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转型、趋势与挑战

2021-09-15梁春晓

养生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梁春晓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为14.11亿。预计人口达峰时间将提前到2025至2030年间,人口达峰的数量也会低于15亿,低于以前的预测。人口分布变化显著,北方人口持续减少,东北人口数量只占全国不到7%,比十年前下降1.2个百分点,南方人口尤其是东南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数量下降的有东北三省、山西、内蒙和甘肃等六个省区,全在北方。大家知道有一条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的胡焕庸线,看来胡焕庸线上部有向下漂移的可能性,经济和人口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同时,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而乡村人口持续减少。

再看老龄化。根据七普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8.7%,这是2020年的数字,预计再过两三年时间即在2022年至2023年,这个数字就会增加到20%。这意味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点也比以前预计的要早,人口老龄化速度超出以前的预计,人口变化的趋势比原来认为的会更加严峻。

一、从年轻社会到老龄社会:人类史上最大灰犀牛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之大变局。与其他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堪称“超级老龄化”。

一是超大规模。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老龄人口规模也大,世界第一。

二是超快速度。我国从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到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仅用了约24年,用时之短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比以老龄化速度快而著称的日本还要快。

三是超早阶段。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相比,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换言之,日本是在比较有钱的时候才老龄化的,而我国是在不太有钱的时候就老龄化了。前几年有研究机构对北京市养老机构做了一个课题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大量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却没住,另一方面有接近50%的床位没人住。

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是没钱,许多老人想住、需要住,但没有支付能力,而养老机构的成本已经几乎压到最低了。可见财富积累对养老的影响有多大。发达国家、财富积累比较多的国家的一些老龄服务模式,我们很难借鉴。在北京,假如市民每个月有能力支付两三万元,就基本不用担心养老服务,例如泰康,燕达等都可以选择。但以北京为例,在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中,有这个支付能力的极少,甚至有每月八千元老龄服务支付能力的,也不到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五分之一。

所以从社会和政府角度也好,从个人角度也好,迫切需求解决财富问题。这是我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一大重要挑战。

四是超稳结构。许多人以为赶紧鼓励生育,再过二三十年老龄化就没了。不是这样的。专家预测,一直到本世纪末,我国都将一直处于超级稳定的重度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

所以,我国今天面临的挑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灰犀牛,是在超级老龄化驱动下,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对此,我们的认知和准备还远远不够。

如图1所示,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结构还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就变成中间的样子。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以及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持续改善,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如今变成了右边的样子,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三个人口板块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块是未成年人口即少儿人口,一块是劳动年龄人口,一块是老年人口。

上世纪60年代,少儿人口和劳动力人口比例都很高,老年人口比例不高。今天则完全不同,老年人口比例快速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和少儿人口比例持续走低,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数量基本持平。有人说老龄化是伪命题,只要重新定义何为老年(比如提高到70岁以上),老龄化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对的。哪怕你把老年重新定义为100岁以上,人口结构都不会改变,这些图的形状都不会改变,而今天和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都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以养老金为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缴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种由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养老金体系在众多老龄化国家都面临着压力,日本如此,美国也如此,欧洲甚至关掉了一些政府办的老龄服务机构。

所以说,我们面临的是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今天和未来将要遇到诸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都来自于结构性变化。

二、新生命形态:新长度、新結构、新呈现

一是新的生命长度,即更长寿。

二是新的生命结构,即第三人生。从事康养事业的人员需要对此特别关注。农耕社会基本上无所谓退休,一直干到失能为止,失能之后的生命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一百多年前开始有了退休制度,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退休之后的健康人生并不长。所以之前的人生基本就是两个阶段:劳作之前的第一人生,和开始劳作之后的第二人生。现在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退休之后依然健康,不是健康三五年,而是健康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这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人生阶段——第三人生。这非常重要,怎样去认识、面对、支持和服务好第三人生,正是康养分会需要思考和工作的一大重点。

