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金融大航海时代赢得未来?

2021-09-16范文仲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金融创新大航海时代。本文指出,在金融大航海时代,我们应该牢记科技是“桨”,决定了金融创新能否突破向前;价值观是“舵”,决定了金融创新方向是不是正确;风险管理则是“压舱石”,决定了金融创新能否行稳致远。

正如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电力革命进入工业领域、颠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当前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过去10年,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等科技喷涌发展,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应用,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产业和商业组织,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金融创新大航海时代。如何在新一轮的金融创新中占领制高点?如何发挥金融创新价值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确保金融创新造福民众造福社会?如何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这些都是金融创新大航海时代必须回答的问题。

我国金融创新前景可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金融创新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点上,这个关键点不是金融的周期收缩或扩张,而是进入了金融的大跃迁时代。

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也实现了三次飞跃,可以称之为“3S”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农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Survival),土地和人口成为社会的核心竞争资源;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解决了如何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Stronger)的问题,矿产和能源,如钢铁、石油、煤炭,成为各国争夺的核心经济资源;现在,人类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周期,这次科技革命是信息革命,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变得更加智慧(Smarter)。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数据和信息成为核心的经济资源。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息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这一轮信息革命对金融的影响尤其明显。今天,收集、处理、应用数据和信息的平台,将构成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及其完善程度将是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中国的金融创新将在“金融大跃迁”时代中力拔头筹,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中国有着金融创新的传统基因。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FinTech)是新词,在金融创新领域中国总是在追赶,甚至FinTech都是抄袭欧美的。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正是有了冶金术,才有了金属货币,“硬币”(Coin)这个词才出现,人类商品交换才从狭小的地域扩大到了一个王国;正是有了造纸术,唐朝才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汇兑体系——飞钱,商业效率才得以极大提升;正是有了印刷术,北宋益州府(四川)才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朝廷在四川设置了交子务,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准备金制度,而北宋王朝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利用纸币杠杆筹措军费的政府。这些都说明,FinTech不是舶来品,而是自始至终就在中国萌芽,生长在中国企业的血脉之中。今天,中国依然有机会再次引领世界的创新潮流。

第二,中国有足够的经济体量和金融体量。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业体系,具有卓越的金融创新的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拥有丰富的核心經济资源。在数字经济的新时代,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中国网络用户规模大,终端数量多,产业经济规模大,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应用场景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网络电商、移动支付已经闻名世界,涌现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英特尔(Intel)此前就曾预测,中国产生的数据量会成为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的数据中心。可以肯定,数据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金山银山”,使得中国在新一轮信息与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

具备了基础和能力,方向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事关金融创新的成败,也事关金融创新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未来社会需要好的金融创新。

第一,好的金融创新要顺应未来发展趋势。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迭代周期缩短、迭代速度加快,企业的兴亡转换也在不断加速。一个初创产业如果能够看准未来,踩准每一个风口,其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只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一家国际型的企业如果总是对未来趋势判断错误,那么它从世界大企业到破产倒闭也只需要10到20年。在金融大跃迁时代,金融机构现有的规模、分支机构的数量、人员的多少将不再是金融竞争力的保证,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见和把握这种趋势的能力。如今,不论企业的大小如何,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只有真正理解科技创新、运用科技创新的企业才会有未来。对于一家机构来讲,角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获客能力,是否具有比别人更精准进行客户画像的能力,是否具备为客户精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未来金融体系而言,其竞争力体现在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以及跨空间、跨时间分配经济资源的精准程度和效率高低。

第二,好的金融创新要持续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活动的“雾霾度”。千百年来,在金融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一直试图解决两个基本的难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目前,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正在显著改变金融业的这些基本要素,推动着传统金融模式向创新金融模式的跃迁。在交易成本方面,随着移动支付勃兴,商品交换从物理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原来影响商品交换非常重要的要素——距离,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过去人们在商品交换中要进行产权的交换,俗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则变成使用权的交换和共享。在信息不对称方面,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收集、储存、处理、分析信息的新技术,降低了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推动着征信从单维征信向多维全社会征信的转变。当前,要特别防范金融创新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反而增加了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降低了人们开展金融活动的门槛,广泛扩张参与金融活动的人群,把不符合条件的交易人群引入金融活动场域;二是任由金融产品的链条在互联网上延伸,逐渐违背了产品设计的初衷。这两种形式都降低了金融活动的成本,但增加了金融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和“雾霾度”。

