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民族情怀培育的探究

2021-09-17喻爱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摘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英语虽是异域类语言,却与汉语学科一样,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上同样具备“有机统一”的基本特点。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英语学科基本特点,善于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既能够切实体现学科活动的内涵与价值、意义与作用,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双赢效益,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互动和个性化发展。尤其在全面强调立德树人大背景下,高度重视对学生以民族情怀为集中体现的核心素养培养,其必要性和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简要解析民族情怀教育意义基础上,主要就基本路径有效探寻上,试对此提出一些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民族情怀培育;阅读教学融合;策略性分析

【作者简介】喻爱华,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无论对于国家与民族还是社会与个人来说,作为思想灵魂因素和精神力量源泉的“德”,不仅不容忽视、无可或缺,更要大唱其经、大行其道。青少年时代正处于“培养道德,塑造情感”的重要时期,这也是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必需品。学校教育只有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互结合,协调共进,才是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时代职责和社会义务。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民族情怀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性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精神的实质性要求,是学科活动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民族情怀培育有什么意义呢?如何探寻英语阅读与民族情怀培育的有效性路径呢?

一、简析初中英语活动中民族情怀培育的意义

所谓“民族情怀”,又叫“民族情感”,通俗地讲,即是指一個人对与本民族相关的历史和社会等客观事物持有一定态度而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它除了表现为对本民族的热爱,还具体地表现为对本民族在根本利益、人物形象、语言文化、居住地域、乡风习俗等方面的亲近、喜爱和维护,还可体现为对本民族敌人以及民族败类的痛恶和鄙视等。就初中英语学科活动而言,培育学生民族情怀的价值和意义,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常态化英语阅读活动中,把诸如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等民族元素融入其中,既可不断地增强民族认同感,又能逐步走向民族自信的情感道路,进而激发学生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有利于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不断地放大德育良好的效应。在日常英语阅读活动中,除了课堂活动形式外,班级黑板报、校园文化墙、艺术橱窗口等“每一面墙壁”都是学用结合的有效载体。把丰富多元的民族元素通过“每一面墙来说话”,有利于营造如临其境的育人氛围,进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把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三是有利于培养民族优秀品质,传承并发扬民族伟大精神。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生代,并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民族元素加强渗透、教育与引领,无论大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层面,还是小到社会建设和个人成长来说,都会在良性循环下形成“福音”现象。

二、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育民族情怀的路径探究

世界上即便没有现成的“路”,只要积极进取、善于探究,也会在持之以恒中“走”出来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历经一段时期的实践与反思,初步形成了关于民族情怀培育的基本路径:

1.在“教材资源利用”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英语教材又何尝不具有“例子”特质呢?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基础教材是开展英语阅读和学用结合的主要依据和优质资源。以译林牛津版(下同)九上“Know yourself”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介绍“认识你自己”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接着讲解其人其事以及这句哲理名言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把苏格拉底与我国的思想家孔子联系起来,告诉学生——两人基本处于同时代,都是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奠基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没有史书进行记载;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通过《论语》等古典文献代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优质遗传基因。人类四大文明之所有唯有中华文明不曾“断流”,儒家文化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孔子及其思想文化对古今中国影响很大,在当今世界上还很受高度重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2.在“社会生活涵养”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作为语言文化现象,无论英语知识还是学科活动,既与社会生活同在,两者外延还是恒等的。英语阅读始终难以摆脱来自社会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否则就会陷入“镜中观花,水中捞月”的虚无枯萎之地。同样道理,教师在生活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把各类民族元素相机地渗透进来,有利于在相互融入中赢得令人期待的人文性教育目标。以九下Unit2“Great people”为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求同与求异”下的对比,通过对武汉突发疫情以来快速防控的“铁证”事实,通过解读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私”与“恐慌”,通过介绍我国对民众的免费接种疫苗以及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无私援助”……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感知,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体会,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真正的“Great”!

3.在“课程资源拓展”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例子”论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也难以摆脱其天然固有的局限性本质。“课外天地,大有可为。”就初中英语学科活动来说,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需要等实际情况,善于通过补充、拓展、延伸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更加丰富的学科资源,为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和教学相长,同时也为进一步培育民族情怀畅通一条源源不断的活力通道。以“跨学科知识整合”为例。在“Great people”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与“历史知识”的优化与整合,讲述了自近代中国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年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解放战争,前前后后一百多年,最终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和新中国的伟大创建;又通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今东方大国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非比往昔,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正在奔向伟大民族中国梦的征程上,让世界为之而瞩目。

4.在“信息辅教支撑”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在社会微时代大背景下,信息化教育不仅形成时尚热潮,而且已经呈现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为在工具性教学上攫取不容忽视的科技红利现象,如提供活力支撑、拓展学科资源、培养自主能力、促进人机互动等,在人文性教育上同样能够赢得无可替代的科技附加值。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可借助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阅读活动环节,在课外英语阅读活动环节,适量地增加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内容,如“Chinese festivals”“Chinese opera”“Chinese folk customs”等,在传統活动中配备与之相应的音乐、画面等,通过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人机互动、音像和谐中进行阅读学习,在耳闻目染、如临其境中接受民族情怀教育。

5.在“自主情感体验”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众所周知,“只有走近自然原野,才能尽情饱赏四季美色;只有融入江河水流,才能切实感知季节变化。”这一质朴辩证的信条式论断,意在强调“亲身实践”“自主体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语)是异曲同工之义。比如,在教学八上Unit1 “Friends”单元内容时,教师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词句和语法,同时结合“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历史性故事,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珍贵友情。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人学习小组活动,采取英汉互动形式,对历史上关于友情内涵的故事习俗、名言诗句等进行讲述与交流、体验与内化,在启迪与共享、互帮与互学中更好地学习与理解阅读内容,进一步体悟友情的正能量和正强化意义,并切实感知“以死相报,以诚为贵”在民族传统元素中的感人至深和丰富多彩。

6.在“乡土文化观照”中培育学生民族情怀。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周围环境的良好支撑。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生活环境既有一定的实际认知,又处于“半知待学”的过渡发展状态。为了在英语活动中更好地突出民族情怀培育现象,教师立足学生文化视野,以切实可感、可亲可近的“乡土文化”为切入点和主抓手,不仅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益,而且有利于不断放大善教乐学效应。比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共同围绕地域性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民间故事、区域特色等方面,开发并编写具有个性化的乡土资源和校本课程,并通过讲座形式和综合实践活动,不定期地让学生进行学习、比赛与评比,如习俗知识英语阅读赛、乡土故事英语讲读赛等。无论在英语阅读学习、综合能力培养还是民族情怀培育上,都大有促进和裨益之效。

三、结语

就人文性现象来说,爱国主义是“本”,民族情怀是“根”。两者不仅兼容与通融,还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更是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元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突出对“民族情怀”进行培育,有利于切实体现学科活动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树勇.初中英语课堂人文性教学活动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1):44-45.

[2]金虹,胡迪,肖碧玉.论中国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3(8):77-82.

[3]苏波涛.重视民族元素渗透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九年级 Go Forit为例浅谈初中英语文化教学[J].英语教师,2019(2):154-158.

[4]王君,胡晓敏,葛晓倩,张涵.论经典阅读在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中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93,298.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