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是与众不同的生活风格
2021-09-15陈滢竹
陈滢竹
赋予文创产品真正的“温度”
在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探讨一个问题:如何理解“文化创意品牌”这个概念?
文创品牌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面对文创,我们永远应该是抱着一种探讨、尝试、挑战的精神去做。首先,从微观层面而言,文创品牌需要把抽象的文化要素,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创意,用当下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让消费者感受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这就要求手艺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要对这个社会充满特殊的触觉和感知。当我们接触或从事了这一行业,就一定要成为一个与其他人都不一样的个体,突出自身的差异化。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说,文创产品要以独特的角度,去理解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工艺,去张扬个人的创造力。在社会层面,用个人作品去反映和表达那些跨时空、跨文化的要素,需要张扬个人的创造力。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天赋异禀,有些资质平平,不需强求,找准适合自己的道路就行。
因此,在同质化严重的手工艺市场,手艺人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视点,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在体现出自己产品差异化的同时,传递出手工艺的温度和质感。
在快餐消费的时代,人们在寻求一种有温度的连接,文创产品恰恰就是这个连接。手工艺的创意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价值观的建构、生活态度的培养。品牌需要一个故事,每一个文创品牌诞生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这个故事所传递的内容要情感深厚,它是需要与观众产生联系的,足以打动人心的。
我很欣赏“无用”的创始人马可女士,她花了10年之余的时间,打造“无用”这个品牌。在之前的创业中马可已经非常成功,但是她对成功的理解和常人不同,她感受不到所谓成功带给她的喜悦,所以她就决然地与过去的成就告别,开始一个人的行走和思考。她在10余年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乡村,她走近手艺人,向他们学习。手艺人往往认为自己的手艺是无用的,而马可偏偏就创造了一个叫“无用”的品牌。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核心和价值观是什么,她通过这个品牌,传递出自己的生活态度、审美追求、个性时尚、情感需求。
除了品牌故事之外,文创产品当然还需要有自己标签化和高辨识度的精神气质。对于我们中国手艺人而言,我们作品的精神气质来自哪里?当然来自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人文、我们的地理,以及我们的血脉传承。我们必须要扎根在文化土壤里去创作,这对传统手工艺者而言尤为重要。
“苹果”背后的设计思维
弄清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位之后,我们还需要找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多维角度。找准角度太重要了,角度一旦对了,做事情才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角度不对,花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做的事情,到最后可能都是无用功。
针对设计思维的拓展,来自于日本设计教育家三木健的训练设计思维方法值得参考。三木健是一位日本设计师,以平面设计为主要工作方向。2012年,他在任教的大阪艺术大学里开始“苹果课程”的尝试,这是一个以培养大学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设计思维为目标的课程。
所谓的“苹果课程”,是以苹果为起点,通过理解,看清事物本质的入口;观察,是一切设计的入口和基础,在细微的观察中得到信息找出变化的依据,三木健观察的是苹果,我们手艺人可以换位观察某一样手工艺;想象,运用自己的感性思维和发散的想象力,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分解,寻找各种的可能性,运用理性的思维,以及数据,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一个正确的概念来制定目标;可视化,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流行的视觉元素,去加以组合、设计、创新,让产品落地。通过这6个步骤,就可以很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提炼出自己品牌打造的方向。
三木健是围绕“苹果”这个母题,进行各种发散与探索,从而理解何为设计思维、如何做到设计创造、如何完成设计传达。其实这也是日本人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设计源泉,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做出来的很多东西都非常具有细节感和品质感,且精致实用,没有浪费原料和产品的使用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木健关注于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创作,其中已经生成的有13种方案。通过不同方案的学习与实践,让人们在学习、发散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形成一系列作品,甚至在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海报、宣传手册、展示空间。经过这样的设计训练,可以为之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业变成了作品,作品变成了产品,这一系列的产品不仅是富有思想和温度的,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当然,手艺人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让自己的作品和理念有别于其他人,走出差异化、精细化、实用化的道路。
在日本宫崎骏美术馆参观时,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宫崎骏自己研究打磨的一整套配色体系。宫崎骏设计了上万种设色,全部把它做成了色谱。草稿画出来以后,只需要在上面标上色卡数字,他的助手就会根据标注的数字找到对应的颜色,准确地把设计师需要的效果呈现出来,既科学又高效,并且十分准确。跟三木健一样,这完全就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式,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这种匠人精神。
文创设计也是一样,是需要有一些科學训练的。做设计绝对不是独立的事情,尤其是越到后面,你愈加认识到设计和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去做,这个事才能越做越好。
这是三木健“苹果课程”带给我们的启发,运用这个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做手工艺,做工业、做服装、做建筑和做平面都可以。
从两岸优秀的文创案例中汲取养分
每个宏观的生态系统,都由无数个微观单元组成,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如此。深度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最佳途径,是在宏观背景下,聚焦各个品牌本身,通过对其核心价值、品牌风格及其产品、服务、社会、时代使命的综合理解,再回溯到宏观层面,看看它们是如何建立以及向世界输出“与众不同的生活风格”。
故宫文创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大家对它非常熟悉,因为很多设计都和手工艺文创设计有关。从“故宫商店”到“故宫文化创意馆”,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还体现出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营销思路的转变。经过7年间院藏文物清理,25大类180余万件文物藏品得以呈现,成为文化创意研发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文创产品也成为文化传播推广的方式方法。2017年故宫文创的营业额为15亿元,超过1 500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12月底,故宫文创产品达11 936种。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一个口号,让故宫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文创自然也不能仅仅是宫墙内的点缀。此外,在南京博物院、清东陵、伪满皇宫博物院、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山西平遥等地,都开了故宫商店,销售故宫文创,600岁的紫禁城成了年轻人的弄潮地。
曾经高不可攀的皇家珍藏,而今每个人都能拥有,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把观念和思维开放之后,文创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故宫很多文创都是爆款,但能否成为经典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台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农业品牌——掌生谷粒,创始人程昀仪是无数新农人的偶像,也是农产品文创的启蒙老师。她做过记者、广告文案指导,当年因为收到亲戚寄来的新碾米,一吃难忘,从此与农业结缘。2006年,她与担任摄影师的先生李建德创办了掌生谷粒,“贩卖台湾生活风格”,成为台湾第一农产品文创品牌。
台湾的生活风格跟内地不一样吗?肯定是有的。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文艺的、平和的、小清新的风格。作为一个农业品牌,他们希望通过平凡的白米去创造出品牌,呈现出一种台湾人的生活范。
他们家的产品摄影没有经过后期修饰,包装设计也特别淳朴,但并不失文人气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品牌打造模式,让农家优先获利,只要农家自己开出合理的价,他们从不还价。所以掌生谷粒的产品质量是有源头自信的,在他们看来,更好的产品才能升值,才能卖出更好的价,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掌生谷粒销售的米都是小包的,只够吃几天,他们不建议消费者把米保存7天以上,因为新鲜的米最好吃,口感最好。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品牌营销理念,让消费者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温度。
做文创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把精气神带出来。
以“无用”创始人马可的一句话来总结:真正的奢侈应该饱含“贵族精神”,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纯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矫揉造作,不投其所好,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只有不断寻找好的内容、寻找喜好的事物,相信别人也会对这件事感到珍惜和喜爱,保持初心,坚守匠人情怀,用感性加理性的立体思维,坚持不懈地做有温度、有态度的设计,才能做出最好手工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