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交易体系建立必要性分析

2021-09-16钱文进张琳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交易体系发展

钱文进 张琳

1.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 重庆 401147;2.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及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都已认识到大数据所蕴含的重要战略意义,纷纷进行战略部署,以迎接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纵观我国,大数据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产生的数量达到44ZB(1ZB相当于348.3亿部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对于海量并且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来说,如果数据能像商品那样交易,就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法缓解数据不均衡,就能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外部性,从而真正释放大数据交叉融合产生的巨大威力,成为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的重要“武器”。本文将结合当前大数据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开展大数据交易的必要性和产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大数据交易体系的建议和思路,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

1 大数据交易体系建设必要性分析和建设内容思考

1.1 发展现状

大数据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家相继出台大数据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国大数据发展方向及建设重点。部分省份也积极推动并开展了相应实践。其中,北京市依托中关村信息产业优势,相继建立中关村树海大数据交易平台、北京市数据交易平台,快速集聚和培养了一批大数据企业,迅速将集聚势能扩散至津冀地区,形成京津冀地区大数据走廊,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和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南京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与百度、阿里等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领域应用发展。杭州市,利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龙头企业带动和数据开放扶持政策,使大数据发展与云计算有机结合,成为当地信息经济发展的新增力量。广东省依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建设国家大数据研究中心,研发突破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并充分发挥腾讯等公司的带动作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贵州省将大数据作为重点扶持新支柱产业,并成立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另外,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企业抓紧布局大数据领域,纷纷推出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抢占数据资源。

1.2 建设必要性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本身已成为重要的资产。如何实现数据资产便捷有效的交易,已成为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提高行业效率,深度推进产业创新的关键。

图1 大数据交易必要性分析示意图

1.2.1 大数据交易发展面临的形势。数据交易目的是促进数据的流通与数据的最大价值化,不同数据拥有者对数据资产价值和风险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数据外部性认知不足以及数据垄断意识强烈,使得数据交易无法公平合理地定价并有效规避相关风险,数据拥有者无法意识到自身数据的资产属性,缺乏数据公开的足够动力,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而开放的市场环境是促进产业繁荣的重要基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这就导致数据的交易还停留在小众范围内,不利于大数据产业市场的整体繁荣和发展,阻碍大数据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全面拉动作用。当前各地也建立了一大批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逐渐对外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然而由于条块分割等历史原因,数据孤岛普遍存在,传统企业和中小型创业者要抓住大数据浪潮,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数据资源难以获取[2]。

1.2.2 大数据交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各行业用户对数据分析功能的需求更加旺盛,对数据分析的广度和速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不再局限于结构化的历史数据,音频、视频、图像和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迅猛增长,使得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工具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数据规模迅速膨胀,传统的架构设计所具备的可扩展性已无法应对海量数据的增长速度;整合多类型异构数据同时进行分析的技术和工具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缺少成熟、稳定和易用的产品和方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数据传感器的飞速发展,数据类型日益增多,数据源头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必须应对数据整合和共享带来的挑战。目前已有的数据中介和流通平台多偏向于某一领域的数据,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数据需求对接和共享交易平台少之又少。

1.2.3 数据交易是数据价值体现的必要支撑。大数据交易,可为数据交易各方提供标准化的高质量服务,实现供需双方的汇集,推动大数据产业体系快速发展。通过大数据交易,能够保证数据流通路径的持续畅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数据的标准化应用以及实现数据价值的体现和提升,进而保障各类数据的兼容性以及资产权益的厘清,降低用户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的难度,有助于对数据标准化的探索工作以及特定类型数据的元数据的标准梳理,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交易体系,可以对关联数据事先做预先的分析和评估,推动安全技术的规模化运用和探索,防止隐含高风险的数据汇集,尽可能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1.2.4 数据交易是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需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和必然选择,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受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影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分布不对称等多因素,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推进大数据交易,必须突破现有机制体制限制,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思路,寻求可行路径解决问题,而数据交易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产物,从实施层面上突破了现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及瓶颈,将通过用市场的手段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应用,各取所需,各司其职,将有力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局面的形成。

1.2.5 大数据交易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大数据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充分应用大数据,把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可推动经济发展决策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交易将大大促进对大数据的关联应用,探索数据间的关联性,从中找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性信息,并将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转化为政策决策的依据,从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减少因缺少数据支撑带来的偏差,提高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的效率。由此,通过大数据交易体系的建立,旨在完善数据资源服务目录体系,促进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逐步打破“数据割据”、“数据孤岛”的不良发展局面,对盘活数据资产,规范大数据交易行为,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提升数据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管理的服务能力,推动现有产业的升级,激发新兴产业,促进数据商品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流通和交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1.3 建立大数据交易体系的建议

根据大数据采集、处理、共享、开放及应用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大数据交易政策环境的影响,大数据交易体系建立可从交易目录体系、交易标准规范体系、交易机制体制、交易服务平台以及交易生态系统等五方面入手,推动大数据交易体系建设,以提供及标准化、高时效、高质量和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商品和服务,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1.3.1 数据交易目录体系。广泛聚集大数据提供方、开发者、交互平台、使用方及投资者,构建大数据交易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为大数据共享、交换及流通提供参考依据。

1.3.2 交易标准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技术标准,细化交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要求,建立一套安全、可信、公平、透明的大数据交易规则体系。推动制定大数据分类体系、文件格式、传输协议、访问应用程序接口等技术标准,推动标准实施,破除数据流通的技术障碍[4]。

1.3.3 机制体制建设。以交易实践为依托,研究制定大数据定价参考体系,探索建立大数据价格指数。以促进数据交易,规范数据提供方、数据需求方及服务保障方的交易行为,营造良好的数据交易环境为目的,建立数据交易所管理机制。

1.3.4 构建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打破部门壁垒,从技术上、体制上、政策上进行突破、创新及争取,推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加快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企业乃至个人提供数据交易使用场所,为数据所有者提供大数据变现的渠道,为数据使用者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应用。

1.3.5 构建大数据生态系统。以支撑大数据交易平台为出发点,推动建立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应用平台和众筹平台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5]。

2 结束语

综上,大数据蓬勃发展的今天,只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交易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研究开展大数据交易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推进大数据交易体系的建设,才能逐步打破“数据割据”、“数据孤岛”的不良发展局面,盘活数据资产,规范大数据交易行为,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提升数据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管理的服务能力,推动现有产业的升级,激发新兴产业,促进数据商品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和科技创新,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交易体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
惊人的交易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