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技术对翻译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探究

2021-09-17陈书越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料库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翻译技术也经历了发展和演变,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探讨了狭义和广义翻译技术的定义和翻译学习方式的种类,提出了语料库构建和使用口译技术工具两种具体的方法来提升翻译学习方式,反映出翻译技术对翻译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旨在为翻译学习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技术;翻译学习方式;语料库;口译技术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ranslation technology has undergon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translation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narrow and broad sense and the types of translation learning methods, and proposes two specific methods to improve translation learning: corpus construction and the use of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tools, which reflects the positive rol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translation learning and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nslation learners.

【Key words】translation technology; translation learning style; corpus;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作者简介】陈书越(1998-),女,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一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翻译技术也历经发展和演变。翻译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翻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对于翻译学习者来说,语言的学习已经成为终身的事情。尽管翻译技术能提供很多便利,但真正把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翻译能力,是需要靠自主学习来实现的。

二、翻译技术的定义

很多学者对“翻译技术”进行了定义,翻译技术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如“翻译技术是指翻译服务人员在翻译过程中综合应用的各種技术,包括译前 的格式转换、资源提取、字数统计、重复率分析、任务分析、术语提取、重复片段抽取技术、 预翻译技术等;译中的辅助拼写、辅助输入、电子词典和平行语料库查询及验证、翻译记忆匹配、术语识别等;译后的质量检查、翻译格式转换、译后排版、翻译产品语言测试, 以及语言资产管理等技术。”此类定义将翻译技术限定在翻译过程,并列举了译前、译中和译后中的各种具体翻译技术。此类定义可视为狭义定义。例如“翻译技术包括机器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各样能够在翻译过程中给译者提供帮助 的技术手段。”该定义将翻译技术分为了几个宏观的方面。此类定义可视为广义定义。又如“目前机器翻译的主流技术不再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而是以真实语料为基础的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兴技术产生,张霄军将翻译技术重新划分为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云翻译技术和本地化、全球化等四种类型。”此类定义也将翻译技术分为了宏观的四个方面,可视为广义定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人文研究与教学的跨学科领域的数字人文促进了翻译技术的发展,并暗示翻译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水平的IT技术,这也暗示着翻译技术在如今的重要性。

三、翻译学习方式的介绍

1.课堂教学。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述和学生听课为主,这样的课程有英汉互译、口译入门、 基础笔译、基础口译、英汉比较与翻译等。翻译技术课程在翻译教学中长久处于缺位状态,其关键因素在于交叉学科带来的困扰。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翻译的学习也越来越倾向于与计算机结合,如今学习编程已经 成为一种潮流。在这样的发展情形下,越来越多的“翻转课堂”出现,如徐彬将视频与屏幕记录法引入翻译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翻译教学依赖参考译文的习惯。徐彬, 曹军(2017)将出版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入翻译教学,致力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张政、杨义宽(2012)认为,项目进课堂能达到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 翻译相关能力、职业精神、心理素养等提高大有裨益。俞敬松和陈泽松提出,将MOOC和翻 转课堂运用于“翻译技术实践”这门课程中,拆分课程目标,重构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深化学生对翻译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在口译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听力、短期记忆、原语复述、笔记法、英汉互译,交替传译等方面进行分别的训练。课堂上教师会随机抽查同学进行训练,由于课堂时间限制, 只有个别同学会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得到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为了让口译能力得到提 升,学生必须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练习。

2.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翻译的过程中,首要需要学习的是双语知识、双语差异、文化差异等等,其后是进行笔译口译的训练。为了提升翻译能力,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而学习 的“最后一道程序”往往是做笔记,背诵记忆。我们知道翻译能力的提高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工作,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整理翻译笔记后再进行大量背诵,使双语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 识,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四、翻译技术对翻译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

1.语料库的构建。语料库指语言数据的集合,而语料库语言学以语料库为基础对真实文本中的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自然语言中的一些抽象规则,探讨某种语言及双语或多语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真实发生的语言现象得出比较可靠的分析结果。根据翻译技术的狭义定义,构建语料库属于翻译技术中的一种。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较少涉及翻译技术,更多地以学习语言为主。比如,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有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中国文化概论,英美文学概论, 欧洲文化入门,英汉互译,英语口译,第二外国语等等。一方面,由于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专业掌握程度没有达到进行更高层次专业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翻译技术涉及大量的和计算机相关的技能,这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帮助并不显著。

而当语言学习到一定水平后,学习翻译技术对提高翻译能力有积极作用。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能力的双语基础和对双语差异的理解后,才能辨别机器翻译的质量,才能从机器翻译提供的一系列语料中提取最适合的术语和表达。而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记录双语对应的表达,通常以手写记录或电子设备记录的形式,记录完成后再进行诵读记忆,这样的记录量长此往复是非常繁杂的,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记忆,翻译能力的提升效果。

