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素养导向,引领课堂教学

2021-09-15王季常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化学

王季常

2019年9月,《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9]42号)颁布,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该方案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考试和招生录取。新高考综合改革在选科形式和走班化上课方式和考试方式等都产生了变化,与以往理综相比,2021年化学学科单独进行考试,考试的时长发生了变化,计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实行的是等级赋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书中指出“为了考核学生核心价值的水平,考查内容的选择应该聚焦于能够反映出核心价值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情境,从而测量出学生在分析解决这些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水平”。2021年广东省高考化学选择性考试试题坚持以价值为引领,确保立德树人在高考中的落实力度和落实效果,确保高考评价的正确方向。试题设计体现全国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以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侧重考查考生“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和“探究与创新能力”四大能力。试题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新情境下化学学科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复合能力。

一、对比2021年省适应性测试与高考真题得出的主要结论

通过对2021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题与高考题的核心知识点对比我们可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试题的命制能较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学科价值为导向,考查必备知识。选择题重要考点重现率很高,难度相对较低,以覆盖主要核心知识点为目标,从中可以看出试题命制者独具匠心;2. 选择题作为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要手段的II卷的重要组成,使得整份高考化学试题重视学科核心知识,使高三广大师生备考有方向有抓手;3. 难题相对分散在II卷的每道大题中,强化了试题的区分度;4. 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考查关键能力,尤其是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考查。5. 强调学以致用,素材大量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核心价值为引领,考查学科素养;6. 以新髙考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 服务教学”为重心,充分体现高考的“四翼”考查要求。整份试题对广东新高考化学备考具有很强的引领教学功效,对于2022年高考备考非常有价值。

二、化学成为高考等级赋分学科带来的影响

表2:2021年广州市化学测试(一)原始分与等级赋分部分对比数据(注:由于高考原始分与对应的等级赋分没有公布,借用广州市模拟考试(一)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在高考结束后调研过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生,成绩显示,广州市一测等级赋分与高考后学生的化学成绩差别不大,故下表数据的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2021年广州市高考选考化学的学生大约为3.4万人左右。从上表分数看出,原始分80左右的学生高考化学转换分大约为90,原始分为61左右的学生转换分为80,而原始分为22分的学生均可得到转换分60。这样的等级转换分在2021年广州市化学测试(一)考完后,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心理较全国理综卷时期变化非常明显。高分考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低分考生对化学学科期望值增大。因为化学原始分99与80是可以判断学生的化学优势的,而转换分数后却变成了99与90的差异,分差从19缩小为9分。因此分数高的考生在高考前的几个月调整学习策略,更重视“3+1”学科的弱势学科,不重视化学的学习。同样的,原始分61可以转换到80分,而原始分22也能得到60分,这样直接导致原始分数低的考也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毕竟转换分对原始分得分不高的考生来说是很有利的事情。

通过对广州市部分学校的调研发现,部分学校为了让学生更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历史的学习,教学时间也对化学学科不利,这使得化学新教材的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部分学校在高二开始也建立化学分数转换模型对化学学科使用转换分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一线教师普通反映:高考化学等级赋分对高一高二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不同组合的学生选化学对总分影响差异较大:选历史的化学普遍比选物理的学生低不少。这个结果对2022年高考学生选科会有较大影响。由于化学学科理科属性较强,可以预见的是2022届高考选考化学的学生主要是以选物理类的学生为主,选考化学的学生总体人数的多少将会影响最终化学转换分成绩。本届选历史类的学生化学成绩普遍偏低的现实将成为明年学生的选择依据。

对于2022届高三化学备考,由于化学学科已经从原始分转换成等级赋分,因此对学科的学习时间调整上与往年理综备考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在第一轮的核心知识点与考点复习过程中,要克服轻敌麻痹思想,必须认真梳理并完成化学知识的结构化,为学科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第一轮不要考虑化学等级赋分的属性;二轮复习时间要做较大调整,此时需要重视学科等级赋分属性,如果化学等级赋分90以的考生,要将二轮重点放在化学保温上,二轮这段时间要重點突破“3+1”中弱势学科,化学复习要重点强化新情境、陌生信息的加工处理等能力障碍点,还要关注今年高考的难点突破上;最后冲刺阶段需要放在完成答题规范与知识缺陷的补充上。

