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主题语境下渗透社会服务公德教育

2021-09-17金芳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主题语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以AEIM I U4 “Helping at a hospital”为例,围绕“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志愿者”话题,探讨文化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深层解读,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鼓励学生发扬社会服务公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英语课堂;主题语境;社会服务公德

【作者简介】金芳,杭州外国语学校。

一、引言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这里的“文化”不限于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必备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有世界意识的公民。这是一种现代生存理念的培育,也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下的主题语境不仅制约着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意义情境,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英语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树立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行合一。

二、学科德育案例

1.教材分析。本文以剑桥大学出版社教材“American English in Mind”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Helping at a hospital”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进行德育渗透。主题语境为帮助他人。本文讲述的是美国19岁男孩Mike Coleman在非洲纳米比亚当地医院做志愿者的事迹。

2.教学过程。(1)读前活动。首先,教师以学校校园网上的三则“志愿者”新闻报道引入本课话题:春游远足时为全校师生安排了一系列加油打气活动的高三大预班同学;运动会上那些身穿红色小背心的忙碌身影;暑期远赴云南支教的剑高同学。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Volunteer! 探讨了该词文化内涵后,教师询问学生个人经历及意愿:What kind of volunteer work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can work as a volunteer,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why?

(2)读中活动。教师展示了志愿者Mike的照片,并让学生对他的年龄、国籍、职业等进行猜想,并追问:“Why is he helping at a hospital? ”为解开疑团,教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原来,他之所以没在上学而在做志愿者是因为“He's taking a year off before he starts work or goes to college”。 这里,教师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西方文化概念“Gap year”,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步入社会之前会体验与自己原来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他们可能出国旅行,也可能去做工。Mike结合了两者,远赴非洲到充满未知的纳米比亚去做志愿者。

Mike在当地医院做志愿者,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艰苦。虽分文不取,但他很享受当下的生活。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文本: He's learning a lot about life in Southern Africa, and about himself! He also has a travel plan in and around Namibia after he finishes his two months' work.

教师继续追问:“远在异国他乡,Mike对自我认识会有哪些提高?”这是个需要进行文本深度解读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结合Mike作为志愿者的日常描述和文本字里行间的信息作出合理推断。学生说,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技能提高了,没有洗衣机也照样能把衣服洗干净;他可能发现其实自己很擅长与他人相处,在与当地人以及其他志愿者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中,他游刃有余;他可能发现自己对医学很感兴趣,因为看着需要救治的病人,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被医治好的病人,他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回国后他可能会改变未来职业方向等。

(3)读后活动。①从文本到“人与自我”。在解读完文本后,教师继续提问:“假如你也有Gap year,你会选择去非洲或其他地方做志愿者吗?”教师让学生跳出文本,由他人推及自身,再一次思考“人与社会”主题意义。学生这次的回答和上课初的回答有所不同。有些学生表示,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有Gap year,自己也要到世界各地去做志愿者,尽一名世界公民的一点绵薄之力;有的则表示,想去落后地区的孤儿院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这是本节课教师所希望看见的有意义的课堂教育生成。

②从文本到“人与社会”。除了未来的Gap year计划之外,在新冠病毒在世界多地肆虐的今天,当下的世界公民可以做些什么?教师挑选了2020年2-3月期间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视频与学生分享,如新冠肺炎爆发,武汉疫情告急时,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100多位居民报名参加志愿者;英国憨豆先生模仿者留在武汉拍摄短片为中国加油;40位法语音乐剧演员唱响“与你同在”为中国加油;在全球疫情扩散后,中国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不仅捐赠了医疗物资,还派遣了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前往疫情严重地区共同抗疫。

What is a good way to help other people as a world citizen when the novel coronovirus continues to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作为一个有大局意识的公民来说,我们首先可以做的是配合政府管理,居家隔离,然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4)课后实践任务。教师设计让学生列举中国及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志愿者或志愿者组织,如留在武汉疫区清理医疗垃圾的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无国界医生等,并请他们课后去网上搜索更多感兴趣并愿意加入的组织,再说明加入理由。当然,他们也可以和同伴发起组织新的志愿者组织。

3.德育观点评析。“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是“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志愿者生活的素材,蕴含着一定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在读前、读中、读后进行了社会服务公德的德育渗透。在引入“志愿者”话题时,教师从学生身边的校志愿者入手,激活他们的原有思维图式。当问及学生愿意做什么志愿者工作时,大多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熟悉的生活范围,选择了帮孤儿院小朋友读书、帮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理书、去博物馆做向导等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当问及想去哪里做志愿者时,大多数学生表示,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并未想过可以走出国门。教师给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为过渡到正文的学习作好铺垫:前往非洲的Mike是个怎样的志愿者?

Gap year在西方较常见,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各种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让学生找到真正想要的工作,将来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Mike的选择体现了他的世界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国,Gap year不常见,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在文化对比时更准确、更深刻地学习和汲取他国文化精华,使英语课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Gap year给学生建构了一个文化概念。学生可以跟随Mike去体验志愿者生活,丰富人生阅历和思维方式。虽不能获取第一手非洲生活经验,但也能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获取文化知识、比较文化异同,形成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正是英语课程文化意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设想Mike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教师特意把志愿者精神和意义蕴含其中,作为志愿者,帮助的不仅仅是他人,也包括作为世界公民的自己,如此既可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又能唤醒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一举两得。

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将公德教育生活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将社会服务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理想的德育应该让学生在调研完后马上行动起来,不论是多小的志愿者活动,都应予以鼓励和肯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命题。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一点。除控制疫情外,全球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世界公民一起去完成,如突如其来的地区性灾难、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等,地球家园需要全球公民一起来守卫。

三、结语

当今世界需要公民具有社会服务意识。本文中,教师利用英语课程中的语言和文化优势,通过课堂讨论等各种教学手段,渗透社会服务公德教育,使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语言能力,而且对国内外志愿者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识,为今后开展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戴群,熊秋菊.完善德育特色课程 增强世界公民意识[J].上海教育,2012(5):72-73.

[3]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主题语境英语课堂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及教学建议
利用主题语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课堂上讨论与争辩之探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反思与审视:高中英语课堂的“热闹”与“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