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特点研究
2021-09-15冯政龙
冯政龙
【关键词】干部政策;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组织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光荣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显得格外重要。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他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事实上,从中国革命的背景来看,高度组织化的干部队伍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回顾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岁月,着重分析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特点,能够为新时期党的干部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干部政策最基础的原则和根本的保障,坚持党管干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全党的力量去保证和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强调党对干部的一元化领导是保证党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不发生颠覆性错误的基石。党对干部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党组织的力量,有力地保障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各个阶段党的政治任务,因此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空前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组织路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强化“党管干部”的原则可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方向。因而党的干部政策一大特点就是党的干部路线必须随着不同革命阶段的政治路线而变化。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必须会打仗、筹款、建立根据地,以保障党的政治路线的实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干部政策就必须相应地调整到建设的方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党的干部政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1989年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管干部的原则都为我们党的事业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陈云同志曾谈到,党的事业要成功要发展就必须有坚强的党的干部。如果没有党管干部的原则,就没有集中统一、纪律严明、严肃活泼的党员队伍,也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二、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干部标准
中国共产党“尚贤”的干部政策是聚才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谈道:“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因此这个时期提出的“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干部政策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那样,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反动力量极为强大的背景下,没有强大的干部组织是不足以完成革命任务的。1944年,为了进一步团结党内外各方进步力量,共同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进一步明确了干部政策不应该受到地域、文化等限制,应当提拔真正有能力、对革命忠诚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不同时期不断适应,培养具有坚强革命意志的干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进一步扩大党的干部选任范围,真正做到了四面八方、五湖四海。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撤除了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障碍,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上将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写入党章。回望延安时期,正是中国共产党开放務实的干部政策,使延安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
三、强调党内民主与党内纪律集中统一
强调纪律性是政治组织兴旺发达的重要特征,在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史中,各个朝代都在不断探索政治组织的监察机制以加强纪律建设,并冠以儒家的“修身齐家”的政治伦理道德,“青天”成为一种理想的官员标准。但是,在整个封建帝制阶段,官员腐败、纪律松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组织纪律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强调党内的纪律问题,1927年4月27日,在国民党背叛革命的生死存亡时期,在武汉召开了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强调了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并首次通过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为党第一个自我监察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在十分困难的背景下展开革命斗争,党员干部自身的纪律性至关重要,因为自身纪律缺失将会导致党组织涣散,脱离群众,最终导致革命失败。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党的纪律问题,他提出要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同时要让普通党员监督党的领导干部。此外,为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大会还首次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党内法规。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时期,党员数量从长征结束后4万多快速增长到40万,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组织纪律建设极为重要。
真正的纪律和民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只有发扬了充分的民主,才能使组织的纪律性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并严格地遵守,但如果只强调民主而忽视了纪律,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担负不了革命的重任。延安时期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全带来了党内纪律制度的完善,也回答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
四、以干部教育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干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建党初期就尝试通过建立干部学校等方式进行干部教育。延安时期,干部教育走向成熟,重视干部教育成为党的干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党中央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在延安陆续创办了大批学校,其中较为典型的干部教育学校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党校,中央党校是专门培训党的高级干部,边区政府党校主要是培训基层干部。第二类就是抗日军政大学,抗战期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量的军政干部。第三类就是专业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科学机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1938年5月在延安成立的马列学院,由于马列学院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培训人员较少。马列学院抽调了部分精通外语和理论的专业人才组建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翻译马列著作的编译局,这些著作的翻译和出版促进了马列主义的传播。第四类是普通干部高等学校,学科范围广,涵盖政治、文化、艺术等多种学科,为延安时期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进行学习竞赛,看谁学得多一点学得好一些,并将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定为党的学习节。为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彻底整肃思想,清除“左”倾错误思潮,1941年毛泽东同志发动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此次整风运动共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整风,一个是一般干部和普通干部的整风。整风的方式主要是认真阅读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总结经验,逐步取得思想认识的一致,增强党性,改进工作。通过整风运动,大大消除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党内干部高度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胜利。延安时期通过整风和干部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干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这种方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典型特点之一。
五、结语
干部,原意是指行伍中单个的骨干成员,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和党的细胞。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百年的奋进岁月中,党员干部已经历数代人,每一代干部都勇于肩负使命担当,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不但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也探索出了一系列教育和培养干部的方式,最终形成了成熟的组织路线。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今天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務,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危机。因此回顾延安岁月,总结延安经验,对于今天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锻造新型革命政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薄谊萍.延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7.
[6]赵耀宏.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党的文献,2005(06):64-67.
[7]杨利文.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的新发展[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02):77-82+159.
[8]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61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