三、2021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性考试试题的主要特点

今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性考试试题难度适中且与2021年1月底的广东省适应性考试相当,注重试题区分度,难题分散在各题中。

1. 试题整体布局合理,难点相对分散。

选择题难度较小,设置的均为核心知识或学生熟悉的简单情境,未出现往年理综试题中出现的“水溶液中的平衡图像”等学生较畏惧的陌生情境选择题。II卷和2021全国I卷比较,计算量和文字表达差别不大,突出试题的区分度。《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书中指出,基础性指高考强调基础扎实。高考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高考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礎。2021年广东化学高考试题采取选择题相对简单与难点分散在大题中的设置,让学生觉得一年的备考重视基础知识原来是很有用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化学作为赋分学科导致学生不太重视的不足,这样的命题导向宜保持。

2. 今年高考化学的难题大约10分左右,难点分散在4个大题中,且有些在中间设问。比如17题的第4⑥⑦问、18题第3②问、第19题4③问和21题(5)问。内容分别为实验设计、KSP与Ka的综合应用计算、Kpr计算、同分异构体种类与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考查概念综合理解与陌生信息加工利用。例如19题第(4)问相对较难,该小题的解题思路如下:① 图8横坐标是温度的倒数,纵坐标是lnKpr,观察三条曲线趋势可知,曲线a、c的lnKpr随增大而减小,说明温度越高,lnKpr越大,为吸热反应,反之,曲线e为放热反应。② 根据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结合题目信息:“相对压力平衡常数Kpr 表示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p0”,可写出反应c的Kpr =。③ 涉及CH4的反应有a和c,由于平衡时体系中反应a、c的p(CH4)相同,只需通过A点对应的温度下,a、c、e三个反应的lnKpr值即可求得p(CH4)。观察三个特殊点可知,反应c对应的lnKpr值为0,Kpr =1,有Kpr===1,求得p(CH4)=16kPa。由于投料比n(CO2) ∶ n(CH4) = 1∶1,初始总压为100kPa,因此p始(CH4)=×100kPa=50kPa。

甲烷平衡转化率:

×100%=×100%=×100%=68%

3. 试题处处落实“一核四层四冀”高考评价体系。

2021年广东高考试题出现开放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验探究和设计有机合成方案的考查上出现多个答案。

(1)第17题实验题通过呈现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利用真实的数据及研究过程,不是简单机械地考查已有理论,而是还原到理论创立的真实过程中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优化实验”设计探究方案环节,在题目限定条件下,重点考查学生控制单因素变量的实验设计思想,在氯化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未知情况下,如何通过温度逐层比较得出结论(45℃与35℃比较,35℃与25℃比较)。

方案甲:

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A2>B1,A3>B2。

第2组与第4组的实验结果A2、B1的实验温度均为35℃,三个自变量①温度、②Ag+与Cl-浓度、③H+和OH-浓度,自变量①和③是相同的,只有②Ag+与Cl-浓度是不同的,所以当电导率A2>B1时,可以得出: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    s(35℃) > s(25℃)。

第3组与第5组的实验结果A3、B2的实验温度均为45℃,三个自变量①温度、②Ag+与Cl-浓度、③H+和OH-浓度,自变量①和③是相同的,只有②Ag+与Cl-浓度是不同的,所以当电导率A3>B2时,可以得出: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     s(45℃)> s(35℃)。

所以通过温度逐层比较后,可以得出“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 s(35℃)> s(25℃)”成立。

方案乙:

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A3>B2>B1。

根据第3组与第5组的实验结果A3>B2,可以得出: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 s(35℃)。同理,根据第4组与第5组的实验结果B2>B1,可以得出: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         s(35℃)> s(25℃)。

