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理论“续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9-2020)
2021-09-17陈子钰曾小珊
陈子钰 曾小珊
【摘要】外语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口语输出能力是检验学生外语学习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王初明教授表示,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于需要把静态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动态的交际环境中,而这一过程需要由“续”来完成。在外语教学中,“续”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学生二语习得,但当下的外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以及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本文对“续”的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和分析,探讨续说理论应用于口语教学的优势、不足以及教学完善。
【关键词】续理论;以续促说;外语教学;口语能力
【Abstract】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the education in China. Oral output ability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test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evel and expression ability. Professor Wang said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language learning lies in the need to apply static language knowledge to dynamic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is process needs to be completed by continu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ne of the direct functions of “continuation”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 student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en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ral output ability an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f “continuation”,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teaching perfe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continuation in oral teaching.
【Key words】Continuing Theory; Continuing Theory to Promote Speak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ral Ability
【作者簡介】陈子钰(1998.08-),女,汉族,湖南岳阳人,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曾小珊(1966-),女,汉族,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育。
一、引言
王初明教授及其团队为解决国人学外语的难题,经过几年不断研究,探索出“续论”教学法,它阐释的语言学习机理为促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续理论的基本理念是,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高效学习的目的也是通过“续”实现的,不同于以往的语言习得观。国内目前关于续论的研究并不多,主要存在于续写领域,对于续说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如今各地相继进行的高考改革旨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致力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非常明确。就已公布的政策来看,部分地区实行的“一年两考,听说+笔试”的模式以全面考查学生英语能力为目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均占据一定比例分值,突出英语学科的实际应用,避免高分低能,“哑巴英语”。
二、理论基础
1.续的由来。续论源于写长法,起初“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倡以写为先导,以篇幅长度为可控变量,实现以写促学。写长法通过鼓励学生写长文来释放学生的写作天性,改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写作自信度。此外,语言和语境二者不可分割。在“学伴用随”原则中,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何种语境相伴是语言知识是否能够准确得当地运用的决定性因素。而“以续促学”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学伴用随”原则。比如“续”的变体“读后续写”,由教师截取某篇读物的后半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反复阅读截留部分,提炼出恰当的语境和正确的语言形式,然后创造出新的内容。学习者在分析理解对话产生的不完整语段时,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补全和拓展,从而促进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在体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
2.“续”的互动协同理论。“以续促学”的核心观念是“创造性模仿”。典型的续出现在对话过程中,互动促使学习者将外在语境与所学的语言知识发生关联,达到“思到言随”的状态。既然续的源头是由对话交流产生的,那么续理论应该回归话语本身,应用于口语教学并服务于有效的语言表达。“续论”教学法认为,学习者的互动能够体现交互协同作用。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在同伴互动任务中语音和口语表达均存在协同效应,即学习者语言理解和产出发生交集并产生拉平效应,从而达到预期的促学效果,协同是互动的内在属性,它不仅存在于词汇、句型层面,也存在于语篇、语法层面。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笔者针对续理论以及衍生的续说理论,通过大量阅读续论研究的相关文章和访谈,以理论思辨的方式对综述对象、作者观点以及研究结果等一系列研究步骤进行整理和分析。此外,本文分别从期刊来源、文献类型、发表时间等方面确定了文献纳入标准,以确保文献搜索的权威性和合理性。
四、研究结果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有其固有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续论及其衍生的续作能有效促学,为二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全新思路。笔者在总结归纳前人的理论研究后,将其中续说的四大变体整理如下并列出了其相应的教学应用:
1. 听后续说。其基本特征是产出与理解紧密结合。最典型的方式是面对面互动如对话。伴随丰富的语境,结合频繁的互动,如此学到的语言才能产生长时记忆并灵活运用。同学之间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相互改进和促进,也易学到最自然的表达方式。在目标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具有优越的外部条件,但大部分学习者都受这方面限制。所以,在外语环境下应主动寻求良好条件促进自身二语习得,和外籍教师多沟通,加强语境带入。教师要对学习者的主观情绪保持关注,这是直接影响学习者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
