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建设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2021-09-16赖金茂
赖金茂
摘 要:“课程思政”着眼于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是贯彻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针的必然选择,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必须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健全课程教学体系,畅通课堂教学渠道,提供师资平台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价值塑造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也要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高校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共同致力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对此,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探索解决现实难点的有效对策,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首先,从字面的角度看,“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组合。“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与安排。具体来说,课程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各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的缩写或简称。“思想政治工作”是指特定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某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思政”之“思政”则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即依托特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在这里类似教育学中的“学科德育”概念,即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高校目前开设的学科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显然,单纯从字面上看,“课程思政”之“课程”应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课程,“课程思政”也就相应地理解为依托高校开设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各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然而,关于“课程思政”之“课程”是否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目前学界主要存在“包含论”和“补充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包含论”者认为“课程思政”之“课程”应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包含并覆盖后者。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实践上容易滑入“取消论”或“代替论”的轨道,即用“课程思政”取代“思政课程”,这不仅取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不利于“思政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补充论”者认为“课程思政”之“课程”不应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两套不同的课程体系,各有各的边界,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是主体,“课程思政”是补充。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实践上容易陷入“非主即次”的两个极端,把“思政课程”单纯地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或主流课程,而把“课程思政”简单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课程或次要课程,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都强调育人,但却属于两套不同的课程体系。
“思政课程”特指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灵魂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2]“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方向认同和情感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和价值塑造。“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要调动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履行“思政”职责,赋予高校各类课程“思政”内涵,让所有教师挑起“思政担”,各类课程上出“思政味”,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将“课程思政”之“课程”限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高校其他各类课程,不仅符合党中央有关论述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同时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有助于划清两类不同课程的职责和功能。
一是符合党中央有关教育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學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述明确划分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课程”界限,提出了两类不同课程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和要求,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符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4]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明确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功能,强调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两类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共同致力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三是符合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将“课程思政”之“课程”限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高校其他各类课程,不仅在认识上明确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课程”界限和功能,有利于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同时在实践上也有助于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难点,寻求应对和解决之策,使各类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指依托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在课程教学中以隐藏、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
“课程思政”在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课程思政”建設依然还存在一些难点需要突破和解决。具体如下:
(一)隐性教育思想认识和实践运用存在难度
首先,“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思想认识存在不足。“课程思政”具有立德树人的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侧重以隐蔽、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方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5]由于受到思想认识、学科分类和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各类课程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也尚未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某些课程教师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意识形态的“政治说教”和国家政策的“跟风宣传”,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耗时”又“无用”。甚至有些课程教师片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党建部门、思政部门和辅导员的事情,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毫无关系,缺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教书与育人处于割裂状态。
其次,“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实践运用存在不足。各类课程教师不愿意或不善于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隐性教育功能发挥不足。一是课程“思政元素”运用不足。由于育德意识缺乏,育德能力不足,各类课程教师尚未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尚未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往往只专注于学科课程知识传授,缺乏将政治、道德、思想、信念、价值、情感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二是教师“示范效应”运用不足。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强大的示范性。务必坚持教育者先接受教育,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责任。”[6]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以及西方错误思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某些课程教师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在现实功利面前不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和价值观,甚至出现严重的失德失范行为。教师这种不良的思想政治状况使其难以通过自身的言行教育、影响和感化学生,难以有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
(二)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存在难度
首先,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程度整体不高。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育人的影响力,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程度越高,越是水乳交融,课程育人的效果也就越好。由于不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导致课程教师不能准确地选取和提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使其融入课程教学,其中就包括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未能准确选取人文精神、审美情操、理想信念、道德情感等思政元素,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未能准确选取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创新、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运用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伦理等思政元素。各类课程教师往往把与课程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思政元素硬塞进课程教学中,不仅损害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利于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同时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不够恰当。“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尤如“盐”与“汤”的关系,“思政就像一把‘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功效。”[7]“思政元素”的“盐”不需太多,在融入“课程内容”的“汤”必须讲究时间和火候,讲究方式和方法。“要认真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方式,既不能做‘比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要做成‘佛跳墙‘大烩菜,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之中。”[8]当前各类课程教师往往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看对象,不讲方式,硬生生地将思政元素塞进课程教学中,不仅破坏了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同时也滋生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依然表现为“两张皮”。
(三)育人制度构建与育人行动协同存在难度
