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型通风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及治理研究

2021-09-17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漏风空隙风流

高 茜

(同煤集团王村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区,山西大同037000)

近年,中国在综采的方法、技术上取得高速发展,可是工作面出现高瓦斯喷涌是制约工作面开采生产、安全最主要的原因。国外利用CFD对工作面不同通风采空区内进行瓦斯流动分布模拟。国内有关机构也对通风采空区内瓦斯流动和流场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获得数据总结得知,治理开采工作面时的瓦斯喷涌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为:加强现有通风量、抽放瓦斯与系统通风综合、加大抽放瓦斯能力,在上述措施中,加大通风量是最直接、最基础解决高瓦斯喷涌的方法。本文通过工作面高瓦斯治理为例,其沿空巷采用Y型方式进行通风,而且在沿空巷回风巷钻孔进行瓦斯抽放,从而降低减少了瓦斯的聚集量,保证了生产安全[1]。

1 工作面状况

工作面煤层的厚度为2.5m,煤层的倾角为7°,最大瓦斯喷涌量为33.65m3/min,平均喷涌33.56m3/min,相对涌出瓦斯8.19m3/t,平均涌出瓦斯8.17m3/t。综放走向长为584m,倾向长为151m。本区域的煤层很厚,地质简单,赋存较为稳定,非常适合放顶机械化采煤,其放顶机械化采煤日产可达3000t。

2 流体的模型建立

2.1 采空区控制渗流方程

首先把采空区综放面设定为混合体煤岩组成的介质为多孔空间,因为煤体松散孔隙分布不太均匀,漏风流与漏风源无法确定,煤体松散孔隙中流场漏风非常复杂,其采空区风流主要包括过度流、层流、紊流等[2]。所应用的方程为渗流非线性方程:

式中:E——煤体渗透率,m2;

J——坡度的压力;

U——煤体粘性运动的系数,m2/s;

Dm——平均粒径;

V——裂隙带风速,m/s;

nj——裂隙带孔隙率;

v——渗流的速度,m/s;

g——煤体重力速度,9.81m/s2;

B——多孔粒子系数。

2.2 采空区渗透率与空隙率

采空区巷道工作面漏风的强度与煤体空隙存在直接的关系,煤体空隙率主要分两大类:一个是松散的煤体空隙,二是顶板垮落孔隙。煤体松散空隙会直接对煤体的燃点以及氧气分布、渗透产生影响,顶板的空隙将会对煤体散热漏风产生影响。当工作面向前开拓的同时,煤体空隙也将随着变化。当矿压很大时其孔隙率将会变小[3]。当时间作用的越长时其孔隙率将会越小,相反就会越大。

2.3 采空区U型工作面通风建立模型与条件边界分析

模型坐标的原点是模拟矩形回风巷中心点位置,如图1坐标系左边原点位置,回风巷进风巷为X轴,顶板方向为Y轴,回风巷的风流向为Z轴。U型工作面通风进风风量800m3/min,Y型工作面通风两进风风量分别是600m3/min,200m3/min。其气体的成分比为21%氧气、0.4%甲烷,其它是氮气。表1为通风设置参数表。

图1 Y型工作面的模型图

3 采场模拟数据分析

3.1 U型采场通风瓦斯规律分布

3.1.1 倾斜工作面瓦斯规律分布

(1)在工作面距离很近采空区里,因为风流方向为进风向回风流动,瓦斯向着回风侧流动,这样瓦斯的浓度会越聚越多。在回风巷与上隅角瓦斯的浓度将成为最高区域[4]。

(2)在回风端工作面瓦斯的浓度递增较大,进风端工作面瓦斯的浓度递增较小。浓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作面的漏风情况。回风工作面瓦斯的浓度递增是因为采空区风流的原因。

3.1.2 采空区工作面瓦斯的浓度规律分布

根据模拟从隅角向采空区瓦斯的浓度逐步增高,据工作面的距离越远其浓度将会越大。采空区里瓦斯的浓度较高地区也就是采场瓦斯的浓度较高区,在这一区域也是抽放瓦斯理想点,客观上看,因为工作面附近采空区渗流的速度较小,因此将形成瓦斯的浓度较高地区,这将是水平高位瓦斯抽放理想区。

3.2 Y型采场通风瓦斯规律分布

3.2.1 Y型工作面通风倾斜瓦斯的浓度规律分布

(1)在工作面距离很近采空区里,因为风流方向为进风向回风流动,在Y型方式通风下,因为两条的进风巷风压各不相同,致使上隅角与回风巷瓦斯聚集量很低,其瓦斯的浓度显现从较高区向着深部采空区流动趋势。

(2)在进风巷工作面瓦斯的浓度不一,这是因为两侧的风压各不相同,风压大的巷道其瓦斯的浓度较小,瓦斯的浓度大小取决于Y型工作面的通风情况[5]。

3.2.2 Y型采空区通风瓦斯的浓度规律分布

在水平上看,从隅角向采空区的中部瓦斯的浓度逐步增高。采空区里瓦斯的浓度较高地区也就是工作面瓦斯的浓度较高区,纵向看,因为采空区的深部其浓度较大,其浓度大小取决于工作面的漏风状况,另外,在附近将形成瓦斯的浓度较高区,这也是理想抽放瓦斯采空区。

3.3 Y型的通风与U型的通风情况比

U型工作面通风的系统布置的巷道简单,维护方便,因为瓦斯的流畅具有一定的特殊情况,瓦斯容易聚集在上隅角造成其浓度超过安全界限,使工作面生产造成安全隐患。Y型工作面通风的系统布置需在采空区设一巷道,其巷道维护、填充的工作量很大,但是优势很多[6]。由于两种方式通风不同,导致采空区内瓦斯分布与瓦斯的流场不同,其瓦斯的流场通风分布见图2。

图2 通风不同采空区瓦斯的流动图

两者比较,Y型工作面通风优点如下:

(1)因为采空区瓦斯会涌入岩巷、回风巷里,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解决瓦斯的浓度过高问题。

(2)工作面的顺槽与风巷都处在进风流里,从而改善工作的环境。

(3)其沿空的留空巷能够增加煤炭的回收。

(4)其工作面由于开采方式为无煤柱生产,因此应力区被消除并扩大了区域泄压的范围。

(5)因为工作面的通风量增加,所以,瓦斯排放能力得到加强,工作面的温度得到控制。

4 结论

由于采空区工作面存在瓦斯大量涌出,U型的通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通风的需求,根据采空区工作面特点,选用Y型的通风能够有效地降低隅角、回风巷、采空区域瓦斯浓度。通过采空区Y型的通风模拟数据证明,漏风流沿工作面流入采空区的内部,在采空区的内部漏风流汇入专用瓦斯排风巷,消除了U型的通风方式导致的上隅角瓦斯聚集超标情况。

Y型的通风方式能够将采空区的瓦斯通过漏风流排除回风巷,这样解决了采空区瓦斯浓度聚集的现象,根据各工作面实际情况分析掌握采空区的流场与瓦斯的移动规律,使用Y型的通风技术,进行卸压、抽采瓦斯,成功消除瓦斯危险降低瓦斯的含量,从而使得高瓦斯煤层成为低危害煤层,最终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猜你喜欢

漏风空隙风流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数你最风流
漏风的小棉袄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留白——不着点墨,尽显风流
空隙
兼职者的风流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横向空隙分布特性
北京楼市新政封堵防炒作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