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曲纹青铜鼎文物鉴赏分析
2021-09-15丰丕松
摘要:青铜在古代称之为“金”或“吉金”,其呈现青绿色,主要是纯铜与锡、铅等其他金属的合金。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发明,其不仅累积了古人的智慧,还在使用上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意识形态上体现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青铜文化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流传千年的精美器皿,青铜鼎以其独特造型和别致纹饰,散发着恒久的历史古韵。本文以春秋窃曲纹青铜鼎为例展开赏析。
关键词:窃曲纹;青铜鼎;春秋时期
青铜器在古代器皿中占据了一定地位,也具备了一定优越性。就目前国内知晓的古代铜矿遗址分布来看,晋南、河西、辽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大量铜矿分布。古人在制作青铜器的时候,取材十分方便,较为容易就能開采到大量红铜,将锡添加于其中之后就可以形成熔点低、硬度高的青铜,再加上手工匠人精心制作进而生产出大量的青铜器。
一、我国青铜器发展历史
青铜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性高,将青铜制作成器皿不仅能方便人们使用,还能够长期保存。与此同时,若青铜器出现损坏,还可以将其回炉重铸,重复制作使用,和石器用具比较起来,使用寿命更长。正因为青铜器具备了诸多优点,才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流传至今。
我国青铜器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夏朝和商朝前期、中期;第二个阶段是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西周初期;第三个阶段是西周中后期一直到春秋初期;第四个阶段是春秋中后期一直到战国初期;第五个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一直到秦国统一 。不同时期的青铜器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变化,汇聚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血,体现了古人思想上的创新,具有较高的赏析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独特的青铜遗产。
在众多的青铜器中,青铜鼎的演变过程十分丰富,从最初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烹煮炊器逐渐变成代表阶级、权力的礼器。不管是青铜鼎的实用功能,还是其象征意义上,都蕴含了历史文化,对后人的器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九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古代王权的载体,相传大禹分天下为九州,遂广纳九牧之金,集九州之工匠共同铸造九鼎,一鼎代表一州,九鼎在今天看来也是夏朝立国的重要标志。
鼎最早在夏代的时候其用途主要是作为烹煮器和储存器,造型也是仿照陶器制作,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思想意识及社会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匠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制作经验的大量积累,青铜鼎的造型也得到逐步优化,更加方便古人的使用,满足了古人的生活需求。进入商代之后,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青铜礼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鼎的造型逐步和陶器偏离,耳朵和足的形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形制。鼎上面的花纹也出现了变化,装饰题材更加丰富,古人将鸟纹、兽面纹等都融入其中,体现了等级差异。青铜礼器发展的巅峰时期是商晚期至西周,这个阶段青铜器的造型规模扩大,出现了大型青铜器,如饕餮纹大圆鼎等,和日常生活中的尺寸大大不同,也彰显了当时的列鼎制度。
二、以春秋窃曲纹青铜圆鼎为例进行赏析
如图所示,为1986年3月份在原芜湖县火龙岗镇新义村出土的青铜鼎。该青铜鼎外形完整,高约22、口径约23.5厘米,重约3.3千克,鼎足长约9.7厘米,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二级文物。
这青铜鼎的腹部像一个锅,厚厚的口部和斜边。口部上缘竖立着两只长方形的耳朵,耳廓的边缘略呈弧形。口的下部是一个深而圆的腹部,腹部的下部逐渐缩回,直到形成一个圆底。腹部下方和底部附近有三个蹄状的鼎足,鼎足外圆弧度饱满有力,内侧刚性向内卷成沟状凹槽。鼎腹部上端饰有窃曲纹,内刻凹纹,形成凹凸立体的纹饰,窃曲纹下再饰弦纹。底部和足部的铸造线条十分明显。鼎的表面均匀地布满了青绿色的铜锈,散发着暗淡的绿光。此窃曲纹青铜鼎体型为中小型,耳部结实,腹部圆润饱满,下部稳重,纹饰简朴中不失大气,不管是从制作工艺来看,还是从纹饰设计来看,都具有历史价值。
三、特征解读
(一)制作工艺
