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琴瑟有清声

2021-09-15闫立群

东方收藏 2021年9期
关键词:书画

闫立群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今艺坛,伉俪同善书画者不乏其例,他们既是人生的知音和伴侣,更是艺术上的同道者。2021年3月9日至4月28日,吉林省博物院推出辛丑牛年的首个书画专题展览“琴瑟有清声——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今艺坛伉俪书画作品展”。展览撷取院藏古今六对艺坛伉俪的37件书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展品笔墨精到,气韵生动,异彩纷呈,妙趣横生,特别是展品背后那一段段相濡以沫、携手丹青的爱情故事,形成了此次展览的鲜明特色。

旷世才人 神仙美眷——赵孟頫、管道昇

赵孟頫和管道昇是元代两位旷世才人,书画史上著名的神仙美眷。赵孟頫才艺绝世,丹青艺术被称为元朝第一,书法世称“赵体”,诗词文赋诸体皆妙。管道昇才貌双绝,能诗文,擅书画,与东晋书法家卫铄并称我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赵管夫妇珠联璧合,在诗坛画苑相携游艺三十载,留下了经典的爱情故事和感人的佳话。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后,凭借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在书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声名远播,36岁时因《修竹图》与管道昇相识。管道昇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才女,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期望能找到心意相通、彼此扶持、互敬互爱的夫君共度一生,为此她等了28年。老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因画结缘,一见钟情,相互倾慕,终成眷属。管道昇是绝代盖世的才女,也是温柔娴淑的良妻。闲暇时,两人研究金石书画,吟诗对赋,共同的爱好,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心同德、相敬如宾,在丈夫的指点下,管道昇的绘画水平日渐提高。身为慈母,为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她言传身教,一家三代出了七位大画家。

“玉貌一衰难再好”,中年后的管道昇,因家庭琐事及社会应酬,以往的月华水色消磨殆尽,赵孟頫对婚姻的忠贞开始动摇,并准备纳妾,危机时刻,管道昇以高雅通达、积极严肃的态度和情怀创作了《我侬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被这首情深意笃的千古绝唱之词深深打动,此后再没提及纳妾之事。因为爱情,一代才子佳人携手并进,相濡以沫;因为才情,恩爱夫妻互相吸引,不离不弃……赵管浸润着书香气息的爱情故事,在中华大地被世人传颂,也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赵孟頫的书法各体皆擅,行楷冠绝当代,为一代宗师,其圆润遒劲的书风被称为“赵体”,对后世影响巨大。《种松帖》(图1),是他写给老家的一封书信,信中提及自己顾念家乡之事,但心有余力不足,难以事必躬亲。他把田地上的账务、山上遍种松树、购置穴位边上的山地之类等事托付给他人办理。此书札信手写来,用笔中锋侧锋并用,潇洒流美,得天然之趣,为赵孟頫书札中之精品。

管道昇能山水、佛像,尤以墨竹见长,所绘之竹,劲挺有骨兼具秀丽之姿,“笔意清绝,颇有韵味”,名靡时世。墨竹师承“文湖州”,为文人画风。管道昇款《碧琅庵图》卷(图2)墨笔绘远岫近石,画之右半部为较密集的修竹,竹丛中有一草亭,一人坐在桌旁似读书状,前有小桥一座,枯树几株。卷中有管道昇、缁涤凡、姚广孝等人题跋。该画卷为清宫散佚书画,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十四,原藏养心殿。

琴瑟和鸣 相敬如宾——龚鼎孳、顾横波

明末清初的名妓文化与名士文化成了社会上两道夺目异色的文化现象。名士诗酒风流,文采与清谈共举;名妓高张艳帜,才华与美貌并重,二者惺惺相惜,水乳交融。

龚鼎孳为明崇祯七年进士,累官至御史,入清后以原官起用,历官至礼部尚书,是一位经历复杂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一生两次受降,先后降闯王和多尔衮,后遭弹劾,远谪琼崖,一生历尽坎坷。与吴伟业、钱谦益合称“江左三大家”。顾媚,“秦淮八艳”之一。虽为风尘女子,却别有风姿,与众不同。她以才艺双绝擅名当时,通文史,精诗词,擅音律,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诗风清丽幽婉,著有《柳花阁集》。龚鼎孳年轻有为,卓有才华,诗歌飘逸俊雅,为人旷达,放任不羈。在北上路过金陵时遇见顾媚,匆匆一晤,竟使他情根深种,魂牵梦萦,时刻忘不了顾媚“庄妍靓雅,风度超群”的风姿,于是展开了猛烈的求爱攻势。他携顾媚进京,纳其为妾,从此这位小他四岁的青楼女子,成了他毕生的挚爱。龚鼎孳对顾媚情难自已,顾媚对龚鼎孳也是一见钟情。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他们不仅是人生中的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己,痴迷书画艺术,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龚鼎孳善山水,尤能工书。他的书法以二王帖学为宗,受董、赵书风影响,书风劲健,潇洒出尘,有过人之处。行书自作诗轴(图3)创作于他去世的前一年,下笔潇洒流畅,点画坚实圆厚,结字雍容端正,充分显露出他精湛的书法功力。

