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空巢老人住院医疗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16谢希琼吴碧瑜陈燕真
谢希琼 吴碧瑜 陈燕真
据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约为1.8亿,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3%;到2025年“十四五”计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1/3。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适老化提出了更高要求[2],医疗卫生服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护理照顾,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对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0年6月1日至10月30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1.1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住院前在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或台商投资区独自生活时间≥6月的老年人(子女外出求学、就业或无子女);③住院时间≥1周;④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1d;⑤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阅读能力正常;⑥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①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②与子女共同居住;③存在意识、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阅读和沟通障碍。
1.2 方法 自行设计《老年人住院医疗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住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调查等。经专家咨询和预调查,问卷内在的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1,内容效度为0.85。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统一发放,发放时向调查对象统一讲解调查目的、要求和填写注意事项。问卷均由研究对象独立、匿名填写,填写后当场回收,若患者因视力差、疾病或者不识字等原因无法自行填写,可由调查人员代读,研究对象作出相应回答后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
1.2.1 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来源、人均月收入、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等。
1.2.2 空巢老人住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包括住院感受,医疗、护理、照护需求等。住院感受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身体不适程度、生活自理、活动受限、睡眠障碍、住院环境适应、饮食适应、医疗费用负担情况、身体恢复程度、子女探望情况、配偶(或子女、护工)照料情况、对疾病的焦虑或抑郁程度、预约检查困难度、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1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5分),总分为75分。医疗、护理、照护需求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获取疾病治疗方案和相关费用信息、获取医护人员的关心、允许家属陪伴和照护、职业护工照护、心理困扰排解、迫切治疗疾病、出院后延续护理、复诊便利性、住院和出院后饮食健康指导等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5分),总分为45分。
1.2.3 影响因素调查: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开放性问题设计,旨在了解空巢老人住院前后和住院期间的关注点和想法,为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指导意见,提高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有效率为96%。住院空巢老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受调查空巢老人的人口学特征
2.2 空巢老人住院感受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2.2.1 空巢老人住院感受:本研究中空巢老人住院期间感受较强烈的前5位分别是身体不适程度[(3.65±1.32)分]、活动受限[(3.58±1.89)分]、睡眠障碍[(3.43±1.43)分]、疾病焦虑/抑郁程度[(3.07±1.54)分]、医疗费用负担[(3.06±1.35)分]。有185例(64.24%)空巢老人住院患者对身体恢复程度表示不满意,评分仅为(1.98±0.75)分,有132例(45.83%)空巢老人住院患者对住院后的环境不适应,有126例(43.75%)空巢老人住院患者对饮食不适应,见表2。
2.2.2 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需求是治疗疾病[(3.95±1.65)分]、获得疾病治疗相关信息[(3.86±1.57)分]、排解因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困扰[(3.82±1.42)分]、允许家属陪伴和照护[(3.81±1.40)分]、获得出院后延续护理[(3.78±1.36)分],见表2。
表2 空巢老人住院感受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2.3 泉州市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共同居住情况等是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2.3.1 空巢老人住院治疗疾病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人均月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独居的空巢老人更有意愿住院治疗疾病和接受心理疏导,见表3。
表3 空巢老人住院治疗疾病的影响因素
2.3.2 空巢老人住院期间陪伴照护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人均月收入越高、基础疾病较多、生活自理受限、无法自理、有医保、独居的空巢老人认为住院期间更需要家属陪伴、照护或更有意愿聘请职业护工进行照护,见表4。
表4 空巢老人住院期间陪伴照护需求影响因素
2.3.3 空巢老人出院延续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职业为干部、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基础疾病较多、有医保的空巢老人认为出院后更需要延续护理、便利的复诊和饮食健康指导服务,见表5。
表5 空巢老人出院延续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3.讨论
3.1 城市空巢老人住院感受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空巢老人在住院期间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随着年龄逐渐增长,空巢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有不少空巢老人(46.88%)认为小病或者慢性病没有必要到医院治疗,在家自己调养或者吃药治疗就行,没有必要住院治疗。入院治疗后,许多空巢老人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和预后不了解,担心身体状况恢复不佳;此外,由于对医院环境和饮食习惯不适应,睡眠质量不佳,子女常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或无子女,致使空巢老人产生焦虑或者抑郁情绪。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起“有病及时就医”的观念。这与向琴等[3]研究结果一致。针对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状态的空巢老人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并结合空巢老人的月收入、医保情况等设计不同的健康体检服务,引导空巢老人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逐步树立起“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观念[4]。入院后,医生和护士要主动向空巢老人与家属介绍病情及相关治疗方案,让患者与家属及时了解治疗、护理情况及疾病预后,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多关注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生活护理,或指导家属、职业护工科学陪护,缓解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因疾病导致的活动受限或自理能力下降带来的焦虑或抑郁情绪。
3.2 城市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3.2.1 城市空巢老人迫切治愈疾病的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住院治疗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能尽快治愈疾病。这是住院空巢老人的基本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空巢老人因对疾病的过度关注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或者因迫切想要康复进行过度或不科学的功能锻炼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医生、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必要的提醒[5]。同时,医护人员须及时了解空巢老人迫切想要治愈疾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治疗、健康饮食指导、生活护理指导等健康宣教,向有较大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3.2.2 城市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生活护理的需求:空巢老人住院前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但生病住院后往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活动受限,这就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生活护理协助与陪伴。福建闽南地区人民有强烈的“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空巢老人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十分希望子女陪伴在身边,但子女由于因各种原因无法陪护,造成住院期间常由配偶或护工照顾,预约检查、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住院通常只允许1名陪护人员持陪伴证出入病区,子女探望频率更低,久而久之形成失落感。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病房,各个病房中尽量都安排有性格外向的老年患者,以帮助活跃病房气氛,促进医护与患者、患者与患者的沟通,减少因生病住院导致的焦虑问题。此外,根据医院病区情况设置短期探视房或者鼓励采用视频探视等形式加强空巢老年患者与子女或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增加亲属的感情支持,缓解患者的空虚失落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3.2.3 城市空巢老人出院延续护理与复诊服务需求:空巢老人往往基础疾病较多,即使出院后仍需定期复诊或延续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0.21%的空巢老年患者希望在自己出院后医院或社区能给予一定的饮食与康复指导服务、延续护理,并为复诊提供便利条件,这与李远庆等[6]研究结果一致。其中,职业为干部、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有医保的空巢老人认为如果医院、社区有条件应提供上门延续护理、定期体检或远程复诊服务。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和医院加大相关投入,社区构建医联体,加强对医护人员、全科医生的培训,引导医院、社区提供便捷、优质、连续和综合的服务[7],逐步引导空巢老人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出院后康复在家庭、社区”的观念,给空巢老人营造更好、更快捷的就医体验。
4.小结
面向空巢老人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院、社区、社会和家庭多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引导空巢老人养成及时就医的意识;医院、社区开展针对空巢老人关于慢性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延续护理、用药规范、身心调养、健康锻炼等指导服务,探索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空巢老人的家庭须加强对老人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帮助老人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抵御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