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21-09-16宋琳婷
宋琳婷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但因原生家庭、初入学、学业、人际关系、考研、就业等压力,当代大学生时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这些典型而又突出的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时而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困境,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在心理学专业理论及技术的基础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并对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困境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如此,该项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诸多困境。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员育人上体现不足,仍然注重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工作中注重治愈的眼前目标,未充分架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更疏于关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比不够科学,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 1:4000的师生比来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实中难于达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缺乏限制相关工作的开展,开展的工作浮于表面,难于扎根实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师生比的严重匮乏及教师教育理念的缺乏使课程教学形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化,诸多因素导致教学效果直线降低,达不到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会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一)以心理技术为抓手,夯实心育基础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是“一对一”式的辅导,适于深入地探讨受辅者个人化的心理问题,以便提供深层而持久的心理支持与帮助。个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针对少数有明显心理困惑及症状的学生,达到矫治心理问题的目的,良好的辅导效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他们要有求取改变的意愿,通过在学生工作处主动预约进行心理辅导。例如,学生小A很想改善自己的困境,但她是一个不善言谈、内敛寡言的女孩,交谈中眼睛躲闪,自我防御力很强。要想打开她的心结,需要走近她的内心,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可以运用想象放松训练、“房-树-人”心理画技术、“我是谁”开放式问题深入地探求、了解来访学生的现实问题,从而使心理辅导的交谈更有针对性。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相对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很强、资源的多元化和团体咨询效果容易巩固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调查,困扰学生最多的两大方面是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其次是生活适应、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群体问题,制定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活动。表1总结了相关主题对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表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览表
续表1
具体内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人际关系信任背摔、心有千千结、我说你做(猜、画)、秘密红帐、人际财富生活适应认识新同学、盲人走路、信任后退
3.沙盘游戏技术
沙盘游戏技术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自我成长环境,在沙盘师的积极陪伴和引导下,个体在沙盘创作过程中重新经历和体验了一段“自我成长和疗愈”的心路历程,即“人格整合的经历”(Experiencing of wholeness)。这种人格整合,是沙盘游戏的最终目的。首先,沙盘游戏技术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反映学生不知如何表达的内心世界,即个体的潜意识和内心问题。卡尔夫指出,初始沙盘能够反映出来访者问题的本质,能提供治疗的方向以及治愈的可能等重要信息[1];其次,沙盘游戏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具有疗愈作用。当学生探索出自我问题和矛盾时,通过实践转化、沟通,从而有一个不断地整合、接纳、肯定自我的过程,以体现沙盘游戏技术的疗愈作用;最后,沙盘游戏技术不仅运用在心理咨询中去深入了解、治愈心灵,还可以开设沙盘体验课,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高玲[2]的研究以沙盘游戏体验课为例,探索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创新模式。
(二)培养学生队伍,开展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又称朋辈支持(Peer Support)、(Peer Education),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自愿参与,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从而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健康的积极方向发展。[3]马欣[4]的研究中提到,朋辈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基于朋辈群体文化的相同性、方便沟通等特点,可以将朋辈心理辅导运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完善心理辅导队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朋辈心理辅导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朋辈成长小组、班级主题班会和素质拓展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展。近些年来,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行朋辈心理辅导,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设有朋辈心理辅导项目,定期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每年以学生社团的形式招募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传帮带培养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主持人,以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例如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组织全校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各院系可以通过预约给特定班级或者学生团体开展活动;并且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成长,对于实践教学的见习活动,即安排心理学专业学生为全院学生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课时要求学生模拟心理咨询活动,角色扮演式的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训练。
(三)编排校园心理剧,促进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指的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温度、深度、广度等方面考虑,从全方位、全过程调动全员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5]校园心理剧是我国高校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围绕三全育人理念,从学生全员中发现问题,并把这些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校园心理剧通过戏剧的形式让学生置身其中,常用内心独白、角色扮演、音乐烘托等技术,使主角能够仔细感受内心想法、情绪情感和行为感受,从而能够醒悟、转变、成长等。其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面能够发挥独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辅导方式[6]。高校通过组织相关比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多年来,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工作处将校园心理剧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比赛、演出等多种形式推进该项工作,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全区高校第五届大学生心理剧大赛中,选送的的参赛作品《现实与妄想》荣获优秀奖;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培训,心理剧作为一项创新工作致力于被打造成全校文化品牌;2018年、2019年在学院艺术展播厅举办了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决赛,一个个鲜明的主题,生动地演绎了一幕幕场景,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冲击心灵的视听盛宴,引发现场同学们的心灵共鸣。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建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困境,短时间内难以突破,既是如此,更应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做足做实,针对工作推进难、师资短缺等问题,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一)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调研了解本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筛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课程,设计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达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理念,使课程不仅有内涵,更有实效,确保学生遇到了心理困惑知道怎么做。
(二)在二级院系为学生设立学业职业导师,推进该项工作能够弥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短缺,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业职业规划上的意识及行动,及时解决心理、学业、就业等困惑,有力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加强科研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职业能力测试等相关数据,将实践工作与教育科研相结合,聚焦典型心理问题,开展研究讨论,将典型大类问题各个击破,以充分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不断达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