顾横波(原名顾媚)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笔下之兰花与马守真难分伯仲。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工墨兰,独出己意,不袭前人法。”《兰石图》(图4)是顾媚为龚鼎孳友人绘制的一件精品佳作。该水墨兰花以写生为主,信笔所至,不事雕琢,兰叶用墨较浓,辗转有序,兰花用墨较淡,阴阳相宜。图中顾氏未署年款,龚鼎孳在画中题跋,其中“丁亥”为清顺治四年(1647),此时顾媚二十九岁。

人间仙侣 举案齐眉——冒襄、董小宛

冒襄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在艺林广为流传。冒襄出生于名门望族,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董小宛为“秦淮八艳”之一。她才貌绝佳的姿色,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热情好学的才情,曾引起商贾豪绅、文人雅士的追捧和明争暗斗,虽为风尘女子,却洁身自好,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

1639年冒襄和小宛在苏州偶遇。小宛对容貌俊美、风流倜傥、富有才气的冒襄一见倾心,多次表示倾慕之情,但因冒襄已有心上之人,故没能接受小宛的示爱。之后在友人的斡旋与安排下,年龄相差13岁的冒襄和小宛终于结为伉俪。小宛嫁入冒家后,心细明理,恭敬顺从,不但精于书画,还烧得一手好菜,与冒家上下相处和谐,备受长辈们的喜爱。冒襄对小宛的才华人品也盛赞不已,小宛投桃报李,以主动乐观的态度与冒襄相处,他们诗书酬唱,举案齐眉,被称为“人间仙侣”。小宛才艺出众,能诗善画,尤擅抚琴。闲暇时,他们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过着夫唱妇和的悠闲生活。小宛把琐碎的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为调剂冒襄的饮食喜好,她动手制作花样繁多的美食和糖点。小宛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好景不长,为避战乱,小宛随夫南逃,恰逢此时冒襄连生几场大病,小宛昼夜照料,生活的艰辛和过分的劳累使她的身体顷刻间垮了下来,经多方医治,终难奏效。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她在丈夫痛彻心扉的哀哭声中仙逝,年仅28岁,葬于如皋影梅庵。冒襄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为悼念亡妻,他写下洋洋四千言的《影梅庵忆语》,记录了小宛生平行事和他们清艳动人的爱情生活。

冒襄的书法堪称绝妙。他喜作擘窠大字,时人皆藏弆珍之。此扇面作品以小行书双面录长歌《将进酒》百句(图5),柔媚中见挺劲。

董小宛的《秋闺词》扇面(图6),小楷书自作七言诗十一首。扇面与诗文均作于明崇祯庚辰中秋日,即1640年中秋节,这年小宛十七岁,是她与冒襄相识的第二年。诗文中流露出她的情思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品字体清秀婉丽,用笔挺劲疏朗,尽得古书家精髓。小宛的作品流传不多,该扇面是她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对考证她与冒襄的感情经历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知相守 珠联璧合——张伯驹、潘素

张伯驹潘素这对艺坛伉俪有着传奇的爱情故事和感人的爱国情怀。张伯驹出生于身世显赫的官宦世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潘素是风华绝代的江南美女,弹得一手好琵琶。所谓佳人配才子,这对俊男美女相识于上海,为追求美好的爱情,他们冲破阻力,结为夫妻。婚后志同道合,相知相守,在历经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起伏坎坷后,携手走完人生之路。

张伯驹一生痴迷于书画的鉴赏与收藏,30岁开始收藏书画,为使珍贵文物不外流,不惜一掷千金。经他蓄藏的历代书画名迹见其《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其中重要的古代书画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李白的《上阳台帖》、宋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元钱选的《山居图卷》等。在谈到以重金购买古书画时他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潘素嫁给张伯驹时年仅20岁,婚后在先生的栽培和个人的努力下,成为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平日里他们常在一起写诗作画鉴赏古书画。

他们夫妇不仅在艺术上琴瑟和鸣,在收藏和生活中也是相知相伴,相互扶持,为收购展子虔的《游春图》,他们不惜将住房变卖,在购买陆机《平复帖》时,潘素把首饰珠宝变卖,用4万银元买下了这件传世书法。解放后,他们倾三十年蓄藏之精华捐献给国家,成为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此,张伯驹说:“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

张伯驹的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称为“鸟羽体”。此次展出的四副行草书七言对联(图7-图10)及《梅花图》(图11)和《兰花图》(图12),是1979年张先生八十二岁高龄时,在北京后海南沿26号为吉博留下的丹青墨宝。此四副对联皆以先生自创的“鸟羽体”书写而成。无论书法还是诗词,其成就皆为世人所公认。联语中不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还让我们了解到先生关心时事、热爱生活,善于微小处咏物言志。或许正是由于生命中的不断感动与感怀,才使得张先生始终保持着大海般宽广的胸怀,这心胸有着包容天下之机,有着千金散银,只为留住中华之根的英气与豪情。

