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太平洋岛屿地区为长远战略利益布局
2021-09-15赵少峰
赵少峰
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由波罗的海和黑海直通大西洋,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大国。近年来,俄罗斯不断介入太平洋岛屿地区事务。尽管客观存在的遥远距离妨碍了俄在这一地区的力量投射,但是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仍展现出了积极参与太平洋岛屿地区事务的意图。
太平洋岛屿地区重新进入俄外交视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和苏联就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期争夺。欧美国家与太平洋岛屿地区接触较早,在这一地区的军事政治存在较为强大。为了展开与美国的争夺,获取更多情报信息,苏联抓住美国与太平洋岛屿在托管地独立、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以及禁止核试验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的机会,迅速参与该地区事务。20世纪70年代,苏联与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汤加等岛国建立外交关系。1985年,苏联与基里巴斯签订了总金额约为150万美元的渔业合作协定,这项收入相当于当时基里巴斯年度预算支出的约四分之一。1986年,苏联又与瓦努阿图签订了渔业合作协定。在与太平洋岛国合作方面,苏联的渔业投入明显高于美国,但比渔业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美国军舰活动的情报。苏联还寻求使用岛国的港口进行补给,例如苏联曾尝试以经济援助的形式参与汤加、萨摩亚的港口建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但很快就进行了战略调整,转向“全方位”外交,提升了对亚太地区的重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国际权力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使得俄罗斯外交方向调整进一步深化。2016年11月,俄罗斯在其公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理念》中写道:全球权力和发展潜力正在分散,并向亚太地区转移,侵蚀着传统西方大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的格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在这种判断基础上,俄罗斯决定进一步加强本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改善与地区各国关系。俄罗斯有兴趣积极参与亚太一体化进程,推动在亚太地区构建一个包容、开放、透明和公平的集体安全与合作架构。就太平洋岛屿地区而言,俄罗斯提出在大洋洲地区保持影响力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2017年11月初,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见了参会太平洋岛屿地区各国外长,强调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挥的重要作用。
多元化方式推动合作
近年来,俄罗斯开始寻求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加强俄与太平洋岛国联系。第一,加强军事交往。俄罗斯是军事大国,太平洋岛国则普遍拥有庞大海洋专属经济区需要维护,彼此开展军事合作的潜力很大。从2015年起,俄罗斯开始推行海军复兴计划,改变“只见大海不见大洋”的状况。俄罗斯亦寻求加强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军事存在,展现俄军事实力。2017年12月,俄罗斯派出两架远程轰炸机对靠近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亞比亚克岛的军事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2018年5月,俄罗斯军舰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访问,这是俄罗斯海军第一次对前澳大利亚属地进行访问。
2018年11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第二,加强各层级互访,密切外交互动。2018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举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与巴新领导人举行会谈,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同年,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总统希尔达·海涅访俄。2019年,斐济议会代表团前往俄罗斯访问。俄罗斯与太平洋岛国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项目合作,例如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和帕劳等国官员在俄罗斯外交学院接受培训。俄罗斯还推动加强与太平洋岛国互设外交机构,目前已经有萨摩亚、帕劳、斐济等国在俄设有名誉领事,俄罗斯则在巴新、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帕劳和斐济等国设立名誉领事。为了加强人员交流,俄还与斐济(2012年)、瑙鲁(2015年)、瓦努阿图(2016年)等签订了互免签证旅行协议。
第三,利用国际组织平台扩大与太平洋岛国的互动。联合国大会休会期间,俄罗斯外长时常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会议。2018年4月,俄罗斯与斐济签署《关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斐济共和国外交部之间的协商计划》,再次强调在双边场合以及在主要国际组织休会期间,在有希望的合作领域促进俄与地区国家之间的互动。
与斐济、巴新关系最为紧密
在太平洋岛国中,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最为紧密。斐济是太平洋岛屿地区的交通枢纽,许多域外大国在斐济设立有使领馆,一些国际组织也在斐设有办事处。早在1974年,斐济就与苏联建交,但随后很长时间内两国之间几乎没有互动。2006年,斐济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随即对斐济实施了制裁。澳大利亚还试图推动联合国将斐济军人列入维和行动人员黑名单。同时,斐济在太平洋岛国论坛和英联邦的身份被暂停。面对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斐济政府启动了“向北看”政策,致力于使斐济的对外关系多样化,加强斐济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关系。
2012年2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访问斐济。2013年,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访俄,与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三项协议和两份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军事合作协议。其后,俄罗斯向斐济提供了多批武器援助,俄罗斯导弹和炮兵军官尼古拉·帕辛中将还率领军事教员代表团赴斐帮助训练斐济军队。兼任驻澳大利亚大使的俄驻斐济大使也时常奔走于堪培拉与斐济首都苏瓦之间,协调两国关系。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陆地面积第二大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俄罗斯科学家、民族学家、生物学家到访巴布亚新几内亚。1976年,苏联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建交,双边互动也逐渐频繁,但是长期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仍较为薄弱。近年来,俄罗斯与巴新合作加速发展。2019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代表团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一项深化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包括俄罗斯为巴新学生提供在俄大学用英语学习的机会等。2021年5月,俄罗斯宣布向巴新提供新冠疫苗。
当前,俄罗斯已经与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萨摩亚、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图瓦卢、瑙鲁等十个太平洋岛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俄罗斯与岛国之间发展关系仍面临着遥远地理距离的挑战。2012年,俄罗斯开始接触所罗门群岛并试图与其建立外交关系,但时至今日仍未成功。还需要看到的是,俄罗斯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从太平洋岛屿地区获得大多的实际利益。不过,俄罗斯加强与这一地区国家关系有着较强的象征意义,是俄推动全球多极化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意在为俄在这一地区谋求长期战略利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