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组织创建全记录(八)
2021-09-17许福荣
许福荣
宣城地区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历史悠久,是千年郡府地,涵盖今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等地,在安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占居重要地位。宣城红色资源丰富,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是马克思主義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宣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红旗,外御强敌,内求解放,谱写了一曲曲雄壮激昂的革命乐章。
马克思主义在宣城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得到广泛传播的时期。
宣城是皖南文化中心之一,民众得风气之先,思想一向比较活跃,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思潮。五四运动前后,宣城各地的有志青年纷纷离开家乡,到上海、南京、芜湖等地求学,有的还出国留学。当时,绩溪人汪孟邹在芜湖长街徽州码头开设了芜湖科学图书社。该社以经销新文化和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报杂志而闻名,如《安徽俗话报》《新潮》《每周评论》《建设杂志》《新青年》等,并经常将这些刊物邮寄到宣城、绩溪、旌德等地,使当地青年接受新文化的熏陶。此外,到外地求学的王稼祥、祖晨、夏雨初、王金林等人也利用暑假返乡或与亲友书信来往之机,将马克思主义逐步介绍到当时还比较闭塞的家乡。
1913年,经进步士绅的筹备,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宣城四师)于宣城南门鳌峰创办,吸引了一批本地和外地的青年前来求学。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宣城青年学生不断掀起反对军阀、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反动阶级统治学校的斗争,尤其以宣城四师为甚。1920年,四师学生开展了“易长择师”斗争,先后抵制了北洋政府任命的4任官僚校长。11月,思想进步的宣城四师教员章伯钧出任校长,才平息了学生的不满情绪。章伯钧上任后,下大力气抓校风建设和管理,添置设备,购买仪器、图书、标本,建立科学教室。特别聘请恽代英、萧楚女等进步人士到校任教,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恽代英在宣城四师任教务主任,兼授国文和修身课。任教期间,他通过授课、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等形式来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
恽代英极力推行教育改革,非常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无论是上课、讲演或课余与学生谈心,他都教育学生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还特别重视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要学生牢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鼓励青年学生关心政治,希望青年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在恽代英的指导下,宣城四师的教职工和学生组织了许多进步团体,如“新知社”“觉社”“互助学社”“新少年社”“新文化促进会”等,这些团体主要以“讲修养”“自助助人”和“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定期开展活动,阅读恽代英介绍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新潮》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交流读书心得,探讨时政,研究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其中“互助学社”和“新少年社”还分别办有半月刊和月刊,以指导本社团开展活动。
1921年6月,恽代英离开宣城,推荐萧楚女到宣城四师任教。同年9月,萧楚女来到宣城四师,任国文教员。在宣城四师任教期间,萧楚女积极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教学中,他大力向学生灌输新思想,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和迂腐观念。
1921年11月10日,萧楚女在学生读书会上发表题为《社会主义与革命》的长篇演说,引导教育青少年去革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命。他还常常结合时局自写范文,让学生传阅评论,启发学生。由于他写的范文充满革命思想,遭到校方的警告。萧楚女则理直气壮地回答:“从古到今,哪有不让先生教学生做人之道的道理!”
1922年暑假,萧楚女离开宣城四师,踏上新的革命征程。恽代英和萧楚女两位革命先驱在宣城的任教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的革命活动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得宣城四师一时有“皖南新文化中心”之誉,为宣城党组织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宣城四师的师生如谭梓生、梅大栋、曹国云、曹重堪(曹宣天)等后来大多成为宣城党组织的创始人和骨干。
宣城第一个团组织的创建
马克思主义在宣城的传播及其在传播中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促进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恽代英到宣城四师任教时,带着李求实、吴化之(吴华梓)等到校附读。在恽代英支持下,他们在校内组织进步团体,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1922年春,在武汉已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吴化之在宣城四师组织了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参加者主要是各社团的负责人,如梅大栋、李延瑞(李紫翔)、卢春山、曹国云、曹重堪(曹宣天)等七八人,吴化之为团小组书记,小组受武汉团组织领导,由吴化之与武汉的李秋实、林育南进行联系。
宣城四师团小组成立后,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主要任务是领导各社团的工作,健全、发展自身组织。1922年夏,章伯钧被免去校长的职务,政府任命的新校长引起留校学生的群起反对。但因当时正值暑假,学生回家的多,留校生力量不大,反对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镇压。吴化之、李延瑞等人被捕入狱。吴化之等人被捕后,宣城四师团小组失去领导,又因组织不健全、基础不牢固,很快就自行解散了。这个地方团组织虽然只存在了五六个月,但在宣城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宣城党组织的建立