潘素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擅金碧青绿和雪景山水。《剑阁图》(图13)和《云瀑图》(图14)是去年吉林省博物院新征集到的两件潘素早期作品,潘素的绘画作品常由张伯驹题诗作跋,潘画张题,堪称珠联璧合。

当代赵管 并肩称雄——谢稚柳、陈佩秋

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画坛旗鼓相当、并肩称雄,被誉为当代的“赵管风流”。

谢稚柳是集书画鉴藏、书法、绘画、史论、诗文于一身又融会贯通的大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爱好读书,喜欢书画,业余临书作画,自学成才。其绘画各种题材无所不能,各种画法无所不精。作品潇洒出尘、醇厚清奇。陈佩秋是上海画坛独树一帜的一代大家,诗、书、画及书画鉴定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在绘画创作上,她注重将传统与西方艺术相融合,作品活泼自然,饶有生趣,所临画作深入骨髓,得心应手,绘画创作侧重于以创新来体认传统的修养。从他们夫妇的绘画作品中,能窥见到中国画气势雄浑,意境幽远的唐宋高古传统。

谢陈夫妇对于中国书画的鉴定也是独具慧眼。他们把借鉴之道看作是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常年累月地亲近大量古代经典之作,并试图通过对各家各派的技法获取和风格的认知,进而为鉴定带来物证依据。

谢稚柳和陈佩秋是人生的伴侣艺术的知己。这对画坛双璧,正是源自于相同的追求和理想,在艺术创作的艰途中扶持坚守,他们的艺术既面貌迥异,又互有关联,最终都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正所谓“千古贤伉俪,同为诗画人。当年管赵故,如今谢陈情。”

谢稚柳的《风裳水珮图》(图15)气息清新,铺陈奇丽,水彩交融中描绘出江南荷塘郁郁葱葱的景致。画面构图较满,赋色淡雅,荷花形象逼真,写意中不乏精细之笔。技法以没骨法为主,用笔恣肆狂放,洋红绘荷瓣,娇嫩欲滴,晶莹可爱。作品充溢着浓郁的文人情趣,诗书画相结合的创作模式,是他传承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的具体体现。

陈佩秋的绘画作品工写结合,融宋画的空灵坚实与明清文人画的墨韵精华于一炉,画风浓丽秀美、格调委婉含蓄。细笔青绿山水,吸收西画光、色的表现技巧,作品别开生面,颇受好评。《墨笔牡丹蛱蝶图》(图16)是陈佩秋38岁时借鉴北京故宫藏宋人墨笔《百花图卷》所绘制的一幅工笔水墨花卉作品。图中绘紫斑牡丹及蛱蝶,作品工整细致,法度谨严,墨色变化丰富自然,体现出画家纯熟的用墨技巧。空中寻花飞舞的蝴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别有一番趣味和意境。

志同道合 艺术人生——卢沉、周思聪

卢沉和周思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画家中的杰出代表,是20世纪晚期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伉俪。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卢沉留校教书育人,周思聪入职北京画院从事绘画创作,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相辅相成,携手度过了曲折而充满磨难的艺术人生。40多年前,当西方现代绘画技艺借助开放席卷中国,令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传统的水墨画走到了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卢沉周思聪依托严谨扎实的表现技巧,尝试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起一座借鉴与融合的桥梁,在创作中,他们将西方的写实造型融化在中国的笔墨意境里,共同创作出《机车大夫》《清洁工人的怀念》《人民和总理》等经典作品,塑造出众多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矿工图》组画的诞生,给当时的美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艺术本体上的全新探索,让他们成为中国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开拓者和艺术实践的领航人。

周思聪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画风,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水墨画领域,一生创作出许多规模宏大、主题深刻、耐人深思的系列组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传统,给当代美术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被评论界尊为“人品、画品俱佳”的新时期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病残后仍以顽强的毅力,难能可贵地保住了自己绘画的独特性,激活了花鸟画,用平实而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创作出惊世骇俗的《荷花》系列,震动了画坛。卢沉将注意力放在“写意”人物画与“构成”水墨画上,在探索人物画发展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经历了丧妻之痛、疾病之痛、艺术探索之痛,以“醉酒”入画,是他晚年创作的一大特色。

卢沉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代画坛颇具影响,尤以基本功坚实、深厚而闻名遐迩。周思聪擅长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造型能力強。1986年他们夫妇应邀来到了吉林大地,在传授绘画技艺的同时也为吉林省博物院留下了多幅绘画佳作,卢沉的《醉石图》和周思聪《绿霞图》就是其中的两件。《醉石图》(图17)是卢沉借助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人物的“醉状”,并将自己“欢不足而适有余”的心境融入绘画之中的一幅作品。《绿霞图》(图18)是周思聪48岁时绘制的一幅画作。荷花是周思聪在艺术上臻于至境的创作。晚年她的风湿病愈加严重,以至不能握笔,只能以手指夹笔作画,由于身体和心境的变化而转为画荷。她画荷花全凭自己的想象,对荷花的表现抛弃了诸多技法的牵制,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翰墨丹青最赋情,艺坛伉俪的书画作品是中国书画史上亮丽夺目的一道风景线,是人类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猜你喜欢

书画
小小书画廓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