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农村资源促进小学生养成科学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

2021-09-15李国东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科学

李国东

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好一门学科尤其重要,同时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发展也意义重大。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农村地域、环境、资源等特点以及科学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策略,扬长补短。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运用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以期对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资源;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这些方面的不足会影响农村小学生学习,同时也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同时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尤其对于科学课程来说,农村拥有更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这对于科学课程学习大有裨益。因此,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积极联合家长的力量,探求一种符合实际的运作机制,共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一、农村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培养的不利与有利因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农村小学在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观念认识、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具有不利影响。农村小学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对于培养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有所忽视;同时往往更加看重语文、数学等主科的学习,而对科学教学重视不够,因此科学教师很多是兼任的。再者,农村小学缺少城市学校相对完善的科学教学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试验材料,多教授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探究,易导致学生对科学学习失去兴趣,更加不利于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

但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于科学学习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农村学校处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拥有城镇学校无法相比的自然教学资源。比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可为学生提供科学观察与实验的便利条件。且农村学校大多处于开阔地带,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或者小动物养殖等科学活动具有合适的场地和条件。同时,农村清新的空气、晴朗的天空、多样的地形,可为学生观察天气变化以及进行气象试验提供良好的天然条件。另外,农村群山环绕、紧邻小河、靠近田野、邻近农业生产基地等环境,都能够为科学观察或试验实践带来便捷的资源支持。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不少农村学生存在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而造成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带来不利影响。陪伴孩子的老人往往观念陈旧,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也没有精力管束孩子,甚至会溺爱孩子,最终阻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一些家长由于观念认识落后以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未能提供较大帮助。甚至有的家长不重视科学课程,对学校布置的科学作业和试验材料准备工作不够支持和配合,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自主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家长独特的生产生活经验以及文化背景、职业背景、阅历等都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资源和素材。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农业生产甚至自然规律的认识都是宝贵的财富,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技能或特长。比如,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家长就具有农作物、植物、天气、节气以及耕种等方面的科学经验。

(三)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较差,加之农村也相对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农村小学生经常聚在一起玩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动学习的氛围。有的小学生认为科学课程不重要,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放学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或任性,不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在科学实验中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合作,也不利于创新、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但另一方面,农村学生接近大自然、接触生活多、生产实践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科学资源和素材,对于激发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小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丰富动植物、广阔土地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都是构建科学知识最直接的探索对象和活动场地。

二、运用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善于挖掘与利用农村资源,积极引导小学生养成科学学习习惯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科学学科的师资力量,尽量配备专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为教学配备应有的试验材料和活动场地。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科学教学,从为学生将来发展负责的角度出发,注意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教师首先应规范自身的行為习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比如,教师主动研究和自制教具,自制浮力的测量装置、观察四季星空装置、太阳钟等,解决实验材料紧缺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改善教学条件,而且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培养学习习惯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发现科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可利用的物品。比如,在开展“物质变化”的课程讲授中,让学生提前收集大米、碘酒与面粉,小苏打和白醋等;在“微小世界”课程教授中,让学生带来田间昆虫、白糖、池塘水等资源。

第四,注意挖掘校内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带领学生在学校周围建设植物园、气象站等科学活动场所。发挥农村学校周围土地资源充裕的优势,划分一块区域建设小植物园,方便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和观察,从中学习科学知识,促进学习习惯养成。比如,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讲授中,就可以就地取材,取用洋葱皮、水滴微生物作为观察对象。在寻访小动物课程中,就可在植物园观察蜜蜂、蚂蚁等昆虫。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大自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之作为科学探索活动的天然资源库和场所,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比如,结合“环境和我们”教学,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河流进行观察,对污水排放、污染影响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结果绘制成图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家校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家长应高度重视家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家庭是孩子除了学校之外另一个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学习习惯养成也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的认识,让家长也能运用农村资源来辅助科学教学,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自觉养成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家长有意识带领孩子开阔视野,培养学习习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因此,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应从身边和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开始。家长应多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走进田野、大山,亲密接触大自然,观察身边的自然、地理、地形、气象等各种事物,让他们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给他们讲解农时耕种等经验。孩子认识的事物越多,视野越开阔,就越容易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自发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学生主动观察和动手实践,自觉养成科学学习习惯

第一,通过做家务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在琐碎的家务劳动中小学生会不自觉地发现问题,促进了解事物规律并激发科学探究兴趣,从而养成勤于思考、探究创新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蒸米饭的时候,学生会发现米饭由生到熟的变化;在做菜的时候,会发现白糖加热融化的过程。这正是科学课程中“物质的变化”章节中的内容。再比如,在洗涤衣物时,学生会发现洗衣粉流到小溪中造成的水污染情况,还有家庭垃圾的处理等,都包含着科学探究资源。

第二,小学生到农业生产基地等场所玩耍的同时进行科学观察与知识学习。小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到蔬菜大棚中去,会向干活的老伯提出关于大棚种植的问题;看到果园的果子,会产生为什么会长出不同果实的思考;看到小动物,会下意识地观察它们的特征。这些都是科学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与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多方式多途径开发利用身边丰富的农村资源,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主动性,以及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其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邓红英.巧妙整合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效率[J].读书文摘(中),2018(04).

[2]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J].教学管理,2008(03).

[3]向星.发掘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科学教学质量[J].课程学习,2010(04).

[4]孙秀丽,何淑娟.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7(06).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科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