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以呼伦贝尔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2021-09-16卜桂玲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校企学院

曹 宇 卜桂玲 王 旭 田 炜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014年5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任务。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应用型、创新性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成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新主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类型迫在眉睫,而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仍然追求学术型教育,沿用精英教育的思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相脱离,缺乏办学特色,而突破此困境的重要出路即为转型;作为北疆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驱动下,呼伦贝尔学院走在转型发展的前列,以机电工程学院为转型发展试点,探索以专业和课程为基础的多元化的校企共建的育人模式,如图1-1所示。

图1-1 机电工程学院差异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示意图

由于机电工程学院的三大专业历史沿革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就业情况不同,因此,结合不同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历史,引入差异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包括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基础的“行业学院”建设,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智能制造”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模式的建设,形式种类多样,在同一个学院的教学平台中,丰富学校与企业协同实践育人的内涵。所以本文针对呼伦贝尔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处于欠发达地区的二类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需求联动模式,打造行业学院

呼伦贝尔地处边疆,煤炭资源丰富,煤矿开采是本地的优势支柱产业。呼伦贝尔学院瞄准转型发展突破口,2016年与本地四大煤矿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乘势而为,又在2017年与神华扎赉诺尔煤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行业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矿业学院。[1]机电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前身是矿山机械专业,师资及教学资源均围绕矿山机械方向展开,该专业与扎赉诺尔行业学院进行共建,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并以学校的科研资源为基础,为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实践资源,并为学生提供行业就业的人才导向。该模式突出了服务的“地方性”和人才的“应用性”。所培养的学生已成为行业的骨干。行业学院主要的育人模式如下:

(一)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方向。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将企业的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结合,分层次的设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如专业课程中针对矿山机械方向开设的矿山机械I(流体机械)、矿山机械II(采掘机械)、矿山机械III(运输与提升机械)与企业生产中实际的案例结合紧密,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后可深入企业进行矿山机械设计;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教学大纲研讨,将工程应用的实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在满足专业基础的条件下增加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强化企业在行业学院建设中的作用。

(二)校企共用实习实践基地

实习和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机械工程专业作为呼伦贝尔学院工科专业的代表,实习实践更是重中之重。然而,以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进行实习实践资源的建设尚且不能满足机械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借助行业学院支撑企业的实习实践条件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可行。在行业学院建立本专业的实习基地,更有利于学生就业时的顺利融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难题的技能。学院建立了扎煤矿业学院机修总厂的实习实践基地,将学生实习实践的课程进行延伸,分类模块化考核,让学生熟悉了机修总厂的机修工艺的流程,熟悉了矿山机械设备维修遵循的基本原则,弥补了校内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设备和场地的短板,丰富了实习实践资源。

(三)校企共设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环节总的检验形式,考察了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往毕业设计的题目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积累和教学案例的收集设计的,缺少与时俱进的案例更新。通过行业学院的建立,毕业设计的题目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的老师共同设定,结合生产实际,来源于生产一线,并以学校所学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加之学生在行业学院生产实践现场做毕业设计,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设计内容的布局和构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此外,对于企业的一些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可以融入到毕业设计的开放式的题目中来,由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课指导老师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共同探究,在完成毕业设计题目的同时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二、学赛一体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号召下,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纪元。[2]呼伦贝尔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重点把控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方向,整合自治区有效的资源优势,以多元的创新教育学科竞赛为基础,借助企业资源,开展学赛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科竞赛为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中。

学院通过与华德牧业机械厂实习合作,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机械结构创新的难点,将此问题的需求与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探讨,整理成机械结构设计的课题模块。通过机械设计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参赛,并以企业的课题模块作为大赛作品导向,从而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教育。此外机械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均为大赛的完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练习。打造了企业、竞赛、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将一个课题做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二)开展创新实践团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活动。