此外,对于第三人生,不是被动地、消耗性地、乏意义地度过,而是主动地、有价值地、有意义地度过。

六、老龄产业方兴未艾

与老龄化相关的市场逐步涌现和发育,不再局限于只针对老年人养老的养老产业,而是进一步扩展为老龄产业。老龄产业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即适老化改造。很多地方对此重视不够,或者仅将其放在某个产业里。适老化产业非常重要的,是事关老龄社会基础设施的数万亿市场规模的产业。第二个板块是老龄医康养、老龄用品和老龄服务,包括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第三个板块是老龄地产、老龄金融、老龄文化教育。第四个板块是老龄科技、老龄数字平台和社群。每一个板块都可以细分。

据预测,老龄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万亿(GDP占比8%)增长到2050年的106万亿(GDP占33%)。我们今天看到的仅是刚刚冒头的老龄产业,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规模将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想象。

七、老龄社会>>老年人>>养老

综上所述,我们面临的是从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不仅限于老年人,更不仅限于老年人养老,而是整个社会的转型。事实上,如果不着眼于整体或总体的社会转型,养老本身也很难解决,甚至无解。

那么康養呢?康养不仅跟养老有关系,甚至不仅跟老年人有关,而是涵盖了社会多个领域,而且是跨领域的,既涉及健康和康复,也涉及养生和养老。关于康养,目前尚无较为清晰的概念定义,不过没有关系,一个新的领域刚开始时大都如此,在交流、研究、发现、示范和推动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清楚,并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或机构加入进来。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和文明进步的结果,不是问题,更非坏事,不要视作洪水猛兽。老龄化不是问题,基于年轻社会的一整套社会体系与老龄化不适应才是问题。要解决的是不适应,而不是老龄化。当下的一切几乎都是适应年轻社会的,如养老金体系、办公室设计等,都不适应老龄社会。再如地面、交通和居家等,也几乎都是适应年轻人的,不适应老年人的,所以要加以改造以适应老龄社会。长久以来,与年轻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与老龄社会不相适应,也要变革和完善。总之,要解决的与老龄化的各种不适应,而不是老龄化本身。

有人说:“中国人口这么多,少一点儿也没什么关系。美国面积大于中国,不也才3.5亿人么。”的确,人口多一点儿与少一点儿不是大问题,但是人口由多快速变少的过程,会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

八、老龄社会转型、挑战与对策

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共识启动期(2018~2022年),探索、凝聚和形成关于人口老龄化、老龄社会及其转型战略的共识;二是基础建设期(2023~2035年);三是社会转型期(2036~2050年)。最终形成和实现有适老化基础设施赫尔制度环境,有创新型经济、政务和社会支撑平台,有全面服务体系,面向多元主体的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在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需要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八项:

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对策是启动万亿级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既有的基础设施是基于和面向年轻社会的基础设施,迫切需要适老化改造,包括居家适老化、社区和公共设施适老化、交通适老化、信息交流适老化以及商业适老化等。此外,世卫组织多年前提出构建老年友好城市,国家卫健委也在推动创建老年友好社区。

二是年轻劳动力紧缺。对策是释放3亿老龄劳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通过制度创新、社会创新释放老年劳动力资源,比如改善和创新退休制度,释放第三人生;2.通过技术创新、金融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一个人能发挥两个人或更多人的作用。

三是养老金入不敷出。前两年社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变革现有养老金体系,到2035年养老金就穿底了。研究危机的目的在于采取对策以避免危机,对策是推动全要素、多支柱、阶梯式的养老金体系,多渠道应对养老财富需求。

四是少子化。对策是推行生育自由、生育平权和生育福利。

五是区域及乡村衰落。对策是促进多极城市群视角下的区域与城乡均衡。

六是社会互助服务不足。对策是鼓励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社会互助服务创新。

七是代际数字鸿沟。对策是倡导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

八是生命、权利和医疗资源悖论。对策是推动面向未来的生命教育、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

(来源:盘古智库)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