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
2021-09-15陈年喜
我曾在北京稀稀疏疏地生活过两年时间,在顺义区李天路,在朝阳区管庄至金盏乡温榆河的漫长城际线上,度过了两个秋天。对于一个中年日深的生命来说,这也是时间与命运的双重刻痕。
一
2015年夏天的某个下午,天气异常燥热,我百无聊赖地坐在老家门前的核桃树下纳凉。这是一棵衰老的核桃树,已多年很少结果,但枝叶在夏季里依然茂盛。头顶树杈上的一只蝉,叫一阵,停一阵,毫无规律地停停歇歇。这时,突然接到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是一位姑娘,在确认了身份后,她告诉我,她们团队受四川卫视之托,将制作一档大型诗歌文化节目,邀请我参与创作录制,有酬。
半月前,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我接受了颈椎手术,在颈椎的四、五、六节处植入了一块固定的蚕状金属件。十六年的矿山爆破生涯,潮湿、地热与寒冷,漂泊、爆破与机器,我像一只奔跑的容器。金属矿石经过我的手,水一样漫出洞口,漫向时代大工业,没想到它们其中的某块,在炼石成钢后又折返回来,以精致的合金形状给我以回报。此时,我戴着颈托,疼痛沉重,希望与绝望游走于身体的每一个晨昏。孩子在镇中学读书,爱人每天在庄稼林里忙碌,家庭收入戛然而止,除了接受邀请,我还能干什么呢?虽然将面对的是一个巨大陌生得让人害怕的城市与题目。
节目正式录制时,已经是庄禾遍熟的深秋时节,我到北京那天,是农历九月十八。
如果以长安街为中心,顺义区李天路离北京中心还很远,这里是靠近首都机场的城郊。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被安排住在这里的一家宾馆里,这里成为此后我们一群人生活进出的大本营。最近的公交站是东直门站,之所以记得它,是以后去往录制节目现场时,无数次经过它,无数次看到匆匆进出的人流、车辆的居离合分。北京的秋天在色谱上显然比商洛山深一个刻度。马路边两排长长的杨树林,叶子正在赶赴深黄,有风无风,都会落下一阵子。北京的底色是灰蒙蒙的,天地一色,甚至包括人群和建筑,而金黄的杨树,为它们添上了一抺亮色。
节目的内容是诗人创作诗歌,由搭档的歌手谱曲演唱,同台PK,优胜末汰。每期六组,加上一个闯擂组,也就是七组人马竞秀。我的搭档是上海人,他早已成名演唱江湖。
生活、经历、审美与文化的巨大差异,使我和他很难融洽,但是,已经成为一组搭档,便不容更改。节目组的意思也是希望让我们两个种种方面迥异的人,交流、碰撞、撕裂、融合,产生出不一样的火花。他们知道,这是观众希望看到的。
节目组照顾我归途遥远,让我住在宾馆里创作,而别的人,每星期一场PK结束,或胜或汰,都各奔东西了,直到下一场PK开始,才会归来。而下届的对手与踢擂选手更具名头与实力。
这是一个苦闷的深秋,除了苦闷于永远无法满意的创作,更苦闷于孤独。虽然我已有近二十年的诗歌创作经验,对于适于谱曲和演唱的诗歌形式与内容却是陌生的,这是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每首作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没有半点从头再来的余地。毕竟是PK,谁也不愿被PK下去。
我开始广泛聆听,从美声到揺滚,从京剧到昆曲,汪峰、杨宏基、于魁智、董湘昆,一首一首地听。总之,每创作出一首诗歌,都要听一百多首歌曲与戏曲,希望从中找到启示与灵感,希望在PK中给人以惊艳。后来证明,这仅是我个人的设想,个人的一厢情愿。因为谱什么样的曲,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决定权在另一个人身上。
我的搭档很忙,在他经纪人的策划安排下,全国各地飞,一场演出接着一场。我们无法见面和交流,他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演唱会上。有时候到了录音棚开录,他还迟迟赶不到。我像在进行一场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单独应试。
秋天越来越深了,每天早晨,杨树叶子在地上都是密密一层。翻过燕山长城的北风吹过来,驱赶着它们。飞驰的车轮从它们身上辗过,它们像浪一样荡起落下,又依然完好,汽车产生的巨大的风速,仅仅使它们分开又合拢。清洁工的扫帚每天把它们归拢、堆积起来。
我习惯一个人在宾馆外的马路上走。长长的沥青道路,大部分时间空寂无人。不知它们哪里来,哪里终,感觉它们永无尽头。我知道,它们通向繁华,也通向衰落,通向过去,也通向未知的明日。真是奇怪,在我所有节目的诗歌里,竟都是秋天的主题,秋天的孤独,秋天的哀愁,命运在秋天的来路与去处。
我经历过长白山的秋天,喀什叶尔羌河流的秋天,北漠包头的秋天,唯独对北京的秋天记忆最深,也常常为它所震撼。北京的秋天是宏大的,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气象,它宏大到无边无际,小到河边的一株草,大到天上的云,它们是浑然的、同步的,不可分离,那么纯粹,又似乎独立于时间之外,充满了无形的力道,像一辆古老的车马,从天边辗压过来。它与这片经历数千年金戈铁马的沧桑同色调、同重量,也同速度。总是让人感觉它的色彩、它的命运,就是整个北方的历史与命运。北京的秋天几乎没有雨,每天都是晴天,没有霾的时候,天空也蓝得通透。
