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尧: 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2021-09-17赵璐璐

华人时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藏语西藏研究

赵璐璐

王尧,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涟水,卒于2015年12月,享年87歲。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对中国藏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曾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客座教授,生前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古人云:为人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藏学研究呕心沥血,见证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他是热爱祖国、一生都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的立功者。他原本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党和国家急需涉藏工作人才,他主动应召报名,从此念兹在兹60余载,一生从事藏学研究践行祖国之诺。他潜心研究藏语文、藏族历史和藏传佛教,经常同藏族同胞交朋友交心,结下深厚的友谊。他国学根底深厚,深谙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对西藏的治理、新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治藏方略,在国外求学、出国讲学等时时处处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国际上对藏学有诸多研究,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藏学的并不多,国际藏学论坛上的学术交流演讲一直使用的是英语。1981年,他首次应邀到国外参加西方组织的藏学会议,他抛弃英文而用藏语致辞,全场为之愕然并深受震撼,别人问他为何要说藏语,他答“我们中国人是使用藏语的”。

他是热爱学术、一生都在为推动中国藏学发展,推动中国藏学走向世界贡献力量的立言者。他到四川藏区跟随贡嘎活佛学习藏语,后来又在西藏工作20多年,将藏学研究融入至自身骨血里。这种治学精神哪怕到了文革时期,也从未懈怠。他以“戴罪之身”下放“五七干校”,随身藏于道泉教授从国外带回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法文版,利用被发落在炊事房和管果树的空档,三年不辍将《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全书译出,是我国关于敦煌藏文写卷的第一本书。一出国就将收集整理的国外藏学研究手稿、著作、论文搬回国,主编汇编成《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从1985年至2014年间出版20辑未有间断。他参与主编过很多作品,强调一定要将藏族文化对华夏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贡献融合起来,他多次引述费孝通提出的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话,充满真挚之情。

他是热爱人才、一生都在为藏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贡献力量的立德者。他注重学问传承,将毕生所学无一保留,他的学生曾经回忆当年在课堂上所学的《心经》《米拉日巴传》《萨迦格言》等,全是王尧当年入藏跟贡嘎上师学习藏传佛教的教材,以及在北京跟随于道泉教授的学习资料。对于一个治学者而言,因为个人的研究成果总是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技术方法的掣肘,而其所培养的人才代际才真正突破了时间的限制,那些“经世致用”的道理、身心投入的治学精神才得以传承。被誉为“藏族论语”的《萨迦格言》所言:“如果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人们自然从四方来请教;好像鲜花虽盛开在远方,蜜蜂会云聚其周围一样。”王尧为人师就像《萨迦格言》中的鲜花一样,那些向他求教的学生就似蜜蜂,经过几次接触交往,就被他热心提携、热心助人的精神所吸引。

学术有涯亦无涯,他的一生是一部与祖国藏学研究血肉相融的历史,是一部镌刻着求学者赤诚之心、治学者严谨之志、施学者博爱之情的“著作”。如今的藏学迎来了学术发展研究的最好时期,今年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毕竟换了人间,当年以王尧为代表的藏学研究者、心怀祖国和民族团结的藏区工作者一定会纵彼不言、心有慰藉,当代的藏学研究者一定会沿着先者的足迹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淮安市委统战部供稿)

(责编  董西飞)

猜你喜欢

藏语西藏研究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浅析当代藏语使用弱化问题及其对策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