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融有序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1-09-15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按照扩大开放“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一行两会一局”宣布了多条开放措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接下来,进一步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推动金融业系统化、制度化开放,加快建立多样化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助推自贸区试验区发展等工作更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云南金融抓住机遇,积极求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进程,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坚持有序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升金融支持沿边开放支撑力。
改革创新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
围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金融对外开放拓展自贸试验区发展空间主旨,有序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对外开放。
其中包括: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理财子公司或其分支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或其分支機构,鼓励金融机构为自贸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跨境产能合作等重点领域发展提供长期信贷资金,支持设立金融科技公司。并尝试凭借企业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对境内外资金进行集中运营管理,开展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集中管理、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和净额结算等业务。
同时,云南银保监局结合云南省首批确定的5个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发展特点等,深入研究金融服务重点。通过专题培训会向5个联动创新区管委会及所在州市金融办负责人讲解可在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的监管政策、自贸试验区相关试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等,努力推动将自贸试验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创新成果向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在更大范围释放金融改革创新红利。
提升支持沿边开放“三力”
在当前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云南金融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升支持沿边开放“三力”,实现金融支持沿边开放的目标。
增强金融实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沿边开放的支撑力,一是要着力推动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组织、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补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三是要发挥昆明和沿边州市各自的优势,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探索不同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
扩大沿边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沿边金融开放的竞争力,一是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市场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二是要推动人民币对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区域交易;三是要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四是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从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市场对接等方面促进政策更好落地生根,并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五是要继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继续深化与周边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本币结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交流与合作。
加大市场培育,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政策保障,充分发挥沿边金融的作用力,一是要增强经济基础,使金融创新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发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二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逃废债行为打击力度,持续推进完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借资、借智、借力为云南沿边金融开放提供支持。加大对高质量外资的引进力度,加大对发达地区先进服务、技术、人才的引进,营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试点成效显著
随着云南省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和支付等业务办理更加便利,有效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376.77亿元,同比增长41.88%。其中,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211.05亿元,同比增长7.62%,主要是同越南、老挝等国的货物贸易结算增长;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165.72亿元,同比增长138.62%,主要是跨境投融资结算大幅增长。
截至目前,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服务贸易支付便利化”使企业服务贸易支付办理时间从过去的1至2日缩减到15分钟左右,极大地便利了涉外企业。截至2021年6月,共为208家企业办理了638笔支付备案,总金额达5.8亿美元。
未来,云南金融将以“全新格局”推进对外开放,让云南从对外开放末端逐步迈向前沿,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进程,以更高水平的金融对外开放助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