我喜欢北京的落日,在远远的天边,它慢慢向北方的山尖落下去,那最后的反光异常纯冽,比它在东方升起时,要壮烈得多。它们落下去了,把一缕缕余焰留存在云彩的边上。
从2015年秋天开始,我与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诗人们一直PK到冬季结束。他们的名字和身世我差不多都忘了,像我写下的那十四首歌词。
他们大概也一样。
二
在巨大的北京,皮村是个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村子。
我至今弄不清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多少原住人口,多少外来者。低矮拥挤的建筑,拥挤的街巷,无欲奔跑的狗,本颜土色的人流,让它更像一个村庄。它只有一条主街道,人流挨挨,最热闹的是下午七点以后,从四面八方下班的人们回来了。
皮村的上空每隔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飛过,巨大的机翼被阳光在地上投下影子。发动机的轰鸣声贯穿双耳,更深夜半,常常把人从梦里唤醒。
皮村工友之家,就在主街背后一个租来的大杂院里。
这是一个奇异的存在群体,机构的人来自天南地北。这是一群热血的人,成立了打工文化博物馆、农民工子弟学校、工人文学创作小组、维权工会、公益商店。每个人拿着低微的工资,忙忙碌碌。这里更像一个传说中的乌托邦。
结束了电视台的节目录制,我就来到了这里,做了后北漂一族。
开始的时候,跟随货车去北京城各个捐赠点收集捐赠来的衣服与各种日用物品。在大半个北京城的机关、学校、企业、商场门口,都有一个红皮的捐赠箱。我们每天把它们打开、清理、锁上。第二天又是满满当当。收来的衣物杂物,经过分级整理,一部分在公益商店里以极低的价钱出售,卖给需要的人,换取机构的运转经费与工人工资。一部分再捐往边远的山区和非洲。分拣衣服的女工说,东北人爱花花绿绿,西北人爱灰灰土土,非洲人爱宽袍大袖。
这个工作一直干到2016年的秋天。
秋天,我到了工友之家工会。所谓工会,也就三四个人,没有办公室,会议和工作就在集体宿舍。工会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周围的农民工们看电影,组织文艺演出,工人生活调研、维权、业余娱乐。所有工作都是无偿的,活动都是免费的。后来,我到过旧金山码头工人工会,发现两处职能相同,但区别是美国的工人工会是会员缴费制,而前者,在硬邦邦的现实中,更具理想色彩。
整整一个八月,我们都在做工厂工人生活调研。
如果不是沿门走户地走访,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片看似不大的村庄里,竟有近千家小商品加工作坊。它们像一滴滴水,隐匿在波澜不惊的大海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白天隐匿于工作台与机器的轰鸣里,晚上隐匿于夜色和宿舍,仿佛看不见的影子。它们向这座巨无霸城市提供着家具、玩具、装饰品、广告牌、游乐场的设备……
2016年皮村的秋天是燥热的,燥热得像温榆河的流水,没有一丝波澜。
李小毛的老家在河南开封。他二十八岁,来北京三年了。我们见到他的那个下午,他穿着一条印着美国国旗的大裤衩,光着上身坐在院子一角纳凉。汗滴把他脖子上的那块塑料吊坠也打湿了。他有一下巴好看的小胡子,受伤的手上套着纱卷,像戴着一只拳击套。
他的左手大拇指被机器切掉了,两个月来,在养伤和等待老板赔偿中度过每一天。他说他十六岁就出门了,到过温州,到过福建,后来一个人跑到北京,先在工地和水泥沙子,后来经人介绍,就到了皮村的一家家具厂。这也是这个时代无数乡村青年的人生轨迹,大同小异而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存图景,在异常驳杂的嚣声里,他们显得异常隐匿。
李小毛工作的家具厂主要生产高档床具,他的工作是做床头雕艺。他说他原来在温州做过铁艺,两者相通,他做得很拿手。我想起在家具车间见到过的场景:一块块木板,经过截、凿、雕、刨、磨、上光、上色,拼组在一块,组成一件绝妙的物件。最后摆放的地方,该是怎样的深堂豪宅?
李小毛2015年结婚,他的爱人是位四川成都姑娘,具体地说是他的下手。一些材料由他开始,到姑娘结束,美不可言的一件艺术品在两双手上完成了生产和传递。
为了不辜负心爱的姑娘,为了让朋友们见证爱情的幸福,新婚之夜,李小毛向老板借了一张豪华大床。他说,这张床头他做得分外用心,摆在十几平的出租房里的那个晚上,真是熠熠生辉呀!
那一夜,他们没敢在这张床上度过一生里唯一最重要的时刻,搭了地铺,天不亮,赶紧给厂里拉了回去。我后来写过一组关于皮村的诗,其中《新婚记》,记录的就是他们。
小毛的爱人下班了,给我们端上了果盘。苹果和鸭梨削切得和她一样小巧、精致。
从院子出来,太阳正在落山,秋天山高水长。夕阳最后的余光把通往温榆河的一行银杏树齐刷刷地统一了颜色。
【责任编辑】王雪茜
陈年喜,陕西丹凤县人。矿山爆破工作十六年。九十年代开始写作,迄今有数百首诗歌、散文、评论文字散见《诗刊》《星星》《天涯》《红巖》《散文》《满族文学》等刊。获首届中国工人诗人桂冠奖,出版诗集《炸裂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