2. 视听续说。视听续说是“听后续说”的延伸,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提升语言结构与语境的匹配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其促学优势在于学生可独自完成练习。根据新闻素材、影视作品等,学习者可小组或两人合作扮演不同角色,模仿视频里地道的语音语调。这种教学法不受课堂限制,时间地点灵活,因此深受学生欢迎。一般在课堂运用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短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后练习,然后教师检测成果。
3. 读后续说。读后续说指抹去读物尾段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大意后自行补全剩余部分,并针对读物内容开展互动。其促学优势在于锻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想象力及思维创造力。学生接触优质且标准的英语运用范式有助于培养外语学习思维。教师需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读物内容,引起学生共鸣从而积极思考并讨论。
4. 对比续说。作为“读后续说”的延伸,其提供的读物是较完整的内容,以口语化语言为主。内容选择上更注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最明显的促学优势在于,可以借助文章中简明易懂的内容和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拉高自身语言水平。加上教师的指点和同伴之间的取长补短,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吃透,学到最地道的表达。例如,给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西欧国家父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在反观国内家长的普遍教育方式上进行对比练习。
五、反思与展望
1.续说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不足。(1)过分依赖学生自觉性。以续促说主要指教师布置含续的听说任务并输入相关材料,从而引发协同。研究发现,续在对于英语中各种单词词性以及复杂的语法的促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学习者虽容易找到互动伙伴,但大部分学生口语输出质量偏低,缺少本族语背景的外教指导;学生所接触的学习资源有限,且部分语言表达形式逻辑性强难以消化;读物趣味性低,学生对其中主要内容不熟悉导致缺乏学习动力等,总之仅仅靠学生自觉性无法应对这些问题。
(2)纠错环节的忽视。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表明,仅通过大量正确形式的语言输入,学生的准确率提高也不大。因此,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同时,纠错环节必不可少。而“以续促学”理论强调的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以及学生之间配合协作为主,教师角色被弱化的同时其指正作用也被弱化,認知过程的必然规律就没能得到完善甚至中断。教师参与减少会使得学生的强制口语训练得不到跟进,学生在同伴合作中会倾向练习难度较低或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从而陷入瓶颈。
(3)过于强调母语负迁移。一些专家认为,外语教学中提供良好的外语语境,减少母语干预,才能有效避免中式英语的产出。然而,由于条件受限,学习者通常是具有相同母语背景的两方,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学生在交际中肯定会涉及与母语相关的内容。当前,中国学生文化失语症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母语负迁移被严重化。其实,母语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和补缺作用。因此,外语教学中回避母语知识反而会阻碍学生二语水平的提高。
2.续说在外语教学中的改进。(1)发挥教师角色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明示续理论的应用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点难度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对于难度不大的知识点,重点鼓励学生直接表达并在过程中予以及时修正。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采用外显的教学方法并配套相应输出练习,配合教师讲解如选词填空来促使学生进行更多假设和思考,在输出中验证自己的假设。此外,教师在示范续说时要更加偏向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最后,教师要明确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及同伴互评。
(2)重视母语的促进作用。对母语的正迁移抱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在缺少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学生在表达时英语和母语互相辅助的现象很常见,而且学生多数情况下即兴表达也离不开母语的帮助。然而,大部分的英文教材以及其课后练习都是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少,这对于教师和编者来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国内大部分学习者的母语基础并不扎实,因此课后应考虑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3)灵活运用续任务。教师要根据实际考虑续的促学效果及适用范围从而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在开展视听续说任务时,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口语输出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和灵活性,不应片面以词汇量或发音标准来衡量学生语音水准;在开展读后续写或听后续写任务前,可使用词根词缀教学法帮助学生预习单词、句法;在学生产出后,鼓励他们找出自己或同伴的词汇拼写和语法错误;对于听力基础差的学生,则不宜开展视听续说,可先以读后续写为导入,通过夯实写作基础来带动其他方面的能力。
总体来说,续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理论层面,它丰富了国人对语言输入、输出的理解,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互动促学的原理,对“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在实践层面,续任务易于实行,可操作性强,把学生间的互动协同和口语的输入产出有机整合起来,在解决二语习得的理论成果和外语教学的实践经验难以融会贯通的问题上做出了合理应对,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作为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教学方法,续值得我们学习并积极应用。然而,续本身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为了使续理论在口语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切实考虑续任务的适用范围并予以灵活运用,同时重视母语迁移,积极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最后,将续说理论运用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输出水平和积极性,使参与者在续的基础上有话可说,作为一项口语活动,不管是在英语课堂还是课后,都不失为一项提高英语学习者对口语兴趣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仲,王海华.“续理论”在中国:研究现状与展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6):126-130.
[2]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53-59.
[3]陈丹阳.浅析“续理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9(9):47-48.
[4]王初明.以“续”促学[J].现代外语,2016(6):784-793,873.
[5]张朦.英语“视听续说”的协同效应和短期促学效果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67-71.
[6]王初明.运用续作应当注意什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3): 1-7,143.
[7]郭红梅.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13(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