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
2021-09-16郑军亮
郑军亮
摘要:文言文作为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到文言文上,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严重制约了文言文在教学中价值的充分体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课程背景,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文言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357
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诸多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是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强有力的推手,文言文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被纳入了语文教学当中。但是伴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慢慢下滑,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完全不理解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并错误地认为汉字就是我国最开始使用的文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文言文教学方法不恰当,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原则
(一)激发原则
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难以吸引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最终影响到文言文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尽可能地融入激发原则,利用多种多样的创新渠道,将学生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不断增强文言文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创新目的。
(二)培育原则
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基础的认知,并在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但由于文言文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对此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严重影响到文言文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培育原则,将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当成理念,以教师讲解为基础,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培育。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讲解背景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比较经典的文言文文章,主要是通过历史故事诞生的,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含义,都与我国历史息息相关。教师在讲解这些文言文时,倘若将讲解重点全部放于文章内容上,学生很难对文化真实含义进行理解,最终导致教学氛围的异常沉闷。鉴于此,教师需要适当创新讲解内容,将讲解重点由文章内容转移到背景故事上,牢牢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将学生探索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对文章内容的真实含义产生正确的理解,让文言文教学变得越来越通俗易懂。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课本只是对文章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郑国遭受了秦晋的攻打,但并没有说明郑国和秦晋存在的矛盾冲突和打仗的缘由,文章主要围绕退秦师这一重点展开,讲述的内容也都是跟退秦师相关,这样学生很可能会对文章背景陷入困惑。这时教师可以讲解相关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晋文公在逃亡过程中途径郑国,并未受到郑文公的以礼相待,而且当楚国和秦晋战争的过程中,楚国得到了郑国的很多帮助,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秦晋便与楚国展开合作,一起攻打郑国。通过讲解这样的背景故事,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当学生清楚了解到相关背景后,便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产生探索的兴趣。这种文言文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还能对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很好的创新。
(二)构建开放主题,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解,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在理解、鉴赏以及阅读等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时,可以创建开放性的主体,借助于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时,为了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选定主题的权力交到学生手中,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条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了解探讨荆轲这一角色。虽然对于很多历史角色学生并没有做到十分了解,但是由于荆轲刺秦特别经典,一些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一些学生觉得荆轲是草莽英雄,不能迎合时代发展趋势进步;一些学生觉得荆轲属于拥有侠义心肠的英雄;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荆轲的了解来源于游戏,便觉得荆轲是具备灵活技能的刺客。通过营造自由愉悦的氛围,与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十分符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荆轲形象的整体认知,还可以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属于一种创新教学方法的途径。
(三)拓展教学空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在过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主句讲解,教学空间以粉笔、黑板为主,学生所获得的资料不够丰富,就算是教师想扩充教学内容,也很难在有限空间中有效落实。而多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为高中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文言文教学获得了十分丰富的素材和资料,由此学生就能在网络资料的帮助下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程度,为文言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查阅与“归园田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普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并播放名家诵读的录音,同时伴有相关配乐,再组织学生阅读文言文,感受陶渊明的思想情感。由此一来,不仅能够让课堂越发活跃,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展教学的空间。当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自行了解后,相当于親身体验了田园生活,并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深刻领悟到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之情,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优秀品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收集资料的习惯,还能有效解决文言文教学的低效问题,使教学空间得到全方位的创新。
结束语
综合而言,新课程中明确指出,通过文言文教学的开展,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意境,将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因此,在对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需要遵循激发和培育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讲解背景故事、拓展教学空间以及构建开放主题等多种途径,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为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效果的改善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娟芳.高中古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3):148-149.
[2]黄国峰.新课程下农村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J].教育界,2020(49):60-61.
[3]邱春岚.开掘高中文言文思辨阅读的多元视角——以《兰亭集序》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