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职校“三全育人”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1-09-16王逸博汤爱国乔洪波

时代汽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管理体系职业院校

王逸博 汤爱国 乔洪波

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正确认识、对待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任务,才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三全育人”工作文件内容的解读,结合其他职业对于“三全育人”的总结,提出信息化视域下如何努力创建有效的“三全育人”教育机制。

关键词:三全育人 管理体系 职业院校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ization

Wang Yibo,Tang Aiguo,Qiao Hongbo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reat and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task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pla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working docu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professions' summa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proposes how to work hard to create an effective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

1 “三全育人”的含义分析

“三全育人”,是指学校要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将这种教育理念作为基础育人的指导思想,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有利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全育人”将全员育人作为了基础核心,也就是院校中的所有教师与工作人员都应当肩负起育人的责任,并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全过程时间育人以及全方位空间育人,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并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中有效体现出育人的效果。

由此可见,“全员育人”十分重视育人支持方面,让影响育人发展的因素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涵盖了学生方面、家庭方面、院校所有教职工方面、社会力量方面等。而学校的教职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包括学校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辅导人员、宿管以及后勤人员等,这些人员都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育人活动过程中,树立起相应的育人职责意识,有效将相关育人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各项工作中,从而达到多方面、多方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而“全过程育人”主要是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入学-毕业-就业整个过程的持续教育流程。着重强调育人时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且可以将育人活动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将育人有效融合到各种教育、活动、管理、帮助学生的过程中。

“全方位育人”则比较重视育人空间的全面与完整程度,将育人范围覆盖到主要课堂、次要课堂以及网络空间等领域,教师需要有效利用校园内部、校园外部、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教育等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讓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自主管理以及社会实践等深入体会到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从而达到育人工作协同发展的目的。

2 “三全育人”的具体载体——信息化学生成长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而网络信息技术也给现代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发展也需要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各个软件与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电子邮箱以及腾讯QQ等,让学生可以在这些软件与平台中了解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易接受、理解相关的思想政治理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推动“三全育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让“三全育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度依赖网络平台与软件,只有保证合理运用这些网络平台与软件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发展。

为了使“三全育人”能在职校落地生根,需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创建出具有实用性、合理性、有效性的“三全育人”一体化发展机制,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凝聚共识与统筹联动,从而有效推动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让立德树人可以有效贯彻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本着优化和创新育人平台,丰富育人模式,充分发掘校内各种德育资源的原则,在对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新媒体平台进行系统的整合的前提下,推出职校“三全育人”的具体载体——信息化学生成长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将“三全育人”、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并实现从学生出发,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丰富的教育载体与教育方法,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也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平等互动性质,让“三全教育”在实践运用中强化了自身具有的普遍性与时效性,并实现了“三全育人”与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学习全过程的有效渗透。

3 信息化学生成长管理系统在“三全育人”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与实施

职校依托信息化学生成长管理系统,能搭建起一套具有职校特色的“三全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

3.1 全员育人方面

要有效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第一步需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思想意识教育,让院校所有教职工都树立起一定的“全员育人”意识观念。让院校中的所有教职人员都可以正确认识到“三全育人”工作对学生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效引导所有教职人员主动参与到实际的育人活动中,有意识地规范自身行为,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一定的学习榜样,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进行贯彻落实。有效利用学校不同教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包括班主任、专业课程教师、管理人员、辅导人员与后勤人员等,清楚划分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范围,并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同时还需要构建有效、合理的教职工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以及“三全育人”工作的荣誉机制。学校还应当安排人员组成“三全育人”工作的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好相关的统筹管理与评价监督工作,可以让学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作为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学生工作部门、后勤与资产管理部门、招生与就业部门、图文信息部门等人员组成相关的主要职能行使人员,由德育主任、团总支对院系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各班级进行实施。班与班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逐渐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育人氛围。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根基与土壤,在班级层面,由班主任及学生干部为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

3.2 全过程育人方面

全过程育人方面比较重视育人的时间,要求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连续性,有效构建一个互相联系、衔接的教育链。职校的“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从新生一进校门到毕业走出校门,从第一个学期开学到最后一个学期结束,从双休日、节假日到寒暑假,职校都能在各环节、各时间精心安排教育,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职校建立了从入校到离校、从白天到黑夜的全过程教育体系。针对学生们在校期间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学习特征、行为特征。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推进分类教育引导,尤其注重教育活动育人元素的挖掘。尤其注重教育活动育人元素的挖掘。比如,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需要偏重于思想价值引导方面的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拥有远大的理想目标;而对于中等年级的学生,包括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课后活动中教育思想的体验;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需要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作为重点,在最大程度上将教育与实习、岗位培训进行有效结合,而全部过程中,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本职任务——学习,将学习这个主轴贯穿始终。

3.3 全方位育人方面

全方位育人方面十分重视学校育人空间层面的有效覆盖,努力在整体、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广度”与“宽度”的育人体系。职业院校的各项职能工作需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基础目标,重视并加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挖掘相关的育人因素。可以在校内建设属于校园特色的节日,强化校园中文化方面的建设发展,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职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培训、社会志愿服务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工作都可以有效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育对自身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积极发展。在给学生安排各种教育活动的时候,也要重视进行全过程教育,将教育工作与学生知识增长过程、行为养成过程以及意志培育过程进行有效融合,努力促进各种基础活动转变为具有思想育人与长期培育性质的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希望相关院校可以构建出适合院校学生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将“三全育人”的思想有效渗透到其中,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并有效促進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综合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发展建设出优质的人才队伍,推动国内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事业的积极进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育人生态多元主体与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结合,可以让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监督与相互制约,从而为育人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让社会育人生态可以持续健康发展,有效达到社会教育平台构建的目的,推动现代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深化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0年度智慧校园专项课题“信息化视域下职校德育管理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R-84277)、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重点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课题编号:A/2020/10/003)、无锡市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技工院校教师倾向班主任工作积极心理的行动研究”(课题文号:锡人社函[2020]149号)、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202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XHYBLX2021093)的重要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官成.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平台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00(012):14-16.

[2]陈瑶瑶.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v.41;No.396(23):253-255.

[3]梁伟,马俊,梅旭成.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00(004):36-38.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管理体系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