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21-09-16

全科护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性反应眼压青光眼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病人的晶状体膨胀体积明显增大及晶状体虹膜隔迁移,促使晶体前段与虹膜背面紧密相贴,瞳孔阻滞持续增加,造成病人的视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致视力残疾或致盲[1-2]。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例数日益上升,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进行一次性白内障摘除、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操作,可有效帮助病人恢复视功能,规避持续高眼压对病人的危害[4]。但诸多研究显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治疗涵盖白内障与青光眼两种眼疾病的手术操作,较单一白内障或青光眼手术治疗专业性更强、治疗难度更大,术后易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积血、高眼压等并发症,导致病人临床预后效果欠佳[5-6]。鉴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6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的基本资料及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并对其术后高眼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为进一步降低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60例(72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37只),女28例(35只眼);年龄60~90(73.54±7.19)岁;眼压30~50(41.54±4.19)mmHg(1 mmHg=0.133 kPa)。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岁;无手术禁忌证;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家属及病人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血液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服用过抗凝药物;具有交流及理解能力障碍者;临床资料不齐全或不配合研究者。

1.2 调查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遗传史、眼部手术史、高度近视、病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术眼、手术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术中并发症、术后眼内出血、切口关闭方式(棉签压闭、镊子夹闭)、眼部炎性反应、术后眼压波动等。

1.2.2 术后高眼压诊断标准[7]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病人术后2~7 d眼压,术后1周、2周、3周复查眼压情况,平均眼压值≥25 mmHg。临床症状[8]:术后裂隙灯检查可见球结膜轻度睫状充血、角膜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瞳孔中度散大、前房较浅、房闪,严重者出现前房絮状渗出;早期有眼球疼痛、酸胀、流泪、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2.3 质量控制 由调查者向病人讲解此次调查的意义,征求病人及家属同意后,为其发放调查问卷,现场指导病人填写并经检查合格后收回,对完成不合格问卷者再次指导填写,保障问卷有效性。共发放60份问卷,收回6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现状 根据术后高眼压评定标准,在60例(72只眼)病人中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病人5例(7只眼),高眼压发生率为8.33%;其中6只眼在降压治疗及局部抗感染后1周内恢复至正常眼压,1只眼于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眼压。

2.2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高度近视、术中并发症、眼部炎性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2.3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多因素分析

2.3.1 变量赋值 将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赋值情况详见表2。

表2 变量赋值

2.3.2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表明,白内障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2.02%~8.50%,青光眼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5.63%~15.89%[9]。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一次性进行白内障及高血压两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操作,会增加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结局[10]。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60例(72只眼)病人中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病人5例(7只眼),高眼压发生率为8.33%;其中6只眼在降压治疗及局部抗感染治疗后1周内恢复至正常眼压,1只眼于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眼压,此调查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1]。有关研究表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处于持续性高眼压状态时,将会造成病人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不良症状,对病人产生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及预后[12]。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控制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减小持续高眼压对病人术后康复的不利影响[13]。

有关研究表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多与病人合并疾病特点、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诸多因素有关[14]。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高度近视、术中并发症、眼部炎性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为避免单因素分析结果存在偏差,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5]。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多数老年病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及高血糖均会出现动脉血管硬化、管腔狭窄或血管阻力较大等症状,若此类病人术中出血会促使网膜下液迅速累积,造成视网膜微血管收缩压上升,增加术后高眼压风险[16]。同时糖尿病病人多具有高糖状态、血液循环障碍等特征,而高糖状态会引起晶状体肿胀及前房关闭,且血液循环障碍会造成眼部局部供血不足,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眼部压力升高[17]。②手术作为侵袭性操作,操作刺激会使动脉短暂收缩,导致局部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毛细血管的通透改变,而眼部炎性反应会出现白细胞渗出及炎性介质释放,增加血管扩张渗透性,损坏血房水屏障,造成血性房水进入后房,进而促使眼内压力上升,因此眼部炎性反应会增加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18-19]。③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手术操作专业性强且难度较大,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出血过多、滤泡瘢痕等并发症,导致手术时间相对延长及手术创伤加重,增加术后睫状体细胞水肿及分泌,过多分泌物加重房角堵塞,增加高眼压发生风险[20]。

针对以上影响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出以下策略。①风险评估:在病人行手术治疗前收集病人的基本资料,对其进行系统性检查,了解可能会诱发病人术后出现高眼压的相关因素,重点掌握病人的合并疾病、眼部炎性反应等危险因素,综合评估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工作。②综合预防: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高眼压预防、高眼压识别及处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开展技能操作模拟演练提升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及配合程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术前采取降糖、降压治疗及监测干预,严格控制病人的血糖值及血压值,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尽可能降低病人术后高眼压的发生风险[21]。③眼部护理:为病人讲解眼部护理相关知识,教会其正确按摩眼部,做好眼部护理工作。制定眼压持续监测记录表,每日严密监测病人的角膜水肿、眼球变硬、眼球张力、炎性反应等情况,并将监测信息反馈至主治医生;做好眼部并发症护理工作,对眼部炎性反应病人及时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对出现高眼压的病人遵医嘱给予口服乙酰唑胺、噻吗酰胺滴眼液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做好每周眼部复查工作[22]。

综上所述,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结合以上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提升其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性反应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