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探索
2021-09-16徐丽萍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徐丽萍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摘 要]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未来的中小学生物教师任务艰巨。文章对未来的中小学生物教师面对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师范院校及教师可以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认同感、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等措施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能力;师范生;生物科学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107-04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该学科的核心素养[1-2],而这些核心素养与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理念密切相关。 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而建设者的培养要靠学校的教育,这就对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学生来说,中小学教师是他们的未来职业,他们是未来中小学生物教师的后备力量。评价一个生物老师,有人提出以下几条衡量标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精深广博的生物知识、从容不迫的教学心态、饱满昂扬的精神风貌、自然大方的服饰仪表、科学规范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合乎逻辑的教学结构、清晰流畅的教学过程、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合理美观的板书设计、驾轻就熟的版图能力,等等[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国家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这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那么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出未来的理想教师呢?本文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探究。
一、师范生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一)师资来源广,师范生竞争压力大
不可忽视的是,现在中小学的生物教师来源也有非师范类专业的,这样就增加了师范生的就业竞争程度。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人数达到900万人,其中,在下半年考试中,在校生占比48%,非在校生占比52%;师范生占比26%,非师范生占比7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激增,非师范生报考比例很大,这对师范生冲击很大。当然,国家采取这个政策,一方面可能与国家要求线下、线上教育机构的中小学培训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的条件有关;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的有资格的人来从事教育工作,有利于师资质量的提高。如何在激烈的教育行业竞争中让师范生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就对培养师范生的高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面对其他行业的众多优秀者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师范生要将压力转为动力,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师范生能突出自己的师范优势,体现较强的专业能力,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中脱颖而出。那么,如何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应该是师范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师范生兴趣广泛,职业方向定位多样化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为了在职场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人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有的非师范生可能想做教师,有的师范生可能不想从事教育行业。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在中小学等单位从事教学工作,也可以到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报考公务员,还可以攻读研究生进而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实际情况是,有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可能想去创业,诸如开培训机构、办休闲农庄,有的想回家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有的想去薪酬高的生物类企业,有的想从事与生物专业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如当律师、办影楼、搞电子产品销售等。这些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下,原因可能是高考志愿填报时服从调剂,也有可能开始对本专业有兴趣后来兴趣改变了,这样就会阻碍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当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用人单位都希望职员有一颗踏实的事业心,当单位或职员本人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坚持下来。但是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既然选了这个专业,其就应该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期望、规划,才不会辜负在大学几年的学习时光;师范院校和教师也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期望、多多考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或与生物科学相关的行业,使就业去向与本专业培养目标高度一致,这样才不会辜负学校和教师的一片苦心。
二、措施和对策
教学工作是教師的第一要务。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严谨的治学作风、灵活的教学方式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诲人不倦的爱心与耐心的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崇拜的对象。如何把高校教师自己和未来的教师打造成学生热爱及崇拜的对象呢?本文限于篇幅,先来探究如何培养未来的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尤其是生物科学师范生专业能力。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
师范类专业是一些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教师教育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以师范类院校要本着“重视专业基础、强调教师素质”的专业理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参与师范专业认证,对检验学校师范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要对照《生物科学专业质量国家标准》,认真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梳理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的问题与经验, 必须举行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这些专家可以是来自高校的同行,他们可以从高校师范专业认证角度对人才培养定位、核心课程、课程结构比例、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国家标准和认证标准;也可以是来自中小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可结合自身经历和中小学教学实践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师范生经过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后更加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汲取多方建设性意见,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顺利推进,为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夯实基础。
做好专业建设,首先要确定好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确定好了,才能有效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查看各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总体上是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就业能力和现代教育理念,能够胜任地方基础教育的生物教学、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部分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各高校结合当地情况,确定了自己的培养特色。例如,浙江师范大学培养特色是:专业始终遵循夯实基础、强化素质、鼓励创新的原则,以培养具备扎实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先进教学方法的高级生物科学教育人才为第一要务;兼顾培养学术研究型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力度,凝练“基础—专业—创新”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生物科学专业卓越教师班”、师范技能竞赛、省生命科学竞赛等环节夯实学生生物专业知识,激励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生命科学科研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并对学生学习、就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等方面进行跟踪,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实现较高的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伊犁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是自治区重点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其培养特色结合伊犁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师资缺乏以及伊犁河谷特色地理环境、特有动植物,将生态学作为重点学科建设,以推动生物科学专业发展,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育基础上,将生物科学教学研究与伊犁河谷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相结合[4]。
