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安全文化对民航安全信息分析和利用的促进作用

2021-09-16张航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信息管理利用

张航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 四川 新津 611430

引言

随着我国民航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信息也海量增加,安全信息作为有效驱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掌握、了解、分析安全动态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管理层把握当前安全状况、调整安全工作策略、制定安全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这些安全信息,并利用分析结果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是安全信息管理的关键环节,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必然能提高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 民航安全信息概述及问题

1.1 民航安全信息概述

根据中国民航局2016年颁布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3)对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的定义,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分为事件信息、安全监察信息、综合安全信息三类。其中事件信息指的是民用航空器运行阶段或者机场活动区内发生航空器损伤、人员伤亡或者其他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安全监察信息是指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监督检查和其他行政执法工作信息;综合安全信息是指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和运行信息,包括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信息、飞行品质监控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和飞行记录器信息等。

目前,我国的民航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民航局民用航空安全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管全国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负责组织建立用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本辖区内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各民航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制定包括自愿报告在内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建立具备收集、分析和发布功能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机制。

1.2 民航安全信息分析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根据安全系统理论,安全系统由人—物—能量—信息四个要素构成,其中信息是安全的基础保障。安全信息作为风险防控和预防事故的基础,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要持续提高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依赖和利用安全信息。虽然近年来我国民航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全信息在安全管理体系(SMS)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1 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民航局已建立起了一个行业内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但绝大多数单位仅仅是将该系统作为上报事件信息的工具,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数据库的作用[1],造成部分关键的、有价值的安全信息被遗漏。其次,在制定安全运行指标、制定安全措施、编写工作方案时,还存在着“凭经验”、“拍脑袋”的决策方式,没有将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作为驱动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最后,对于一些未造成后果的安全信息,往往只是被动地将安全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没有利用该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处理,这不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也没有发挥出安全信息的驱动作用。

1.2.2 安全信息收集不充分。海因里希法则表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死亡或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的比例约为1:29:300,这说明在事故的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而真正发生事故的仅仅是冰山漏出水面的一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保证安全信息在风险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活动中发挥作用,足够数量和内容翔实的安全信息是进行信息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前提,再先进的分析方法如果没有可供分析的信息或者信息数量很少,都无法对组织的整体安全状态进行客观地评价。其次,受限于目前的调查能力及技术手段,一线从业人员在上报一些安全信息时,时常出现信息内容不完整的情况,如在报告鸟击事件时,往往缺少对鸟类大小、撞击高度、空间位置等信息的描述,导致后续在对事件进行分析或调查时无法制定针对性地控制措施,增加了鸟击风险防控的难度。

1.2.3 缺乏多元化分析。安全信息分析在生产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有效地对安全信息进行分析,才能精准地找到日常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各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但受限于安全信息管理人员的行业背景和业务能力,不同的业务部门在对同一条安全信息进行分析或解读时,往往只考虑自身的业务领域,将信息中互相关联的不同业务领域的内容人为的割裂开,不能全面地对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导致不能充分地挖掘安全信息的实用价值[2]。

1.2.4 安全信息的利用不充分。当前安全信息的利用主要以周报、月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评估报告等形式体现,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针对该条安全信息中反映出的孤立的问题,没有举一反三地研究其中涉及的如管理或系统上的不足或缺陷,同时安全信息的利用与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绩效管理等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其他要素的有机联动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安全信息的驱动作用[3]。

2 安全文化概述和作用分析

2.1 安全文化概述

安全文化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及在其引导下的行为的总称,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在日常的生产运行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安全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反映了组织中所有阶层对安全的认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培养从业人员对组织安全价值观的广泛认可并形成安全行为规范,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调动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促进民航全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2.2 安全文化的作用分析

2.2.1 安全文化的引导作用。安全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它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存在于其中的人的意识和行为,将从业人员的注意力向组织所提倡的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2.2.2 安全文化的凝聚作用。当安全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取得从业人员的广泛认同后,它会将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员聚拢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践行组织的安全文化理念和抓细、抓实安全管理工作是巨大的推动力。

2.2.3 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激励从业人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增加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不断创新安全工作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2.2.4 安全文化的约束作用。安全文化的约束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安全文化氛围对从业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个体产生从众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改变自身的安全行为,最终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3 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信息分析和利用的促进作用

不同于安全管理体系中如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得到的重视相对较弱,“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还较为普遍的存在,不利于形成充足的信息分析样本,也不利于及时纠正暴露出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效率,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将其渗透到生产运行中的每个层级。

3.1 塑造良好的思想基础

良好的安全文化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产生影响。要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导作用,将传统的“凭经验”或“拍脑袋”的决策方式转变为基于安全信息分析结果的决策方式,在最接近运行系统发生偏离的初始点找到危险源,更加科学地确定阶段性或持续性的安全策略,及时调整安全工作内容,制定风险缓解措施,提升安全管理层次;其次,要重视生产一线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绩效管理等方式持续向生产一线渗透,营造积极主动的信息报告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安全信息报告意识,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信息敏感性,承诺收到的信息报告只用于事故预防和风险分析,让一线人员了解到安全信息报告的目的并不是惩罚,而是查漏补缺、防控风险的一种重要方式,使一线人员在安全信息的报告环节形成思想和行为自觉。

3.2 提升安全信息分析质量

安全信息本身并不能提高运行系统的安全水平,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充分发挥其安全预警、提前预防的作用。要营造一个学习型的安全文化氛围,发挥安全文化的凝聚作用,重视安全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让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具备“信息素质”的人员从事安全信息的分析工作,在纷繁的安全信息中甄别出与运行安全相关的关键内容,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形成表述明确、方便检索、利于应用的可用信息。其次,要积极研究国内外安全信息分类方法,如借鉴国际民航组织、欧洲、美国的信息分类法的经验,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信息分类法,在信息上报时采取选项式的报告方式,实现安全信息标准化。最后,要利用好Reanson模型、SHELL模型等安全信息分析工具,加大分析力度,挖掘信息的内在联系,精准判断重要风险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3.3 提高安全信息利用效率

安全信息的利用是整个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将安全文化融入工作的执行,发挥安全文化的约束和激励作用,用分析结果驱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

首先,要充分利用“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各种航空安全信息并进行全面分析,对普遍性和典型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明确阶段性安全工作重点,并结合自身运行情况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管控,同时不断完善和拓展安全信息利用渠道,而不仅仅是将其在周报、月报中通报了之。其次,不同业务部门要将不同来源、不同定义的安全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在去除识别信息,确保信息隐私的前提下,建立起不同信息源的共享接口,使不同的业务部门可以在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结合各自的运行特点开展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活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发挥安全文化在安全信息分析和利用中的作用,不是将二者简单的结合,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把安全文化融入战略决策、工作执行等管理和生产运行的各个层面和安全信息分析利用的每一个阶段,不断创新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方法,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信息管理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