第三,好的金融创新要时刻防范如影随形的金融风险。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规则和约束。历史的发展说明,技术创新不仅不会消除风险,在更多情况下,反而会放大风险。比如,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在创新的网络平台上发挥着传统的金融功能,形式有很大改变,但金融的核心功能和基本风险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其可能造成的金融外部成本也更大。传统金融机构不要低估金融科技创新的意义,科技企业也不要低估金融创新的风险。从金融监管角度看,未来监管机构也应是一个数据化的管理机构,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平台有监管的接口,让监管层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

第四,好的金融创新要坚持正确的金融价值观。很多人简单理解金融业的目标是赚钱,认为每家机构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增长和资产规模扩张。其实,金融是有价值观的。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从跨时间、跨空间两个维度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通过促进商品交换,把生产要素资源分配到最善于利用它的生產个体,让每个百姓有更多的经济选择,让未来人类社会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大众的生活福利水平,提升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边界”。好的金融活动能够扩大这个福利边界,坏的金融活动是在这个边界中自己分割一大块,别人分割一小块,甚至缩小社会福利边界。

让金融创新行稳致远造福社会

每个时代的技术变革表现形式不同,但让科技造福人类的价值始终没有改变。技术变革后,金融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变化,但促进商品交换,加深全社会的商品化程度,以及将经济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功能不变。在金融大航海时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保金融创新的正确方向。

一是保持对数据的敬畏之心。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经济资源,对于数据资源的利用,应该非常清楚地界定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这“四权关系”,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把握使用的便捷性、数据安全性跟数据主体隐私性的“三性平衡”。对个人生物特征、生活行为数据的采集一定要规范,要意识到数据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个人,使用个人数据一定要经过授权,对数据的管理必须由政府授权的公益机构进行,收益分配要非常谨慎,不应该作为商业主要盈利点。

二是要防止核心社会资源的垄断,甚至防止高价。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子就提出了“轻重论”和“奢简论”,认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如粟谷,一定要便宜,而其他奢侈品可以贵,如果反过来就会形成社会动荡。当前,数据是核心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像空气和水一样,一定要开放和透明,必须保持低价格才能降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成本。如果把社会核心经济资源的价格炒得很高,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抑制。有些企业因为洞见了未来,或者靠机遇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把免费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成为垄断性公司,一定程度上筑起了数据“黑箱”。这一方面需要从数据立法层面,防止数据的垄断;另一方面要倡导创新数据持有企业树立社会公益目标,维护数据的透明和低价。

三是要注意保护中小企业、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利效率。自古以来,任何科技创新都会造成产业的兴衰和阶层的沉浮,但我们不能眼看着线下千百万的中小商铺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纷纷关门倒闭而无动于衷。在金融创新中,一定要警惕新增的社会福利被少数巨头占据,注意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平衡。一定要注意那些由于技术变化、产业转变造成的摩擦性失业,保护弱势群体,以此来降低技术创新的冲击,让大多数人共享创新成果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完善资本利得税收制度,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投资,保障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

四是要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通过金融监管约束不合理创新、过度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在当前复杂的金融创新环境下,一方面要以金融功能和风险实质监管取代机构名称监管。增强监管的穿透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比如,如果某机构具有社会集资功能,无论叫银行、信托、个体网络借贷(P2P),还是科技公司,都应当设立严格准入机制持牌经营。只要具有期限错配和流动性转换的特征,都要满足流动性监管要求;只要进行显性或隐形收益承诺,就要具备损失吸收能力。另一方面,要按照系统重要性的维度来监管,把握好鼓励金融创新和促进风险防范的平衡。当创新金融机构处于新生期时,可以通过设立监管沙盒或试点项目适当放宽监管要求,减少其合规成本,积极鼓励创新,同时监管部门对试点项目保持密切关注和双向沟通。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成长,一旦资金数额或客户数量突破一定门槛,监管标准以及合规要求就要不断提升,监管强度也要不断加大。

五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互利共赢。国际上对核心经济资源和新科技的风险管理要确立基本一致的原则,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共同研究。应该鼓励国内技术企业走出去,欢迎国际技术企业走进来,鼓励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合作建立更好的一个组合。监管机构也要打造良好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既有监管者、金融机构,还有技术公司和第三方咨询评估平台。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才能平衡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格局空前激烈的金融大航海时代,我们应该牢记科技是“桨”,决定了金融创新能否突破向前;价值观是“舵”,决定了金融创新方向是不是正确;风险管理则是“压舱石”,决定了金融创新能否行稳致远。

(范文仲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本文编辑/谢松燕)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中国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