笔者在学习翻译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建立语料库和做笔记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构建双语语料库需要搜集双语语料,而搜集双语语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构建术语库,二是构建翻译记忆。前者注重词汇,后者注重句式。构建翻译记忆需要进行对齐和双语检索。在整理翻译笔记时,常常需要将有用的表达双语记录下来,然后进行背诵记忆,当碰到相似的表达需要翻译时,如果记忆不牢,往往需要翻找之前做过的双语笔记,而由于做过的笔记浩如烟海,常常在翻找上花费许多时间,有时甚至查找未果,耗时耗力, 有时想要查找笔记时,觉得找不到,就索性不再翻找之前的笔记了。这样,之前做过的笔记由于长期没有复习,就会被遗忘,语言知识并没有增加,翻译能力就会提升得很慢。对比来看,建立语料库可以为做笔记更好地服务,构建术语库相当于是整理双语笔记的做法;构建翻译记忆的对齐,就好比整理双语笔记后的背诵记忆;构建翻译记忆的双语检索,就相当于记忆不牢时翻找之前做过的笔记。合理掌握语料库的建立,可以构建一部属于自己的“个人词典”,或者“语料库式的翻译笔记本”,这样,想要查找之前做过的笔记时,就可以迅速找到,加强自己对该笔记的记忆,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翻译学习的效率提升,自己对笔记的记忆就会越来越清晰,双语表达就会更加熟练,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此外,通过语料库对双语文本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双语翻译中有指导意义的诸如动词名词化、汉语无主句的处理和排比句处理等翻译机巧和中译英中一对多的翻译现象。

2. 口译技术的使用。“口译技术是在口译实践、口译培训中使用到的综合技术,包括对口译过程(编码、输 出、传递、输入、解码、贮存等)进行辅助及处理的技术。”随着电信和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通讯及远程翻译作为口译技术与口译职业融合,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便利。以Audacity工具为代表的主流口译技术培训工具,可以录音、播放、输入输出各种格式的文件,并支持大部分常用工具各种功能,以方便用户在进行音频或视频编 辑时,做到与原音同步,还能将录音带或唱片等转换成电子化的音轨。使 用这种自主培训导向的计算机辅助的口译技术工具,学习者可以进行一系列自主操作,进行大量的自主训练和学习,提升口译能力。这一口译技术工具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使用,能够提升口译学习中的专注度和学习效率。

五、结语

通过语料库的构建,可以将自己在翻译学习中有用的或者易错的双语表达录入语料库, 长此以往,形成一个自己翻译学习过程中的“活词典”和“语料库式的翻譯笔记本”。通过口译技术培训工具,进行有效的大量练习,可以提升口译能力。翻译技术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种类较多,笔者仅选取了其中两个翻译技术,探究翻译技术对翻译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 而广泛的翻译技术中有对翻译学习方式的各种作用,有待学者们继续探讨。

合理使用翻译技术,会给翻译学习带来益处。而在双语知识水平不足时,翻译技术并不会给翻译学习方式带来积极作用。例如,在运用语料库的双语检索时,使用者不能辨别哪一个对齐的表达是自己需要的,因为此时就需要自己之前储备的双语知识发挥作用,如果双语知识水平不足,就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这就需要继续学习双语知识,以达到翻译技术不断促进翻译学习的水平。作为翻译学习者,语言永远是终身学习的,而翻译技术只能作为翻译学习方式上的辅助。

参考文献:

[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钱多秀.试析计算机辅助工具在口译中的应用[J].民族翻译,2011 (4):76-80.

[3]钱多秀.论语料库方法在对比研究、翻译研究和翻译技术研发中的应用[J].外文研究,2014(3):98-103,108.

[4]王华树,李智.口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1988-2019)——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J].上海翻译,2020(3):50-55,95-96.

[5]王华树,李智.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研究:内涵、分类与趋势[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0(1):86-95.

[6]徐彬,曹军.图书翻译与MTI教育——以出版翻译项目驱动的特色翻译教学模式[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5):102-105.

[7]徐彬,李书仓.翻译过程视频资源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8(5):13-18.

[8]俞敬松,陈泽松.浅析MOOC与翻转课堂在“翻译技术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17-28.

[9]俞敬松.“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在“学堂在线”实现MOOC教学有感[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68-74.

[10]张霄军,贺莺.翻译的技术转向——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侧记[J].中国翻译,2014(6):74-77.

猜你喜欢

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库的“はずだ”语义用法分析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无根回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研究——以suspect和doubt为例
低碳经济英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
基于网络语料库的“给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