该实验设计方案的答案不唯一,也体现了试题命题的开放性,有利于充分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此外,试题最后一问是“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②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

本题也是实验题的创新点之一,学生须准确得出方案甲:和方案乙:,才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方案甲对应的判断依据:A2>B1,A3>B2和方案乙对应的判断依据:A3>B2>B1。

(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有如下2个方案:

。此合成可利用逆合成法进行设计,首先分析目标分子的结构,在流程中可寻找到形成类似的结构是反应④:

可逆推:。由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可知,此反应可将酚类氧化,在分子中的环上引入醚键,并在支链末端引入Y原子,若Y为卤素原子,还可以进一步引入醇羟基。由于原料是苯酚的一种同系物及HOCH2CH2Cl,结合以上分析可进一步逆推如下:

该苯酚的同系物是对甲基苯酚。

从上面的例析可知,2021年广东化学选择考试题着力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指出的“创新性”。

(3)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凸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与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指高考强调融会贯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书中指出,在命制试题时,要从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出发,不仅要从学科内容上进行融合,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也要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考查。例如第18题(3)问需要将KSP与Ka的概念理解清晰并熟练加以综合运用。该题简要思路分析如下:由(2)的分析可知“滤液II”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和Na2MnO4。

①“滤液II”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MoO4的离子方程式为:

MoO42-+Ba2+=BaMoO4↓。

②开始生成BaCO3时,溶液中·

==,

又因为Ka2==4.7×10-11,

由于“沉钼”中,pH为7.0,得

=,因此可得:

=×=。

应用性指高考强调学以致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书中指出,为发挥高考的正向引导作用,避免考试内容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脱节,在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等素材。2021年高考化学重要考点均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所学内容中蕴含的应用价值。

创新性指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例如17题(4)问问题设置路线如下: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① 实验任务② 查阅资料③ 提出猜想④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⑤ 数据分析、交流讨论⑥ 优化实验⑦ 实验总结等7个环节。这样的完整设置思路在以往高考题中均不多见,充分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书中指出,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试题命制充分践行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要求,是一份高质量并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

四、2022年高考化学学科备考建议

1. 高考备考建议抓好三个方面的结合。

学科知识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牢固。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归纳与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好专题复习内容,细化专题复习,让不同板块的内容知识有机融合,形成题型的思维模型,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图像信息分析能力、文字转化为模型的能力。

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物理班的复习策略是扎实基础的同时要突破难点,难题尽量得分,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少失分。历史班的复习策略是做好选择题,选择题少失分,II卷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和难题尽量拿分。加强尖子生培养,有针对性进行1对1的试题分析及查漏补缺;加强后进生的跟进,分析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条件成熟的可开展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认识自我。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与层次递进相结合。一轮复习时9大高考学科均应重视一轮基础知识的夯实,不宜将化学等四科高考等级赋分学科的学时缩小;二轮复习重点针对每个学生的难点、疑点、弱点、盲點及热点知识开展小专题的训练,尤其是重点训练陌生情境下的试题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试题选择以高考真题为主,限时训练与堂上精讲相结合,紧抓知识点的呈现联系、学生的理解和反思、课堂的有效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第三轮考前策略重点强化答题规范,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从学生答题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回归教材查找知识存在的漏洞。只有将学科知识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轮复习各有侧重,层次递进均做到极致,高考备考成果的取得才能水到渠成。

2. 重视对学生的考试心理疏导。

每次大考结束,每个学生或多或少总是有很多心理忧虑。各种失分原因均会导致心理状态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及时加以疏导。教师尽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后面批和加强心理指导,及时调节学生的应试心理和优化学生的应考策略,跟踪评价。

3. 精心设计微专题,强化限时训练。

精心设计微专题训练,如传统文化、化学与生活、电化学、水溶液中的平衡曲线、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开展套题训练与限时训练,注重控制难度和考点的选择,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上要强化高考题的二次开发与利用,通过合适的任务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发现、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还需要进行专题前后测开展评价。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化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