专业建设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的课程群中起码有生物科学类和师范类两大课程群,其中师范类的课程群可以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为核心,多门课程为辅助来建设[5]。这个课程群主要包括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研究、生物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生物教育研究方法、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生物学科教材分析、生物学史、基础教育生物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生物学教师先进教育思想及优秀教学案例赏析、国内外生物学教育进展、计算机在生物学教育中的应用、中学生物学“课标”解读等课程。这个课程群的建立,能较好地满足师范生的教师素质达成的相关需求和基础教育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专业认同感教育,提升专业职业能力
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后,首先要开展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教育,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没有抵触感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專业宣传上要有特色。例如,某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宣传语为:踏上双螺旋的阶梯,探寻生命之美。其次,做好新生入学专业介绍。通过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去向,参观生物实验(训)室的先进仪器和观摩附属中小学生物教师的示范课,邀请以往毕业生做经验介绍等,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所选的专业,同时加深对专业的情感。最后,将生物科学行业类的大师作为楷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如建国70周年获得人民教育家称号的于漪、卫兴华和高铭暄等教育家,以及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这些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社会楷模、行业翘楚,也是新时代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典型。新时代新征程,通过功勋模范人物的英名伟绩的宣传教育,营造出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当学生看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前辈们取得的丰功伟绩,看到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前景,会激发出内心热爱本专业的热情。只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专业,才能提升学习主动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专业能力,才能爱上未来的职业,才能爱上自己未来的学生,才能积极投身于未来的教育事业。
(三)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打造“金课”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搞好课程教学,最终落脚点是做好课堂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师范院校的教师更要积极迎接新科技新挑战,要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围绕培养目标、师范生的特点,使用新时代的教学理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课程内容,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开展智慧教学,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打造出高校的“金课”,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实现教学质量“变轨超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内容,除了主要来自教材外,师生可以一起开发课程资源作为补充。开发课程资源,能开阔师生的教育视野,转变师生的教育观念,激发师生的教育智慧,推动师生的专业成长。只要做个有心人,生物课程资源的来源还是很广的。 例如,校内的生物课程资源有:校园内的动植物、植物造景、生态池、植物园、标本馆等;校内活动资源有:学生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学校广播站或校园网传播的有关美食、养生专题的节目;隐性课程资源有:师生的个人经历、个性品质、个人生活经验等;社区课程资源有:环境监测站、附近农科院所、苗木公司、园林公司、医院、科普教育主题的休闲农庄等;还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寻找,如二十四节气、俗语、成语故事、名著等;当然也可寻求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等的联系结合点。所以,师生要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转变学习方式,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当前,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5E教学模式(Engage、 Explore、Explain、Elaborate、Evaluate)[6]、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模式[7]、PBL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8],后来发展的PBLIE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等等。纵观这些模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当然,我们也要清楚,一切的工具和手段都必须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智慧课堂与“金课”。
对于作为在教学一线的师范院校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自身要强起来,为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的未来人民教育家,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上不断探索与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反哺教学,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金课”。
(四)丰富课余活动,让学生忙起来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2条举措[9],其中一条是要让学生忙起来,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师范生是未来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有阅读的习惯。学校应经常举行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每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开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单,要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写读后感,长短形式不限,只要有真情实感就行。这里要说的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更要强化阅读量,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要多读一些教育心理学理论著作、有关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书刊、生物学教学理论书刊、中外名师教育专著、生物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国外科学标准及生物学教材、生物科学类书目、生物科普类作品、生物学课外活动类书刊、有关中学教学的杂志、生物类公众号上的文章,等等。坚持每天读一点书,写几句话,日积月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富有知性美的教师形象就会塑立起来了。
“知而后行”。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方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目前与生物科学师范类相关的国家级竞赛有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学校可以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教案比赛、教具制作比赛、板书设计比赛、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比赛、 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学知识竞赛、说课比赛、试题编制比赛、教学研究论文比赛等。再例如: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搞科研,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学校应加大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8]。
三、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的发展,竞争的越发激烈,面对见多识广的学生,希望我們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生物科学类教师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于专业,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驾驭课堂得心应手,能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最终成为百姓和总书记希望的好老师。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家清. 新理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巴雅尔塔, 罗新泽, 张维,等. 关于伊犁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科发展探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75-77.
[5] 徐作英,王重力.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王健, 李秀菊. 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理科教育的启示[J]. 生物学通报, 2012(3):39-42.
[7] 袁维新. HPS教学模式和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教学案例[J]. 生物学教学,2004(12):14-15.
[8] Coral Pepper.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 201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Z].201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