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光荣:品味壶意在趣不在理

2021-09-15陈定伯刘海军

中华手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艺新民泥料

陈定伯 刘海军

很多人关注吴光荣是从1997年才开始的。

当年,故宫博物院提出,希望收藏他的5件紫砂壶作品。在那个朴素的年代,缺乏名利观念的吴光荣开始还应允不下来,后来经商量后才挑了3件(包括夫人许艳春的1件)作品。殊不知,这3件作品成了故宫博物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典藏的当代紫砂壶艺作品。

从此,吴光荣紫砂壶名贯宜兴和紫砂界。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94-1995年,他的作品就被各大报刊报道过,被认为是“开创了紫砂壶艺新境界”。而他的作品也因新颖、奇特得一雅称——“吴壶”。

“吴壶”到底独特在哪里?他又是一位怎样的紫砂陶艺家呢?

“吳壶”破局之难

紫砂茗壶,作为泡茶的专用器具,兴起于明中期,大约有500年历史。因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紫砂壶艺一开始就饱含文人倡导的人文性,尤其注重神韵。

在紫砂壶艺发展中,因为文人和书画家的介入,再经过数百年的洗礼提炼,让它具备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点,在“曼生十八式”中表现明显,其命名及题铭就表现出器型与人文内涵较高的契合度,形成了温雅、敦厚、蕴藉的审美意向。

然而,现代社会经过飞速发展,紫砂壶在重获青睐的同时,遭遇了与现代审美相抵触的尴尬,不可避免地凸显了一种过去时的老套和陈旧。

作为一个传统艺术门类里的艺术家或工艺家,他们当下要追求什么?承担些什么?依照老式茗壶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这只是传承,而非真正的发展和创造。作为一个艺术家,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时代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时代气息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时代光彩,这才是他们的根本使命。

无疑,吴光荣就是最早自觉担负起这一使命的紫砂行者。

而本就小小的、具备实用功能的紫砂壶,艺术创造空间有限。更重要的是,数百年来,前人已经在人文、艺术化方面下足了功夫,创新何其之难。另一方面,抽象之意的时代精神应如何具象化于紫砂创作?它们与紫砂壶这一具体的器物又该怎样做到自然融合?同时,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数百年来,紫砂壶艺受文人精神浸染很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自洽、完美而丰富的体系。这个“局”是广受业界内外高度认同的。

那么,身为“破局者”的吴光荣,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难度可想而知。

从“摔壶”到“捏壶”

作为“破局者”,吴光荣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以“摔壶”和“捏壶”为创作方向的曲径。

“传统的壶艺成型是靠众多工具来规范和辅助制作完成的。‘摔壶‘捏壶首先是观念,其次是方法,主要是在传统基础上换个玩法。”吴光荣制作紫砂一直保持着一种“玩”的心态,而这恰恰表露出了他蓬勃的创作欲望与学者式的无畏,也成就了其作品的独特个性。

“摔壶”,简单地说,就是在制作时将筒身往工作台上摔,利用摔力与筒身内气体的相互阻抗,使尚处软态的筒身形成有意味的波曲和皱褶。但具体而言,“摔”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摔”之前要熟练掌握泥性特点,没有设计草稿,制壶多为即兴。所以,“摔”并非单指筒身,而是包括全壶;也不只是一种具体工艺,而是包括了紫砂工艺理念和紫砂审美上的一种全面革新。

“捏壶”缘起于传统的泥片成型方法,让人联想到北方的面食制作,如包包子。所以吴光荣尝试用包包子的方法捏制。通常情况下,他会将几块干湿不同的泥料加工成泥片,然后进行制作,虽然软泥片成型容易,但保持和固定形态较难,这时需借助电吹风等快速固定形态。待形态基本固定、稍干后,即可做后续加工。“捏壶”让人再次认识到紫砂泥料的可塑性,依靠这一自然属性,可随心所欲实现创作者的想法。

“摔壶”与“捏壶”重在考验手的能力表现,通过摔或捏所呈现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泥料,常常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过程有紧张,也有放松,但都需要谨慎对待,认真掌控。否则,欠一点不美,过一点则前功尽弃。“关键在于熟知不同泥料的特性,掌握泥料的干湿变化,再加上想法与手的能力。”

这两种方式其实是吴光荣对传统紫砂壶在当下的一种反思:紫砂壶必须用那些工具做吗?不那样又能如何?……20世纪90年代,当“摔壶”“捏壶”出现的时候,犹如紫砂界的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当代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张道一盛赞其“做到了老子所希望的‘大制不割”。

从“摔壶”到“捏壶”,来往于江苏宜兴与中国美院,躬身于案头和作坊,吴光荣心无旁骛,一心制壶、研壶。为此,他10年前买的诺基亚手机从未换过,有人送他的苹果手机也都被转送了朋友,“嫌烦,没用!”

