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学习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1-09-16骆瑞玲徐黎

大学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

骆瑞玲 徐黎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探索混合学习下教学模式设计及考核评价方式,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混合学习;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75-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社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互联网+教育”必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201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教学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本科教学的挑战度、难度将增大,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忙起来,不仅在课上学,还要在课下学,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传统的“集中面授”“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课程教学不再是单向知识的传播,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样,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内容学习,而是基于互联网线上课程资源和课堂学习的多元化交互型的学习模式。如何更新教学理念,重新整合已有教学资源,改变原本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1]。罗永华等针对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通过强化实验、模拟游戏、案例分析及视频等方法展开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郭泉在分析供应链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并通过建立真实仿真环境,建立多维动态的项目课程体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3]。韩延慧将情境项目学习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供应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4]。伍大清等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引入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5]。本文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探索混合学习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开的课程之一,是以管理学、物流管理和生产与运作管理等为理论基础,以运筹学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为手段的一门课程[6]。笔者所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从开设以来,基本都采用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式”集中面授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优点,如教师能充分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将知识点讲透彻,能较好地把握课程进度,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單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基本都遵循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中心向学生讲授知识,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课堂练习法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低。加上电子产品的诱惑,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信息不对称,教师认为自己讲得很清楚但学生反映没听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时间,而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课程考评方法单一、无法真实反映授课效果

该门课程的考核主要由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两部分构成,但这样的评价方式偏向于“重结果,轻过程”的结果性评价模式。一方面,期末考试试卷并不能覆盖所有知识点;另一方面,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部分学生平时并没有认真学习,但借助其他学生整理的复习资料突击复习仍然可以考出高分,故该考评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另外,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几部分构成。平时课后作业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部分学生靠相互抄袭或借助网络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对教学评价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而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评教衡量,在这过程中难免有学生的主观情绪在里面,并不能客观反映教学效果。

因此,如何借助互动性强的网络学习平台,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两者优势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将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混合学习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本课程的混合学习环境主要以石河子大学4A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建立QQ学习群为辅,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展开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将线下传统教学方式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4]。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程教学过程仍然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具体的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对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解释与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相关内容,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设定的各项学习任务。本课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为以下三部分。

1.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师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等归纳总结每章节的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

2.学习任务与教学资源。教师将教学相关的大纲、教案、教学日历、课件、案例分析、优质教学视频、思考讨论题等教学资源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在上课的前几天,任课教师就将本次教学的内容与任务布置下去,并给学生指定如MOOC、学堂在线、优课联盟等网站上相关章节的优质课程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预习问题以小组探讨交流的形式完成相关内容的预习,并记录需要解答的疑难问题。

3.学习指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交至学习平台,教师据此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推荐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源。

(二) 混合学习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首先,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中,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充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以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教师讲解和指导为辅。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有效的组织课堂,充分利用45分钟时间也显得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教师做好学情分析、准备好教学资料、做好教学设计→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QQ群进行自主交流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问题反馈→课堂教学活动→师生课外交流→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汇报

第一节课,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6~7个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每节课前1~2天,教师将学习任务分别安排给各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先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然后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并将任务进行分解,最后协作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并制作用于汇报的PPT幻灯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加入每个学习群,进行及时的学习指导。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随机抽点1~2组代表成员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交流。教师负责组织整个汇报过程,适时对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通过提问和总结等方式让汇报的内容与结果更加清晰。同时教师通过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 并对重点难点内容做精讲,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在该过程中,其他小组对其给予打分,取打分小组的平均分及教师打分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课前预习的最终成绩。同时,在每章节的知识点结束的最后一堂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当堂进行测验,提交完毕后学生即可看到测试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难度较大的题目给予讲解。每次测验成绩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取小组的平均成绩为该组测验成绩,到期末根据预习成绩及测验成绩评选出前三名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针对共性问题,教师讲授

学生通过在线上学习教学资料已经对学习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通过直接反馈机制和间接反馈机制,收集学生在自主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学生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及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授课时,引入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性地回顾相关重点的教学内容,分析问题的同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教师的课堂讲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程内容、实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还可以起到答疑解惑、交流互动的作用。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原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前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将相应的讨论问题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在讨论区可以说出自己的答案,大家共同探讨。学生要在自学过程中记录难点问题,以便上课时教师集中解答。另外,教师还可在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的案例并给出相应的讨论问题,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案例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做好PPT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汇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给予引导。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指标设计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靠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平时成绩也不再单靠出勤率、课后作业和教师的上课观察来考量,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来衡量。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学生总成绩满分为100 分,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100分)由出勤率、课前学习及汇报情况、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课程作业及单元小测验6 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5%、15%、5%、5%、10%和10%,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出勤率:每次上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用喜鹊儿APP进行签到,在课间休息时进行抽点,对迟到、早退和旷课的学生分别扣掉相应的分数。

2.小组学习及案例分析汇报:每个小组确定一名负责人,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强调分工基础上的合作,认真完成课前学习讨论、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本部分成绩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构成,按一定的比例加权取值得到最终的分数。

3.知识应用考核:该过程由两部分内容构成,教师将课程作业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且设计分数,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教师批改后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可知道作业情况。课堂小测验教师设置好时间,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当堂完成,課后再无法提交,这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以某一主题布置供应链管理相关课程论文或者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使其对供应链相关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按其完成质量进行评价。

4.理论考试:采用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总分100 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枯燥局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开小差的现象减少了,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听课,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向教师请教,学习氛围得到改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其次,通过“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亲自参与经典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其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开展讨论和交流,从而提升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下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通过小组学习并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本文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探讨了混合学习下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采用混合学习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将课堂讨论及PPT汇报纳入考核,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其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要点。课程反思是对学生整个课程学习的总结,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美燕.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以路桥专业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9(26):146-148.

[2] 罗永华,文亚青,万勇,等.“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2):114-116.

[3] 郭泉.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苏州教学学院学报,2018(1):123-124.

[4] 韩延慧.《供应链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157-158.

[5] 伍大清,陈炜,张伟华.基于MOOC与翻转课堂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9):39-42.

[6] 卢荣花,徐凤,吴义生.试析“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7):36-38.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