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洽“教”与“学” 建构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21-09-16李云华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摘 要:课堂主要涉及两个主体,一是“教”的主体,即教师;二是“学”的主体,即学生。教师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准备、设计、分层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建构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5-0024-02

引  言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师探索新颖的教学形式,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然而,“师讲生听”的教学形式已经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根深蒂固,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分析和应用,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教师要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

一、做好“教”的准备,提高“学”的质量

教学准备是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开展的工作。通过教学准备,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还可以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前,教师应重视教学准备工作,主动分析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并对课本上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详细解读,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

例如,在“调整与修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准备,促进教与学的融合,从而为学生有效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应结合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并询问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以便基于此进行精准备课。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指出“不同文件间的复制、粘贴操作方法”“喷枪、文字等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知识,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再次,教师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最后,教师精准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做好“教”的设计,增强“学”的乐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学生一切学习活动与探究活动的形成都离不开兴趣[2]。而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导入环节占据重要的位置,一个成功的导入甚至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多种元素设计导入环节,促使学生在灵动多样的导入方式中,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极高的探究欲望,从而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

以“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社会上热议的新闻入手,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一个新闻:某少年连续上网23小时,最终暴毙于网吧。接着,教师提问学生:有关这一新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如何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呢?结合这一问题,学生会基于先前所学知识,回答出“百度搜索一下”。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百度的网址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百度找到这一新闻”等问题,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机的正确操作,逐步找到这一新闻的具体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新闻内容,并根据新闻内容设计“你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怎样呢”“如何才算是网络文明公民”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最后,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以便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逐步走进课堂,主动探究新课内容。

三、做好“教”的分层,增强“学”的个性

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框架的建构,有的学生则因为生活经验匮乏,学习能力较弱,很难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快速理解和应用。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差异化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网络交流”一课的教学为例,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很早就开始使用QQ等软件进行在线交流,而有的学生不曾使用过QQ这一软件。对此,教师可以先在上课前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并基于学生对QQ的使用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如对于具有使用经验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设定为“提高层”,而对于没有使用经验的学生,将其设定为“基础层”。随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为学生布置差异化学习任务。如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了解添加QQ好友的几种方法”的任务;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则可以为其布置学习“利用QQ进行网络交流的方法”“注册、登录QQ的方法”等任务,以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活动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做好“教”的优化,提高“学”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期望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3]。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教师过度关注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细节的情况,以至于合作活动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教师要对合作活动的实施细节进行优化、调整,创建新型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

以教学“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合作结构及优化组员安排等,进行合作活动的有效安排。首先,教师先结合设计动画的方法、“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方法等内容,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素养思考这一任务的实施流程。其次,教师简单询问学生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其进行定位和分层。再次,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小组,使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最后,学生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以便在共同交流中逐步集中集体的智慧,进而实现对设计动画这一内容的有效学习。

五、做好“教”的评价,提高“学”的品质

教育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4]。在教育评价中,教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状态进行点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及时改进。同时,信息技术学科又是一门讲究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任务后,也会收获一定的学习成果。对此,教师应充分突出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使学生获得多元主体的评价,从而结合各方意见更好地优化自己的实践成果。

例如,在学习了“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这一内容后,学生会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并收获一定的学习成果。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待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以便于学生从同伴的角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己改进的方向。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点评,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促使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认可自己的操作,消除自己的疑惑,弥补自己的漏洞。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做好教与学之间的融合,能够有效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继续重视优化教与学的形式,在重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加快改革进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尉子持.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革新,2020(04):52.

杨丹丹.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54.

丁菲.小学信息技術课堂中的“加减乘除”[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56-157.

吴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1(19):162.

王龙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J].新智慧,2021(13):19-20.

作者简介:李云华(1979.9-),男,江苏张家港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