首先,高校协同育人制度构建尚不完善。协同育人制度是规范“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激励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开展课程育人的重要条件。“课程思政”不是单一的某一门课程,也不是孤立的某一项活动,它是高校所有教师、各类课程的集体统一行动,需要一定的制度作支撑。当前“课程思政”在领导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约束、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并完善,缺乏必要的制度激励和约束势必导致各类课程教师在课程育人工作中协同育人意识不强、协同育人行动较差,难以发挥“课程思政”系统的协同效应,影响并限制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和实际效果。
其次,高校课程教师育人行动缺乏协同。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尚未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育人合力,表现出教师出力不合力、行动不联动。由于各类课程教师分散在不同的院系和专业,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课程,导致各类课程教师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常常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加之在思想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党建部门、思政部门和辅导员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观念限制了各类课程教师协同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看到专业知识教育,忽略了价值情感教育。缺失“整体”观念和“协同”思想的各类课程教师只能陷入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孤岛”困境,难以以整体、协同、联动的力量共同推进课程育人。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承担的育人功能的重新定位和有效整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关键要建立协同育人制度,健全课程教学体系,畅通课堂教学渠道,提供师资平台保障。
(一)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
首先,高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领导管理制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必須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做好统筹规划,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规范、有序推进。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9]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真正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组织架构和政策制度,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思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高校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和副校长要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组织责任,切实做好党委关于“课程思政”的推动、组织和实施工作。高校教学系部、教务处等部门要在“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等环节,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高校要建立导向明显的考核评价制度。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教师能否将“思政课程”的德育属性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育德意识的高低、育德能力的强弱以及对课程育人的认同程度。调动课程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增强课程教师课程育人责任,关键要建立导向明显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10]要坚持以“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效果作为考核和评价的根本标准,既要兼顾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同时又要突出课程在价值塑造和人格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引导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计划设计以及教案课件编写,有意识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将考核评价结果全面运用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奖评优、岗位聘任、职务调整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以此激发和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健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高校要打造协同联动的课程育人体系。高校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各类课程都蕴含育人资源,要将各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办学使命的内在反映,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效途径。”[11]打造协同联动的课程育人体系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协同推进课程育人,防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要主动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深度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以开放的姿态促进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融通。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课程,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属性和育人功能。同时,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课的吸引力,专业教育课的渗透力,实践类课程的感染力。
其次,高校要打造融会贯通的课程内容体系。高校各类课程尽管归属的学科不同,承载的内容不同,但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深度浸润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和目标要求,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2]积极推动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融合和贯通,实现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交叉渗透和协同共振,确保各类课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畅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渠道
首先,高校要强化课堂教学的管理。高校各教学单位和各部门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中,围绕“课程思政”要求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做好各项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引导并规范“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13]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的制定和课程教学指南的编制,特别是在课程类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时学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为推动课程育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和操作规范。
其次,高校要拓宽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教学、专题讲座、实验演示和形势报告,有意识地将情感、态度、价值、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另一方面,要主动挖掘第二课堂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教育、品质锻炼和价值塑造。
第三,高校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一是现场教学法。依托地方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以故事讲解、人物介紹、历史叙述等方式的现场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升华学生情感。二是集中研讨法。围绕专题进行讨论或辩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表达不同看法,启迪思维,拓宽思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三是故事讲解法。挖掘课程发展史中蕴含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以故事讲解的方式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净化学生心灵、坚定学生信念的目的。四是文献精读法。围绕专题细读深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思想实质,领略文本蕴含的理论价值和作者的人格魅力,达到建构知识、启迪思想和完善人格的目的。
(四)提供“课程思政”师资平台保障
首先,高校要打造具有育人共同体意识的师资团队。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铸魂育人的主体力量。高校各类课程教师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共同致力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习惯、记忆以及地缘和精神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彼此相互依存,亲密互动形成共同成长的整体。”[14]一是要增强教师育德意识。各类课程教师要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将言传与身教,教化与感染相结合,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各类课程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和培训,熟悉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较强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对接能力和融入能力。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时事热点问题,提升辨别、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面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他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那是极其危险的,势必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15]
其次,高校要组建具有服务共享性质的综合工作平台。为解决各类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对话交流、沟通协调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现实难题,必须尽早组建具有协同、服务、共享性质的综合工作平台,推动“课程思政”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一是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根据“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设立“课程思政”研究课题,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热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二是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三是开展“课程思政”经验分享。充分利用集体备课会、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总结分享“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解决“课程思政”建设难题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社科〔2018〕2号),2018-04-12.
[4]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教高〔2019〕6号),2019-09-29.
[5]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9.
[6]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7] 樊丽萍.“课程思政”尝试“将盐溶在汤里”[N].文汇报,2018-01-17,(1).
[8] 易鑫,黄鹏举.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材中——九十六种马工程重点教材全面修订[N].中国教育报,2018-02-14(1).
[9]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0] 沈壮海.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02-08,(3).
[11] 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12][1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05-28.
[14] [德]斐迪 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8.
[15]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