在恽代英、萧楚女的影响下,宣城四师聚集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他们中间,诞生了宣城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
梅大栋是旌德县三都梅村人。1919年秋,他考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在恽代英的引导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成为宣城四师进步学生团体“少年社”的负责人。1921年3月,他因组织学生罢课被开除学籍,回家乡三都梅村任小学教员。1923年10月,应恽代英、李延瑞函约,梅大栋到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会学习工运,并兼任路矿工人子弟学校教员。1924年1月,经吴化之、李延瑞介绍,梅大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他与刚从莫斯科回国的萧劲光、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教员李镜人3人,代表安源党组织,赴长沙出席由毛泽东、李维汉主持召开的中国国民党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25年2月任安源路矿工会(即工人俱乐部)秘书,在主任刘少奇领导下工作。
1925年10月,梅大栋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发展党的组织。回旌德时,他携带了一座马克思银像(银像高15.5厘米,座底铸有俄文“第六号,莫斯科铸造”)。隨后,他与芜湖团地委委派的中共党员曹宣天一起,在梅氏宗祠创办农民补习学校,以教书为名传播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运动,吸收农民学员40多人。
1925年1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在地处皖南偏僻山区的旌德三都梅村“农民补习夜校”的一间教室里,一盏油灯闪烁着温暖的光亮,讲台上安放着梅大栋秘密带回的马克思银像,墙上挂着一面自己制作的有着镰刀斧头图案的党旗。在梅大栋主持下,夜校学员梅大梁、王士桢、张照谟等7人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同时,皖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夜校支部”宣告成立。支部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梅大栋为支部负责人。支部成立后,召开过两次重要会议并作出决议。其中有:(一)组织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二)进城宣传、传播马列主义;(三)在城内开办书社,发行进步报刊;(四)选派骨干去外地学习。
随着革命理论的传播,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梅大栋在城里发展王庭甫、汪君实等人入党,谭梓生在西乡下洋吸收谭笑萍、谭铁肩、谭冰瓯等人入党,旌德县党组织很快发展到30多人。在党组织发展的同时,各种群众组织也得到相应发展,到1926年底,旌德县农民自卫军发展到800多人,开展了斗土豪、砸盐卡等革命活动。同年秋,梅大栋被组织派往武昌工作,旌德党组织由谭梓生、王庭甫等人负责。
1927年2月,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进抵绩溪,政治部主任萧劲光委任中共党员谭梓生为旌德县县长,各种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宣城各地的工农运动如疾风暴雨般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委派唐绍尧担任旌德县县长,谭梓生被迫离任,党的工作由未暴露身份的王庭甫负责。唐绍尧上台后,大肆破坏革命组织,搜捕关押80余人。唐绍尧在旌德实行反动统治、向革命群众实行反攻倒算的消息传到武汉后,时任共青团湖北省委秘书的梅大栋立即派在武汉学习的喻世良、梅树基、谭笑萍、谭涵宇4人回到旌德,组织反抗斗争。4人回到旌德县仕川村后,又召集王庭甫、汪守仁、程朝干等在喻世良家召开党员会议,决定扩大仕川农民自卫军队伍,联合旌德各乡农民,举行武装起义。5月16日,他们领导全县800多名农民自卫军举行暴动,攻打旌德县城。但因组织不严密,暴动失败,党支部和农民自卫军等组织遭破坏,王庭甫等人壮烈牺牲。
旌德暴动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宣城境内第一次革命武装暴动。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宣城籍在外地入党的党员纷纷返回宣城,开始在宣城建立地方党组织。8月,中共旌德特别支部在下洋村成立;9月,在上海入党的夏雨初回乡建立了中共郎溪特别支部;11月,参加南昌起义的祖晨、史泗群回到宣城,与田道生一起成立宣城独立支部。到1927年底,旌德、宣城、郎溪3县发展到7个支部,有党员103人。各支部成员利用各种身份,在农村中发展农协会员,组建与争取武装,积极准备暴动。1928年4月,中共宣城县临委在省临委派员帮助下成立,当时的任务是:组织兵运、发展农协、建立党的组织。11月,泾县成立了双花园支部。1929年2月,中共沪宁特委派张震到广德,成立中共广德特别支部,负责人有张震、王金林等,属江苏省委领导;同年春,中共浙西特委派傅金林到宁国蓬山村建立中共宁国特别支部,书记傅金林,属杭州市委领导;同年冬,中共广德县委成立。1931年夏,中共绩溪支部也建立起来。至此,宣城地区7个县(市、区)都有了党组织。
1928年到1931年的4年中,郎溪、广德、宣城相继爆发了郎溪农民暴动、广德农民暴动和宣城庙埠暴动。其中在广德农民暴动期间成立了皖南红军独立团,建立基层苏维埃政权和农会、妇协、赤卫队、共青团、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3次大规模“清剿”,红色区域面积一度超过600平方公里,人口有5万多人,坚持斗争达1年7个月。
这3次暴动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在宣城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此后,宣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顽强奋斗,特别是1938年8月2日至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中共中央东南局和皖南特委也先后迁入宣城。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局的指示,在中共皖南特委的领导下,在新四军的帮助下,宣城各地党组织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
党组织的成立,揭开了宣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篇章,标志着宣城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