这一切只要走进他的工作室就会明白:四壁是“顶天立地”的书,包括美术类、陶艺类、文史类的。而且他还有一个“癖好”——坚持用小楷写日记。如今,线装的宣纸本,已经挤满了书架的好几格。他还把几百年来历代紫砂壶的器型都画下来,梳理出了长达15m的紫砂壶器型演变手稿图。它们共同见证着20多年来,吴光荣对紫砂陶艺学术研究的不断追求和深入。

“创新,既可以了解传统,也可抛开传统的束缚。”吴光荣认为:“好材质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紫砂的表现形式应该不只停留于壶。”从这句话,似乎可以窥见到他的紫砂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何践行“新民艺”

除了紫砂创作,吴光荣近几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民艺展览上。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对民艺在当下的发展有了一些独特的看法,并提出了“新民艺”的概念。

“我理解的‘新民艺是一种研究民艺和观察民艺的方法。”而与之对应的,吴光荣对民艺的理解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秉承着对“新民艺”的这一理解,近几年来,吴光荣策划了数十场展览,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切入,通过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情境,吸引年轻人关注,推动民艺在中国的发展,进而逐渐理清和接近民艺的本质。

2015年,经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推荐,吴光荣从中国美术学院的陶艺课程讲师调任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他将外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东西,经过梳理、提炼,最终一一呈现给大众。例如他早期做过的一场“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筹备期间,他和团队用文献将有关茶的整个历史串联起来,然后向其他博物馆和私人找来一些老物件,包括一组出自河南巩县的唐代茶具明器,如陆羽像等。展出现场被划分成3个部分:第1部分是文献,梳理中国茶具的历史流变;第2部分是一册稿本。那是他在天一阁博物馆发现的一本专门谈紫砂壶的稿本——《七十三壺图》,他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并把这73件作品复制出来,一起在现场展示;第3部分是新中式的茶空间家居设计, 从家具到陈设,包括不同的茶生活,甚至盆景等,希望给观众一个参考。因此这次展览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大反响。

“所以,对民艺的研究,如果不能立足对当下的思考,或许就没有‘新民艺的出现。”吴光荣希望以此推动民艺在中国的发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让“新民艺”在更多人内心撒下一颗种子。

而眼下,他最想做的就是编撰《明清紫砂史料叙录》。在他看来,中国紫砂史从来都很欠缺,而当下民间的工艺家们又没有研究条件,所以,作为高校学者,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完成这一使命。这或许就是他说的“下一个10年最想做且有想法的东西”。

Q:您最近主要在关注什么或忙些什么呢?

A:最近主要忙于展览、教学和课题的事。“十三五”规划刚结束,前面一些展览的图录正在编辑阶段,准备出版。由于忙于策展,故暂缓创作以及对新创作的思考,但对于“手的能力如何体现”,一直是我最为关注的,不仅在做陶上,也包括其他一些材料。

Q:有人说紫砂最重要的是工艺、造型,也有人说是融合诗书画印外露出来的气韵或泥料。对此,您怎么看?

A:紫砂(紫砂陶中最具代表的是壶)原本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器皿,是商人、官员、文人合力提高了紫砂壶的层次与品位。商人经营紫砂看重的是名家、工艺、泥料;文人看重的是造型。我认为壶的造型最为重要,其次是工艺、泥料。传统中的经典造型,后人难以逾越。依样画葫芦只是满足一般人的生活所需,不算什么。品味壶艺的最高境界在趣不在理。在当代,能代表紫砂壶艺的一定要有个性。若从手艺角度来说,人对泥料的掌握与发挥虽然得到了充分展现,但还有许多方面可以探索,如泥料、形态、表现、烧成等。

Q:有报道称您“让古老的紫砂壶焕发出当代的人文精神光彩”。在您看来,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A:这是别人对我的鼓励。传统不应该只有传承,更应该有所创新,关键在于对传统的认知、理解和有没有这种能力。“当代的人文精神光彩”就是重塑紫砂器具的经典形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换,从而赋予器物批判性的思想品格,其创作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Q:您是否遇到过创作瓶颈?是如何克服的呢?

A:创作遇到瓶颈是常有的事,但基本上都可以跨越过去。倘若过不去,可玩玩其他材料,对比不同材料的区别,看看不同材料是如何做手工的。

Q:作为紫砂领域资深创作者和研究者,您觉得紫砂创作领域或紫砂行业近些年主要存在的问题、状态变化及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A:近些年来,一些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宜兴以做陶为生,其制品之壶艺相较传统壶艺已有所变化。但大部分作品受市场因素影响较为保守,多以消费市场为准,所做作品与传统并无不同;另一方面,追求民间形式的壶艺相对较多,真正懂壶艺的人不多,好古、追求传统仍然是主流。

未来紫砂陶艺的发展一定是两条路子并行,互不排斥。做传统的仍会继续,做新观念、有想法和有当代语言表现的定是少数,但会一点点多起来,定会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

Q:您提出一个概念叫“新民艺”,能给我们具体谈谈您对新民艺的理解和推动吗?

A:这个“新民艺”与民艺的新旧无关,而是一种研究和观察民艺的方法。

当下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村人来到城里,城里人去了农村,这种位置对换在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对民艺的研究,若不能立足当下进行思考,如果不做民艺相关展览,可能就没有“新民艺”这一概念出现。

前辈学者们研究民艺,常常将民艺定位为民间相关的艺术、技艺、手艺、美术、工艺、民俗艺术或乡土艺术等,认为“民间工艺或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的根”,并以此推动着整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我理解的“民艺”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所产生的相关物品、日常生活器具、技艺、民俗思想等,有的已经过去或延续下来,有的正在发生或变化着。虽然这样理解有些简单或是勉强,但基本概念还是清晰准确的,我希望通过展览,或许可以逐渐理清和接近民艺的本质。

近几年来,秉承着对民艺的认知与理解,我们策划了数十场展览,基本角度都是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切入,将具体的生活片段放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思考,并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现,用文献、器物、图标、影像等多维度进行剖析解读,将传统生活方式中精彩的部分融入当下,以此来推动民艺在中国的发展,让年轻人了解、认知过去,树立文化自信并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民艺新民泥料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柳宗悦民艺思想中的“数理”观
略论柳宗悦“民艺”理论及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民艺记录师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