧毁。那年8月的一天,台风“电母”袭来,暴风雨冲毁了她的制糖基地,面对一地的狼藉,吴少玉很崩溃。看着她失落的样子,父亲鼓励她说:“不要难过,糖厂没了,我们的手艺还在,大不了我们重头再来!”父亲的鼓励,让她和丈夫重拾了信心,投入到了基地的重建工作中。她发誓要倾尽全力扩大生产规模,建一个洪水冲不走、达到先进生产标准的糖厂。

然而基地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资金紧缺的困难,2016年11月,吴少玉夫妇卖掉了上海和老家的房子,靠着政府的帮助,用筹来的资金重建生产车间,扩大了生产规模。他们将土糖制作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相结合,制定了严格、科学的生产、包装到配送流程,夫妻俩天天泡在车间,与工人一起进行技术攻坚,不断完善制作工艺,靠着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渐渐走出了困境。

2017年3月,吴少玉的“吴氏糖寮”被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此同时,她的“海儋土糖”生产基地也成为海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有资质的“土法制糖传承基地”。2018年“海儋土糖”正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海南传统工艺土糖行业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有生产许可证的土法制糖传承基地。

吴少玉在家乡游玩

有了好产品,就要规模化生产并将它推向市场。为了打开“儋州土糖”销售市场,吴少玉和丈夫姜龙吉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销售,在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组织团队进行市场营销。在此之前,他们的“儋州土糖”包装比较简单,都是大条块包装,一块800克。土糖全面走向市场后,吴少玉和姜吉龙根据市场需求,改良了土糖的包装,推出多种规格的包装,将产品种类进行了细化。产品的精细化营销,让消费者有了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以古法制作“儋州土糖”,需借助畜力,使用传统榨蔗机把甘蔗碾压成汁,并历经原始过滤、加热熬煮和自然凝固等18道传统工序,工艺复杂。“儋州土糖”之所以深受本地客户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在手工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漂白剂、凝固剂等化学物品,味道更香醇,营养价值也更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胡萝卜素、钙、硒等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的红糖相比,纯手工做成的“儋州土糖”,含在嘴里,有浓浓的香甜味,味道更为醇正。因为“儋州土糖”具有纯正地道的味道和良好的质量保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即使散装土糖每斤卖38元仍供不应求。几年的发展,吴少玉夫妇将“儋州土糖”打造成了儋州的一个特色农业品牌。

致富不忘众乡亲

吴少玉作为土生土长的儋州人,致富不忘回馈乡亲。为了带动本地种植甘蔗的乡邻致富,吴少玉夫妇牵头成立了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農户+传统手工艺”的产业经营模式,吸引附近十里八乡的甘蔗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形成资源、农户、技艺、企业的完整产业链。

2017年6月,忆家公司与白马井镇政府达成贫困户帮扶合作意向。以传统土糖产业短期投资“保底收益+年度分红”的模式带动白马井镇21户脱贫户和223户巩固提升户脱贫致富。2018年8月底,每个贫困户领到了3500元的分红。此外,该公司还提供了60个就业岗位,让周边群众和贫困户到土糖基地务工,每月可获得2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2020年,亿家公司为贫困户提供了18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学兰村周边8个村的村民们依靠吴少玉夫妇的带动,甘蔗种植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给贫困户更多的保障,吴少玉设立了“三保障”基金,连续3年出资帮助贫困户解决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的问题,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几年的时间,吴少玉的公司让1987人脱贫致富,每年为周边贫困户分红超过50万元。

有付出就有收获,仅仅几年的时间,“海儋土糖”在走向市场的同时打响了品牌。2018年5月,吴少玉以“儋州市白马井镇土糖产业村的乡村振兴路”为题,以一村一品、带领乡邻脱贫、建设美丽“糖村”为思路,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九届省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全国第六届品牌故事大赛二等奖。与此同时, “吴氏糖寮”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糖基地还建起了土糖陈列馆科普区和体验区。

如今,学兰村已经发展成为集传统制糖技艺体验、乡村骑行和民宿主题为一体的土糖产业村。为了提升产品的销量,改善游客的体验度,吴少玉夫妇依托儋州土糖产业建设农业观光博览园,推出“6小时全程体验”和“2小时经典体验”旅游线路,让游客参与到甘蔗的生产和制糖工艺体验中来,让游客购买到了放心产品、增加了产品销量的同时,加深了游客对产品的印象及消费黏性。与此同时,吴少玉夫妇还在多个直播平台,开通了产品直播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的现场销售,拓展了销售渠道,将土糖销往全国,带领乡邻们走上致富路。

持续的努力,在推动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吴少玉获得了许多荣誉。2019年9月5日,吴少玉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21年4月,吴少玉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领奖归来,吴少玉说:“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既是一份激励也是鞭策,土糖技艺的传承是我的根,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我将继续保持初心,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把海南600多年的制糖文化发扬光大。”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

猜你喜欢

制糖儋州技艺
韩剧《鱿鱼游戏》带火制糖人生意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浅析甘蔗制糖废水的污染控制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