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5白生国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

白生国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时间大多被主课课程和作业所填满,当出现动手实验内容和操作内容较多的小学科学课程时,小学生自然会对其产生极高的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使其与主要课程一般无二,教师应该进行生活化教学法的引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使生活化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得以被充分应用,并发挥出了极大的教学价值和功能。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将生活实例、生活经验、生活体验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以生活应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进行意趣盎然的科学课堂的构建。本文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有所帮助。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充实教学内容

在图文并茂的小学科学教材的应用和教学中,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课本,但其教学内容较少,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差异和距离,无法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科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法的实施,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使科学内容得以丰富和充实,科学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生本教育理念的普及,使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发的重视,通过生活化教学法的实施,促使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意识的形成,同时也使科学思维得以激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以此达到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本质,使得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总是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教师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增加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为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生活为线索,优化课堂导入

作为生活与课堂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课堂导入能够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缩短适应时间。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较多的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倾向于运用生活经历,促使学生结合生活常见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行联想,以此实现更加有效的课堂导入。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这一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将游乐园或者广场中常见的“跷跷板”作为导入话题,让学生进入游乐园中玩耍的场景,当时跷跷板是怎么上下浮动并保持平衡的,勾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其对杠杆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更快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以生活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科学知识讲解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和记忆科学知识,教师用理论讲解与实验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但传统的科学课堂,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加以少量且需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而对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就只能单纯地进行教师演示的重复,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可见学生只是将实验当作了教师布置的作业,认为按照教师的操作亦步亦趋地完成即可,缺乏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科学教师应代入生活场景,以营造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氛围,以极具趣味性的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电和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灯泡电路、短路电路、通电线圈等相关的小实验,并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兴趣点进行实验流程的适当简化,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场景,如,小灯泡为什么亮,是因为有电,并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操作的步骤进行动手实践,以观察到真实的实验现象,体验实验的乐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生活为基础,构建教学氛围

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注重与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交流,进而为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具体的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在充分考虑学生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性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具备善于观察学生闪光点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并进行畅所欲言的课堂发言。在此基础上,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对学生在课堂的良好表现进行肯定与赞扬。这样尊重而又激励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要求,适当运用一些诙谐的语言,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能量和太阳”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一些谚语、俗语等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或者使用一些生活化的语言展开教学,进而在拉进学生与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地展现一些地貌特征,以实现对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以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和素养。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给学生讲“桥的形状和结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的意识。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模拟桥的搭建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设计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实施者,再用一些纸片或者木板模拟搭建桥的材料,来进行这个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又如,小学科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习小组共同制作自行车的模型,在模型制作好了以后可以进行这样的科学练习,就是一个学生说说自行车的组成零件,另一个学生在模型中找出相对应的零件,其他的学生负责检查,以此来进行重复性的练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熟练掌握有关于自行车机械方面的知识。

(五)以生活为保障,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識,促进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很好地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给学生讲“神奇的小电动机”这部分科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或者发电机。学生们通过互相交流,发现了电动机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这就使得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实践与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六)以生活为素材,组织课后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就是可以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道理以科学性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有更加科学的了解。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加强课后引导,毕竟小学科学是无法脱离生活的学科,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科学的寻找,以促进科学和生活的完美融合。如,在教学“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个直观趣味性强的教学工具进行各类动物的展示,或者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之后将课后作业布置为“动物的种类和名称”或者“我们可以为动物环境保护做些什么”,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促进生活化体系的完善,进而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生活化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科学教师应立足科学课程特点进行生活化元素的引入,并通过以生活为线索优化课堂导入、以生活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以生活为素材组织课后实践活动等策略的实施,实现生活化教学与小学科学课程的完美融合,从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2]郝智云.小学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9,(37).

[3]欧士龙.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以科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内容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