近年来,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扶植下,学院成立了匠心社团、机械创新社团、创新方法社团等,分别植根与不同创新研究领域。匠心社团以智能机器人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参加国家ROBOCON机器人大赛,与智能矿山企业合作,完成了很多传统煤矿开采中智能开发的小型机械部件的设计;而机械创新社团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完成多项机械创新作品,涵盖智能家居,水果采摘器,智能停车位等生活领域;创新方法社团,以TRIZ理论为基础,创新创业实践课为导向,为内蒙古特种设备检验所制造了防坠器安全检测系统的辅助工具,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通过学赛一体、赛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将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做到课程教学融项目、学赛一体练项目、校企合作做项目。

三、双定生模式,助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转型

《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要求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制造业主线,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变,将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作为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高校,工科实习实践资源匮乏,在2018年,机电工程学院在呼伦贝尔学院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办学,签订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协议》,打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制造方向),将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方向转型为智能制造方向,借助企业配套的教学和实践资源,重新开启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方向定位,探索校企实践育人的新方向。

(一)双师双学,共学共进

20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招生74人,学生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城市工业发展水平较高。该专业采用双师双学的授课模式,由学校的专业课老师负责传统机械专业核心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讲解,保证了理论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在大三年级,由企业老师负责智能制造专业课程的讲解,保证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该种双师授课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优势特长,同时采用双师互学的制度,企业老师向专业课老师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观察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为后续课程的重点难点的设定提供基础。专业课老师向企业老师学习智能制造的核心理论和实操规范,将智能制造的理念率先引入课堂中来。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避免了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弊端,形成了双师双学,共学共进的新局面。

(二)建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集群”实验实训基地

依据呼伦贝尔学院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智能制造生产线、机器人装调和基础应用区,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数控机床实训设备,形成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该实验实训基地除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外,还可服务机械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形成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集群资源共享机制,增强了集群内专业的凝聚力,降低了专业建设的成本,并为新专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开发校企合作特色教材

为满足智能制造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授课教材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性,脱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缺乏应用性,且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发展期较短,适用于本专业的特色教材急需改进。企业导师与专业课教师基于呼伦贝尔学院的学生特色及智能制造的课程特色,编写了一套适用于本专业的专业教材。新教材中将机器人控制、机器人编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内容编入其中,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的基础之上融入智能制造的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定上更加匹配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多门教材的编写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系统和连贯,且教材中穿插的教学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授课实践,学生对实践案例理解的更加深入。特色教材的编写为本专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工学结合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途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呼伦贝尔学院的热门专业,由于其就业途径多,就业渠道广,就业待遇好,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从2013年成立至今,就业学生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各个盟市的供电公司、电力生产企业、煤矿生产企业、发电厂等。探究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针对毕业生采取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培养,是提升就业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也称为3.5+0.5模式,即: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分的情况下,在大四最后一年找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均在顶岗实习的企业完成。顶岗实习的企业与学院进行紧密联系,在前期的学生授课中,重点讲授顶岗实习的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参加企业的统一考试,确定是否留在相关企业。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接触到学生,对学生提出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能力的要求,并和实习老师进行沟通,老师将多方企业的意见进行汇总研讨,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并对自己下一步的择业进行更加成熟的考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订单培养模式

2019年,国网呼伦贝尔分公司与呼伦贝尔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签订学生培养订单,将2019级入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部纳入订单培养名单,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参加进入企业考试,如考试合格,即可入职相应的电力企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岗位,同时也提出了对订单班学生的培养需求,包括电力企业的特殊岗位,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的内容,有针对的修改和完善了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的一体化工程,采用这种培养模式,学生明确了就业方向,焦虑感下降,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结语

在当前产业变革和升级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加强与企业合作,优化并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呼伦贝尔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多元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平台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学院统一的平台中,校领导利用专业平台的优势,在三个专业中实现教学资源、实习实践资源、教材资源的共享,共享校内实习基地,共享专业授课教师,共享相同的专业管理制度;2.利用专业优势,启用大赛导航;结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学科竞赛作为导航,将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与企业通过大赛的方式进行项目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合作凝聚力;3.利用政策优势,创造合作共赢;充分把握学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内容,开展不同的校企合作,对于传统的矿山机械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与呼伦贝尔的地方煤炭企业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把握产业升级的宏观导向,升级为智能制造专业,真正做到了“一专业、一模式”。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校企学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闫锡聪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