该窃曲纹青铜鼎是古人采用了范铸法制作,以泥土制作成模具,在模具上雕刻需要装饰的相关花纹,而后根据定型之后的泥土模具再制作成泥范。等待一段时间,泥范干燥成型,再切割成2块。将铜、锡按照提前配备好的比例熬烧熔化成汁,灌注到模具之中,等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取出,精细打磨得到最终物品。
(二)造型特点
青铜鼎种类繁多,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处,尤其是在春秋中晚期,一些鼎被用于蒸煮,一些鼎被用于祭祀,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还彰显了身份地位。由于盛放物品的不同,鼎的形状大小也不一样。该窃曲纹青铜鼎体型偏小,显露出温婉气质。
(三)纹饰特点
夏代晚期,古人们逐渐在青铜器上装饰花纹,融合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最初以动物组合为主。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可以划分为兽面纹、龙纹、凤纹、各种动物纹、火纹、各种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画像。观察该春秋时期的青铜鼎,上面的主要纹饰为窃曲纹,该纹样最早见于西周,在西周中、后期尤为盛行。但是在西周中期以后,窃曲纹逐渐变得抽象,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纹饰,特征是“上下皆曲”。该青铜鼎的窃曲纹呈现出横置的S形,对于考古学家研究春秋时期的文化有一定借鉴价值。
(四)铜锈特色
在青铜器打造初期,古人就已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受到气候环境影响,表面会逐渐形成锈蚀,古人将其总结为“铜器入土千年,纯青如铺翠……绿而不莹”。观察该春秋时期的青铜鼎,表面锈色翠绿,整个器皿宛若绿翡打造,充分说明了古人们的鉴别经验得到验证。
在所有的青铜器皿中,青铜鼎属于最耀眼的一颗星,其从最初的炊煮器皿逐渐演变为礼器,从最初的老百姓生活用品逐渐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在青铜器成为礼器之后,装饰纹样不断丰富,制作工艺也变得更加精美,蕴含了古人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变化,积淀了无限的艺术价值。通过赏析各个朝代的青铜器,能够从中看到不同朝代的工艺审美和社会形态。
窃曲纹是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十分盛行的一种青铜器装饰纹样,窃曲纹是由动物形象演变过来的,古人在动物形象的基础上,通过简化、抽象进而得到窃曲纹。与此同时,后代出现的卷草纹、忍冬纹等原型都是窃曲纹,都被大量地运用在各种材质的器皿上,充分说明了窃曲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空间。
本文鉴赏的窃曲纹青铜器,来自芜湖县文物管理所,该青铜鼎体型偏小,腹部所装饰的窃曲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其腹部周围还刻划了一些纹饰,属于具有代表性的二方连续窃曲纹样,将青铜鼎的腹部均匀地分为了五个部分。从外观造型来看,上面的窃曲纹就像倒放的“C”,这一造型不仅是窃曲纹的特点之一,还反映出了古人对美的理解。
北方是古代孕育经济、文化的主要中心,相对于北方来说,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不管是从经济体量还是从文化底蕴等方面,都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毗邻产矿区,但是其在古时候的铸造业和北方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在该背景之下,芜湖古人仍然能够创造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足以印证了芜湖人的创作态度和丰富的想象力,各个地区的青铜器最终构成了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文化,令世人惊叹。
(作者简介:丰丕松,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文物保护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雪.商周中原青铜鼎欣赏[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02):58-62.
2.陈尚前.春秋窃曲纹青铜鼎——芜湖县馆藏珍贵文物鉴赏[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226-227.
3.张彩英.废品堆里的珍宝——从武进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青铜器说起[J].收藏家,2020(02):11-18.
4.孙良凤.含山博物馆藏春秋窃曲纹直耳鼎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30-31.
5.万芳.青铜鼎与列鼎制度的若干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 144(2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