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1-09-15丁隆
丁隆
6月13日,中国驻伊斯兰合作组织(简称伊合组织)代表陈伟庆向伊合组织秘书长欧赛敏递交任命书,这是中方首次任命驻伊合组织代表,标志着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站到新的历史起点。
全方位务实合作的多边平台
伊合组织成立于1969年,为政府间组织,原名伊斯兰会议组织,2011年更名。该组织是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产物,也是世界上极少数基于宗教纽带设立的国际组织,旨在协调伊斯兰国家政治立场,增强伊斯兰国家的集体力量,维护穆斯林权利。57个成员国遍及中东、中亚、西非、北非和南亚,覆盖人口超过14亿。秘书处设在沙特吉达市。
伊合组织诞生于伊斯兰世界危机感空前的20世纪60年代末。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惨败,丢失大片领土,被视为伊斯兰教圣地的耶路撒冷也被以色列完全占领。在危难时刻,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在伊斯兰世界普遍兴起。1969年8月21日,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部分建筑遭纵火焚烧,伊斯兰世界被悲愤情绪笼罩,这直接推动伊斯兰会议组织在当年成立。巴勒斯坦问题是该组织成立时关注的首要议题。然而,巴以冲突久拖不决,中东和平进程也在进入21世纪后陷入停滞,泛伊斯兰主义思潮随之陷入低潮,伊斯兰会议组织也陷入沦为“清谈会”的尴尬处境。一方面,该组织成员国众多,地理分布广,各国政治立场和优先议程等差异较大。另一方面,该组织内部还存在机构小而议题多,运行效率低等问题。由于外部影响力和内部凝聚力的不断下降,伊斯兰会议组织改革迫在眉睫。
2011年,以更名为标志,伊合组织开启改革进程,目标是转型为促进成员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多边平台。由于伊合组织成员国覆盖多个人口密集、族群冲突严重、国家治理能力薄弱的地区,伊斯兰世界的安全治理与冲突解决成为改革后伊合组织的聚焦点。此外,由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肆虐,部分美西方国家煽动的“伊斯兰恐惧症”在全球泛起,伊合组织把反恐与去极端化作为自身新使命,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实地考察,向成员国提供去极端化工作指导,在遏制极端主义、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度肯定中国去极端化努力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往来源远流长,中国与伊合组织开展友好交往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74年2月,周恩来总理向伊斯兰会议组织第二届首脑会议的召开致贺电,开启了双方往来的正式篇章。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双方各层级关系不断发展。民间层面,该组织及其下设金融机构对中国地方发展提供了诸多援助。官方层面,伊斯兰会议组织高层多次访华。2005年7月,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伊赫桑奥卢首次访华。2009年8月,伊斯兰会议组织代表团访华,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新疆实际情况,驳斥了美西方对华无端指责。
2010年,中国与伊合组织关系进入新阶段。当年5月,中国派员以会议主席国客人身份出席伊斯兰会议组织第37届外长会议。6月,伊赫桑奥卢率团第二次访华,并广泛深入实地考察,了解中国穆斯林真实生活状况。12月,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翟隽率团访问伊斯兰会议组织总部,并同伊赫桑奥卢举行会谈。这是中国政府代表团首次访问该组织总部。2012年,温家宝总理出访沙特期间会见伊赫桑奥卢,探讨了发展双边关系新途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伊斯兰国家积极响应,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伊斯兰国家,有力改善当地发展条件和民生福祉。
2019年6月18日,伊斯兰合作组织与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15个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参访新疆,通过实地交流考察,伊斯兰合作组织高度赞赏新疆发展成就。图为参访团在喀什一户农家做客。
去极端化成为中国与伊合组织共同语言。过去一段时期,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蔓延,人民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中国政府系统治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辅以去极端化措施,旨在实现新疆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業,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中国的治理政策遭到部分美西方国家的歪曲抹黑,它们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对中国进行肆意诬蔑,编造“种族灭绝”的谎言,妄图达到以疆遏华的目的。与部分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全球去极端化事业的重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伊合组织一直以来都积极支持并公允评价中国的去极端化事业。该组织曾多次派团访华,赴新疆实地考察,走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经学院,与学员、教职人员和群众广泛接触。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伊合组织从事实出发,公允持中地做出评价,赢得普遍赞誉,也捍卫了自身信誉。
此外,伊合组织主要成员国还在各个层面支持中国打击恐怖主义与去极端化工作。2019年3月,在第46次伊合组织外长会议上,个别成员国在西方威逼利诱下,妄图炮制反华提案,但主要伊斯兰国家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义正辞严地驳斥了对中国的造谣中伤。会议最终决议高度肯定新疆发展成就,对中国政府维护穆斯林权益、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的努力予以高度评价。同年7月,50国常驻联合国大使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支持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其中包括沙特、阿联酋、埃及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是伊合组织成员国。这些国家驻伊合组织代表和驻华大使大多曾赴新疆实地考察,亲眼目睹新疆的发展成就和人权保障水平,指出访疆期间所见所闻与西方媒体报道截然相反,敦促西方国家停止造谣生事。他们的表态有理有据,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抗疫合作树典范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同伊斯兰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疫苗研发与生产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树立了团结抗疫的典范。疫情暴发之初,伊合组织专门召开会议,呼吁成员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以科学精神素养进行溯源研究,反对偏见与有罪推定。2020年3月,伊合组织秘书处发表声明,高度赞赏中国本着透明原则同各国交流疫情信息。2021年6月14日,中国外交部同伊合组织下属伊斯兰开发银行(简称伊开行)签署关于援助伊开行成员国建设抗疫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协议。根据协议,中方将支持在11个非洲伊斯兰国家开展抗疫公共卫生实验室器材采购、人员培训等工作。
在去极端化和抗疫等方面的相互支持、精诚合作,加深了中国与伊合组织的传统友谊与政治互信,为双方关系迈向机制化奠定基础。此次中国任命驻伊合组织代表,在双方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双方合作水平提质升级,达到历史新高度。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伊合组织合作机制化程度有望不断提升,这也将为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发展双边关系提供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